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英国最受刺激的事:与英国人PK读书

2017年03月31日10:46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说英国人高雅,有风度,阅读恐怕也是其中一个佐证。据说英国人的阅读量是平均每人一年37本书,而中国人是0.7本。媒体上有人认为英国的综合国力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恐怕与人口素质还是有关系的,而中国的综合国力中除了GDP指标外,其他还都排不上。

  有一种气质叫理性,有一种文化叫安静,有一种形式叫读书,而三位一体的便是英国人。

  成都双流机场。飞往天津的航班又延误了,耳边是机场广播中反复强调的“起飞时间待定”,估计最早也要拖到夜里了。

  我和身边的英国同事Amy相互对视了一下,她调皮地翻了个白眼儿,做出要上吊的动作,然后笑了笑,在机场的咖啡厅点了杯摩卡,然后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本英文小说,静静地看了起来。我也坐下来,一会儿看看表,一会儿到咨询台问问,这次国内出差我还没有遇到准点起飞的航班。

  大概过了一小时,仍然是“起飞时间待定”。登机口已经聚集了不少旅客,不满的情绪在柜台上空交汇成吵嚷和争辩的暴风骤雨,直到航空公司的地勤人员开始向延误航班的旅客发放矿泉水和方便面,才呈现出“阵雨转多云”。

  这中间,Amy只是抬过几次头,始终没有离开过座位,一直在静静地看着书,享受一个人在“角落”里的闲适。显然中国式民主维权对她没有任何吸引力。

  民权意识极高的英国人,就这样忍气吞声了?我记得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个很极端的例子:

  一个英国人听说女王想行使自己的权利要把她自己的篱栅栏向他的土地上引进一竿之地,另辟一条马车道,便于她上街少走一英里路。他马上就把篱笆砌成一座坚固得像库马的水泥城墙,即使全欧洲的人来都不能说服他变卖或通融一英寸土地。他们用荒唐无稽来证明自己拥有绝对的自由。

  我对Amy异乎寻常的镇静感到不可思议,不过自己上蹿下跳的样子也有些荒诞,于是自己也不再坐立不安地忙乎,也坐下来读读手机里下载的《李娜自传:独自上场》。

  身边的维权群众也渐渐地从群情激奋变得无所事事,纷纷开始了打扑克、玩手机游戏、侃大山、睡觉等传统项目,就这样,三个半小时过去了,睡眼惺忪中,听到“飞往天津的航班开始登机”。

  在飞机上,我和Amy闲聊的时候,她无意中抱怨起成都住过的饭店,空调坏了,房间很冷,地毯也很脏。

  “你向饭店投诉了吗?”我问道。

  No, I didn’t。(没有)她回答。

  Why not?(为什么不投诉呢?)我又问道。

  It happens。 We don’tusually do this。 (房间条件不好也不算什么大事,我们英国人一般不大会投诉)她说道,脸上流露出对我的追问有些不解的样子,然后打了个哈欠,又静静地回到了书里,回到了她静静的“角落”。

  客舱悬窗外漆黑一片,已经是深夜12点了。Amy伸了一个懒腰,合上书,疲惫地对我笑笑说:

  It is done。 I can throw it away now。 (这本书我看完了,可以扔掉了)

  You are so quick。 Then your luggage won’t be overloaded。 (你看书速度真快,这样你的箱子就不会超重了)

  Amy轻松地一笑,点点头,说:

  Reading is rewarding。(读书是值得的)

  Sure。 It kills time。 (没错,可以消磨时光)我补充道。

  Amy点点头,又摇摇头,解释说:

  It is not the last thing I would like to do。 Reading cures my jet lags all the time and calms me down。(不过,读书很有意思,并不是迫不得已才去做的事。我的时差都是通过读书慢慢调整过来的,读书能让我安静下来)

  说英国人高雅,有风度,阅读恐怕也是其中一个佐证。据说英国人的阅读量是平均每人一年37本书,而中国人是0.7本。媒体上有人认为英国的综合国力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恐怕与人口素质还是有关系的,而中国的综合国力中除了GDP指标外,其他还都排不上。我真怕Amy问起“你在看什么书”之类的话。

  Just now you raised the issue of “complaint”,didn’t you? (刚才你提到“投诉”的事对不对?)Amy忽然旧话重提。

  我点点头。她马上补充说:

  Sorry I was so absorbed into thebook that I might not have answered your question properly。 In fact, we are notFrench。 We don’t usually fight for rights irrationally。 Although we do fightfor rights, we can accept a way in the middle。 Rome is not built in a dayanyway。 (抱歉,刚才我看书太专注了,可能没有回答好你的问题。实际上,我们不像法国人那样,为了争取权利而你死我活,我们也会争取权益,但可以妥协,毕竟任何愿望都不能一蹴而就)

  Amy的只言片语掷地有声,我仿佛在上一节哲学课似的,算不上当头棒喝,但也确实让我睡意全无。我这才意识到,为什么Amy竟然能在那么喧嚣的环境里安静下来,为什么不曾想过投诉。我们中国人曾经喜欢听《马赛曲》,经常提起波澜壮阔的巴黎公社起义,而英国人对此却不以为然,他们崇尚平和的、人性的、渐进的发展(所谓进化,evolution),更准确地说,用改良代替流血的革命。

  那之后,我如果遇到路上堵车、航班延误,也会拿出书来,心里默念几句:It happens。(没什么大不了的)

  手上的这本《英国人的特性》以前从未认真读过,如今像Amy一样,置身于静静“角落”,倒看出个究竟:

  (在英国)平民是穿着便衣的国王。

  当王权向民权妥协后,普通人的权利得到了法律保护;当普通人的平等诉求得到满足后,他们更追求风度优雅、礼让谦和的贵族气质,而曾经的疯狂“维权”阶段已经成为过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英国人读书PK留学英国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