编者的话:在按部就班的中学生活过后,对于自由的大学生活,很多孩子往往会感到迷惘,不知何去何从。很多人都对这最珍贵的四年青春抱有遗憾,本文作者,一路美国顶尖名校硕博,也不例外。他以亲身经历,告诉后来的年轻学子,大学生活应该怎么过。
Christopher Blattman(克里斯托弗·布拉特曼)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博士,哈佛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如今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下面这10条忠告,是他“希望在上大学前,有人曾经告诉过我的10件事”。仔细研读,字字珠玑。希望对新一代的留学生有所帮助。
我 是一名大学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工作三年,在耶鲁工作四年。我要说的这十件事,其实已经与所有到过我办公室的学生交流过。我不认为这些建议只适用于名牌大 学学生,每个人在上大学前都可以读一读。这些建议中的大部分我自己没有遵从,所以我把它们叫做“希望有人曾经告诉我的10件事”。
1。一定要尝试适合你的职业
你的职业生涯将是你生命中的一个巨大的部分,它如果能发挥你的强项,你会感觉充实和快乐。有些人很幸运,在一开始就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职业。我却花了很长时间去尝试和摸索。
不要等到完成法学院或医学院的课程,才发现你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尽量及早并经常测试,在假期从事不同领域的实习——研究员、记者、医疗助理、非营利性工作者、国会助理等。
2。获得那些校外很难学习的技能
我大学最美好的回忆是历史和心理学课程,他们丰富了我的心灵,为我带来了新的思想。但不要忘了,你还要用大学时间来学习新的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我指的是很难自学的专业知识。我把数学、统计、民族学、法律、会计等归于这一类。这些课程都需要一名经验丰富的导师引领,经过学生艰苦的努力,才可以扎实掌握。通常情况下,这些技能也是许多工作中的基本构建块。
3。写作为王
认真对待写作。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你都需要写作。无论你是一名律师、营业员、博主、医生,你都最好能将复杂的想法用简洁、直接、平实的句子表达出来。你会惊奇地发现生活中居然有那么多报告和信件要写,以便与你的老板、同事、朋友及顾客有效沟通。
4。注重老师而不是教学大纲
根 据我的经验,好的老师远比教学大纲或教材更重要。当我回想大学期间收获最大的课程,加拿大历史课让我印象深刻。加拿大历史的适用性并不大,但教授却是一位 大师,经常满怀激情地参与我们学生的辩论。现在,我会建议学生们,根据教学大纲挑选八、九门课,其余四、五门选择最吸引人的教授的课。
5。选择就业途径宽泛的专业
如果你像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并不明确地知道长大后想要什么,那么,尽量不要缩小你的选择范围。去选择那些基础学科以及毕业后有较多选择的专业——科学、历史、经济、政治等。
6。提高选课含金量
这 是最有争议的忠告之一,很多人不同意。语言的确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英语,你应该学习另一种或多种外语。但我认为,这最好在暑假期间、读大学之前或者毕业之 后完成。你应该将真正的在校时间用于更加有难度、需要系统性指导的学科。记住,在大学你只能修30或40门课程,而在其它时间或地点,你有很多机会可以学 习一门语言。
7。上小班课,获得教授推荐信
如 果你对读研究生不感兴趣,请跳到下一个忠告。但是,如果硕士或博士学位对你有吸引力,那么你至少需要两封高品质的推荐信。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与教授保持 良好的关系。小班授课使你可以与教授更多地互动,也许还能获得一个助研或助教的职位,更有可能获得教授高品质的推荐信。
8。不要过度投入论文
一个独立的研究项目可以使你的大学时光达到完美的顶峰。可悲的是,我经常看到,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过度投入论文,而忽视了其它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我曾建议,大四学生如果有选择的话,可以不写毕业论文,这个想法备受争议。我想说的是,如果你专注于感兴趣的问题,想加强与教授和研究生院的关系,或者有意学习如何做研究并以此为职业,那么投入时间和精力完成论文是个不错的选择。
9。到不熟悉的地方去
利 用暑期或间隔年到国外生活,去一个与家乡完全不同的地方,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读大学时,有一天我发现在地图上找不到葡萄牙的位置,这让我认识 到自己对世界的了解多么匮乏。我开始阅读历史书籍,并来了一次欧洲之旅。此后,我在印度、肯尼亚和乌干达都有了研究项目,开始更多地理解这个世界,同时也 更了解自己。
10。更新你的思想
在每年大学课程结束时,你应该回头看看自己的足迹,思考一下自己的想法或者做法会不会已经不合时宜。虽然改变世界观是件很难的事情,但仍然有非常多新的东西可以来学习。
最简单的方法是看书,看不同寻常的书籍,尤其是超出了自己专业范围的书。另一种方法是在新的地方度过有意义的时间。我很幸运,每隔一段时间,我的工作会把我带到另一个国家,我会在那里获得新的思考。无论你走到哪里,都需要融入当地,即使只有几个星期。
本文转载自小花生网,作者克里斯托弗·布拉特曼,部分内容有删改,图片来自网络。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