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为留学卖掉深圳房子,如今不吃不喝260个月才能买回来:留学/出国到底值不值?
作者|沈睿思 这才是美国驻休斯顿记者 编辑|荔枝
据汇丰银行2016年的统计,美国留学的学费平均为一年33,215美元(大约22万人民币。)现在把这个数字乘以四就是13万2860美金,也就是93万。
93万人民币。
当然只是个平均价,如果想要上一流大学,那么一年的学费生活费起码也要6万美金,四年下来就是163万人民币。值么?
留学圈里流传这这样一个老梗,说有一个人当年砸锅卖铁的去美国读了博士,就为了光宗耀祖,好好挣钱。当他终于博士毕业攒够了一百万人民币,准备衣锦还乡的时候发现自己连家乡的一个厕所都买不起了。
当时我们听了就只是哈哈一笑,觉得这个博士真是倒霉催的。但是完全没想过这种事情将会发生在我们身上。
留学归来,依然买不起房
8年前,小浩的爸爸为了给小浩出国留学卖掉了深圳的一套房子。当年的房价是一万多一平,房子一共卖了60万。如今小浩学成归来,还在美国有两年的工作经验,整个人的感觉都不一样了。
回国后小浩进了外企,做了一个小小的头目,在深圳税后8000,本来还可以更高,但是因为在国内没有工龄,外企也只能给他开这么多。
但是当初他爹为了他卖掉的房子,现在已经翻了好几倍,标价是208万。以小浩现在的工资,要不吃不喝260个月,也就是21年半才能买回来。
其实小浩的状况算是好的,起码他在有生之年还把房子买回来。毕竟当初为了留学卖了房子,现在一辈子都买不回来的大有人在。小浩的父母也不指望他回国以后就能赚钱养家,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
留学归来,依然从底层做起
小浩回来能进外企,也算是跟他之前的工作环境比较相似,还是很适应的。但是还有更多人回来以后只能进国企和私企。
从美国毕业归来的绵绵,回来以后通过家长的关系找到一份工作,可是每次老板在非工作时间有什么急事都找不到她,而且能感觉到每次要她加个班她都一脸不解。虽然绵绵专业知识过硬,但是这个工作态度,让老板不敢委以重任,只能放在最底层再磨练一段时间。
美国的职场上确实可以把工作跟生活分得很清楚,但是这回到国内的职场就有点水土不服。人情世故搞不懂,在美国习惯的那套隔中国根本就不实用。所以到头来收入并没有高出别人多少。
对于条件普通的家庭来说,当年砸锅卖铁攒够了巨额的学费生活费,把孩子送出去镀金,可是结果并没有像他们想的那样,孩子走向人生巅峰,当上CEO,迎娶白富美。事实上国外大学毕业回来的孩子依旧做着普通的工作,买房子还是要靠父母出钱。这落差确实挺大的。
你为什么要回国?
说到这里,有很多人会问,不回来不就行了?
现在如果你去问那些海龟,为什么要回国?你可能会听到‘因为家里人在国内’,‘因为国内发展好’或者‘不喜欢美国’等等各种理由。但是最真实最基本的理由就是留不下来,没别的。正规留在美国的方法只有那么几种,工作签证,结婚,技术移民,投资移民。
我们一个一个来说,工作签证归根结底也就是个签证,跟着工作一起结束,而且还需要抽签,中签率极低。嫁给当地人是最简单的,只要感情真就能拿绿卡,但是能不能找到一个这样的人还真不好说。技术移民都是留给尖端人才的,一般人拿不到。投资移民,没有500万人民币拿不下来,对于那些学费都需要砸锅卖铁来凑的家庭来说肯定拿不出来。如果不走那些邪门歪道的话,回国成了大部分人的选择。
但是等等待着一腔热血的海归们回国了,才发现自己跟不上国内职场的节奏,没有人脉,虽然有漂亮的简历但是依然处处碰壁。只能老老实实地从头做起,要靠自己的能力买车买房还不知道猴年马月呢。现实像一盆冷水给留学生们的内心浇了个透心凉。
出国留学,到底值不值?
问这个问题的人其实犯了三个逻辑错误。
▶错误一:金钱是衡量留学价值的唯一标准吗?
现在看来,留学生们好像工资不高,发展龟速,但是出国留学是一段无法代替的经历。学习能力和语言功力是最基本的,海归们从这段经历里收获的是一种生存方式和小强般的适应能力。有了在另一个国家生活的经验,试问现在随便把任何一个留学生扔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他们都能马上适应,所有事情分分钟自己搞定。
换句话说,留学生活会极大地开阔你的眼界,锻炼独立思考和自我决断的能力,可以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这些能力远比钱要管用。
谁在刚步入社会的时候没有迷茫过?谁没在刚进入公司的时候低迷过?现在的年轻人大多都是走一步看一步式的人生规划,但是留学生们凭借留学时期锻炼的独立思考和自我决策的能力可以在步入社会后迅速地转换角色,调整心情,为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做出努力。
我们从小就是在独木桥上一路打拼过来,老师和家长们一直告诉我们好好学习,能否成功完全取决于努力程度。小升初,初升高,上大学唯一的目标就是考高分,连大学选的专业都是听了父母和老师的意见。而进入社会,一下子没了管束和督促,没有人再准确地告诉你下一步该如何走,但是又期盼你做出成绩时,就像从独木桥走到了大平原上,慌乱中失去了方向。
可是外国的大学恰恰最艰苦的阶段,确实没人管着你,也没人督促你。但是你想偷懒都不行,因为这样是绝对毕不了业。
所以你要自己找准方向,上什么课,参加什么活动,虽然会有老师给你提意见,但是如果你想换专业,没人会跳出来告诉你不行,绝对不能换,如果你想修什么课,也不会有人站出来告诉你这节课没用,你不许上。发展的大方向和力度还是由你自己把握。
独立思考和自我决策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留学生比国内的学生早那么几年进入了‘平原’,早走了那么几年弯路,就是锻炼了自己独立思考和自我决策的能力。
如果说在国内只有聪明、优秀、有远见的人会注重锻炼自己的能力,以求得到比一张文凭更多的东西。那么国外大学的这种环境是无形中督促着每个入学的人锻炼自己,不然毕不了业。
也许刚回国的时候还看不出来太大的差距,但是把目光放长远些,以后进步快的、发展好的精英中绝对有他们的身影。
▶错误二:你喜欢的或许是那个想象中的幻影,而不是它本身。
换句话说,你把出国想得太美好。国外的教育一定比国外好,国外的风景一定比国内美,国外的文化一定比国内开放,国外的经历一定比国内丰富,国外的成长一定比国内快……国外真的是天堂吗?出个国真的有那么了不起吗?中国作为世界GDP第二大国是有多差,多让你失望?
有出国以后混得不好的。他们不好好学习,学会了吸毒,英语口语是在监狱里练好的;还有国内的千万富翁到美国装穷领老年救济;他们开中餐馆做生意,却学会了在小费上做文章,坑中国人的钱……数不胜数。
再来看看,那些回国后混得好的。虽然回来后,有车有房,有头有脸,但是驾车撞人了,依旧不负责任,扬长而去;买了自带泳池的豪宅,却没有时间游一次;有了孩子却没时间接送他上下班,陪着他辅导作业;上班时间是你属于工作,下班时间你属于家庭,你就是没时间属于你自己一会儿。所以,混得好又怎么样?混得好不如混得幸福。
只要内心受束缚,到哪都是牢笼。如果你的幸福指数不高是由于你本身没有让自己快乐的能力,那你到哪里都不会快乐。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
▶错误三:扭转人生只需一个决定或一次经历吗?
你希望你的一次经历能就让你逆袭,所以,你去经历了,而你并没有逆袭,所以,你有落差了,所以,你很不爽。
你不爽的原因就在于,你太急于求成:人的成长是螺旋式上升的,我们不能保证每一次决定都是正确的,也不能保证每一次经历都能为你的人生加分。但是有人却不允许自己的人生出一点错,必须要保证人生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正确的,每一次前进都是高效的,每一次努力都是必须有结果的。
试问人生有这样的事吗?人生的5%是欢乐,5%是痛苦,剩下的90%都是平淡无奇,都需要我们在每一个波澜不惊的日子里熬过去。其实,平淡的日子才是人生的常态。
正如电影《立春》里说的:
‘每年的春天一来,实际上也不意味着什么,但我总觉得要有什么大事发生似得,心里总是蠢蠢欲动。可等春天整个都过去了,根本什么也没发生,我就很失望,好像错过了什么。’
每下一个决定,你都会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我的人生从此就不一样了!但其实,生命的翻转和改变是非常缓慢的。你今晚下定决心要减肥,但是应酬来了,你还是要付这场饭局;早上的闹铃响了,你没有立马掀起被子,还是会再睡五分钟然后再起床;你决心以后发火的时候再也不吼孩子了,但是气头一上来,在你吼出去的那一刻,你才意识到自己不能这样做,但话已出口,无可挽回。
所以,在国内上学也有很多出人头地的,留学归国的也不一定全是社会精英。具体怎么选择,到底值不值得,就看在你的三观里把什么放在了第一位。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