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美国人普遍自信,生活中,孩子们不怕生,会大大方方和成人对话;课堂上,学生会提出各种问题,不论难易;做演示、演讲时,表现从容不紧张。他们朝气蓬勃,平视自己周围的一切,不仰视也不轻视,大多不在乎别人如何评价他们。
这种自信来源于何处?谁给了他们这么良好的自我感觉?
美国东华盛顿大学终身教授刘京秋博士被11年级女孩琳达的独立性所震撼,数年来不断反思中国式家长的痼疾——
(1)我们喜欢无微不至的关心,正是这种紧密的关系,常常把孩子包裹束缚起来了,无视了孩子可以自律、自省和自立的能力。
(2)这种呵护减少甚至剥夺了孩子自由探讨真知的空间。反复向孩子告诫或灌输一个道理, 是无法取代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必须要犯错误或经历失败的。没有经历错误和困苦的人生,将缺少对困难的认识,怀疑自己战胜困境的意志力,也就缺少对挑战未来、争取成功的信心。
琳达对我女儿说:
“你妈没病吧?”
我女儿高中的最后两年上的是公立住宿学校。十一年级春假期间,同学琳达的父母双双出差,女儿就邀请琳达到我家里来共度一周的春假。
在她们要返校那天的清早,气温降到华氏四十几度(10摄氏度)。我们老两口赶紧套上了厚外套,在厨房里准备早餐。只见琳达从楼下卧室来到厨房,上身一件花格 布衬衫,光溜溜的白长腿上只有短裤。我立即对她说:“琳达,快去加衣服,今天很冷呀。”琳达客气又淡淡地回答:“I am ok。“(我没事。) 女儿走进厨房,看看琳达,对我们说:“She should be ok。” (她应该没事。)我又重复一遍:“今天降温,很冷呀。” 两个姑娘谁也没接我的碴儿。早饭吃罢,琳达好好地感谢了我们一通,然后分别给了我们老两口热烈的拥抱。门外接她们返校的车已经到了,我又嘱咐琳达一次: “该加衣就加衣,不要冻着。”
一周后,我们接女儿回家。在路上,我问女儿:“上周琳达在咱家里玩儿得还好吧?”女儿说:“不错吧。”但是女儿又加了一句:“那天从咱家出门后,琳达问了一 句:‘Is your Mom ok? ’(你妈没病吧?)”我吃惊地问:“为什么她问这句话?”女儿答:“你早上三次要她加衣服。” 我立时心里五味杂陈,追问了女儿一句:“你是怎么回应的?” 女儿答:“I am used to。”(我已经习惯了。)
我的反思
我是个教育工作者,自以为是个十分注重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母亲,但这件事着实震撼到我了!这是教育方法之差?家长教育之差?中西文化之差?为什么17岁的孩子坚持为自己的生活做主,不接受大人过分的指点?这件事令我耿耿于怀,却又不断地反思。
其实在这之前,我一直在追寻为什么美国文化培养下的孩子那么自信、自立?
我到美国来不久,就感觉到周围的美国人普遍自信。例如,许多孩子不怕生人、不拘场合,大大方方和成人对话,也不时向成人提出问题。我的同学们上课时,可以提 出各种问题,不论难易;做演示、演讲时,表现从容不紧张。他们朝气蓬勃,平视自己周围的一切,不仰视也不轻视。他们大多不在乎别人如何评价他们。
他们的自信来源于何处?谁给了他们这么良好的自我感觉?
快乐自信的美国人
首先,应该归功于美国注重独立性发展的文化氛围吧。
家长和老师都认同这一文化,也在共同延续这个文化的承袭。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孩子们有空间和机会学习探讨自我(self identification)。 在这个探讨自我的过程中,孩子们从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和特长,到自我实现,逐步增长自信,变为愈加自立。
几次在公园散步时,我看到年经夫妇两人手拉手,亲密地走在前面,后面跟着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孩子晃晃悠悠独自跟在后面一米之遥,东张西望,有时蹲下摸摸小 草,这时年轻父母的脚步随之放慢,一旦孩子摔倒了,父母立即转过身来,轻轻地问: “Are you ok?” (你还好吧?)孩子慢慢爬起来,点点头,他们又各自照旧前行。没有咋呼、没有惊惶,没有安抚。
Rita, 我的同事,有两个外孙子,一个三岁,一个五岁。女儿Anna离婚,是单身妈妈,Rita夫妇有时间就会帮助女儿照看两个孩子。一个周末后,我们见面,互相 问候周末过得如何,Rita满面笑容地告诉我:“我们这个周末带着大孙子在我们的度假小屋,Anna和新男友带着小儿子,我们各自都过得很高兴。”我好奇地问:“为什么要把两个孙子分开呢?” “两个孩子老在一起,没有表现自己的时候。小的喜欢模仿大的,而大的总要考虑照顾小的。他们需要自己的空间来发现自己。”
Rita是教育学教授,Anna是小学老师。母女俩为每个男孩成为独立的自己,从小就为他们如此计划!
从进入学校的第一天,美国孩子们就踏上了发现自我、追求与众不同的“我”的道路。老师会让孩子们向全班做自我介绍,一周内老师把学生们的照片都贴在一面墙上,照片周围写上两、三个字词,是孩子用来描述自己的词汇, 如 happy(欢快),humorous(幽默), love to help(爱助人),smiling(爱笑),等等。这些字词可真不只是文字,它们是孩子从小认识自己的开始,不同的字词使孩子们认识到每个人之间的不同 之处。但是只有不同,绝没有孰优孰劣。
家长和老师常常对孩子讲的一句话是: “I am proud of you。 ” (我为你而自豪。)以此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其次,美国学生表现出来的自信心还源于学校课程中常年为学生提供的表现机会。
尽管美国家长和教育者们知道美国学生的数理化平均成绩低于许多国家的同龄学生,然而英语语言学习仍然被奉为学科之首,因为听说读写的交流能力一直被认为是工 作中需要的首要素质。为此,从小学直至大学里,教学中始终安排有写作、做项目和演讲的活动,而且是人人参加,并有评估。在如此长时间的训练中,学生锻炼得 不怯场,自然、着装适当、表达大方。这种能力让他们受益终生。不仅仅在课堂上,也延伸到其他的社交场合。
1975年5月31日,当时的“第一女儿”苏珊·福特与她的舞伴以及同学在白宫举办的高中毕业舞会上
最近两位华裔朋友家各自接待了来自中国的中学留学生。两位朋友都对我说,不知为什么,国内来的孩子,回家后爱把自己关在卧室里,我的朋友推门进去后,留学生 总是显得很慌忙,好像是在藏手机。他们为什么不直爽地告诉住家大人,自己在和国内联系,使用手机呢?这两家自己也有同龄的孩子,他们说自己的孩子也常用手 机,或是用来网上打游戏,或是联系朋友同学,或是为了功课查资料。
他们的孩子不关卧室,不躲藏。有时他们会提醒孩子在手机上的时间太长了。他们真希望家里的留学生客人,也可以这样公开大方得做想做的事。不要因为别人的评价而放弃该做的事,也应该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随意改变自己的想法。
我对这两家朋友的提议是,给他们时间,学校和这个社会慢慢地能教会他们成为自己。美国学校里根据马斯洛人类需求层次的理论来帮助学生成长。先保证学生们吃饱 喝足,有安全感,然后学生们会感到被爱和献爱,他们感到自己是群体的一员的同时,获得尊重,实现自己的愿望。在这个需求的逐层实践中,学校会努力创立环 境,让(新)学生们发现怎么做是安全可行的,不用躲藏,不能说谎,坦诚彰显自己,正直积极,建立对自己的期望。这个过程不是排他性的,不是相互的竞争,不 是培养自私、自恋的人,学生们渐渐形成自己的愿望,以此为努力的基础,用正直的人格、勤奋的精神和坚持到底的意志力实现自己的愿望。
说了许多,还是以琳达的故事结尾吧。我感谢琳达向女儿提出的问题,也感谢女儿可以开诚布公地向我转达琳达的感受。
她们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式家长的痼疾:我们喜欢无微不至的关心,正是这种紧密的关系,常常把孩子包裹束缚起来了,无视了孩子可以自律、自省和自立的能 力。到了高中年级的孩子,成熟到能为自己负责了。既然琳达不觉得冷,我又为什么要强迫她加衣服哪?即使真像我所担心的她会感冒,小病一下又何妨?就此她不 就学会天气变化时自觉添减衣服了吗?
更重要的是,家长的如此呵护减少甚至剥夺了孩子自由探讨真知的空间。反复向孩子告诫或灌输一个道理, 是无法取代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必须要犯错误或经历失败的。没有经历错误和困苦的人生,将缺少对困难的认识,怀疑自己战胜困境的意志力,也就缺少对挑战未来、争取成功的信心。
家长们放开手,让孩子们去闯。作为家长,我们“没病”了,孩子们的天空就更宽阔了。
本文由刘京秋原创,授权“新航道家庭教育”(nc-jtjy)独家发布。
作者简介
刘京秋,美 国东华盛顿大学教育系终身教授,新航道家庭教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兼职)。她在中国做过十年中学老师,1987年赴美,获得爱荷华州立大学教育学博士,之 后一直在美国从事师范教育和中小学教学,曾任东华盛顿大学教育研究生部主任、教师证书硕士项目主任。谙熟中美两国中小学教育的她,将以亲历者和研究者的视 角写作这个专栏,并结合理论与实践,带领我们微距离观察美国中小学。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鏂版氮璀︾ず锛氫换浣曟敹璐归娴嬪僵绁ㄤ細鍛樼瓑骞垮憡鐨嗕负璇堥獥锛岃鍕夸笂褰擄紒鐐瑰嚮杩涘叆璇︽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