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昆明3万余人考小升初:家长叹比考大学难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02日 15:54   春城晚报微博
  家长寻找自己的孩子 翟剑 摄   家长(微博)寻找自己的孩子 翟剑 摄

  昆明各大民办初中“小升初”考试拉开序幕。云大附中、云师大实验中学两所中学率先开考,分别于昨天上午和下午举行考试。其中,1.8万余人参加云大附中考(微博)试,近1.5万人参加师大实验中学考试,竞争十分激烈。今天,长城中学和滇池中学“小升初”考试也将陆续进行。

  记者在云大附中“小升初”考试现场看到,由于现场人山人海,一些小学生找不到在场外等候的爸爸妈妈,最后老师只好将这些临时走散的孩子集中起来,统一在显眼处站成一排,等待家长的认领。个别孩子因为迟迟找不到父母而急得哭了起来。

  现 场

  人山人海堵瘫一二一大街

  昨天早上8点左右,送考大军一度将云大附中门口的一二一大街堵到几乎瘫痪。待孩子们陆续进场后,家长们渐渐散去,不过仍有大量家长蹲守在学校门口,直到中午考试结束。到11点10分,云大附中校门打开,孩子们陆续出场,现场一度人山人海,一二一大街交通再度陷入瘫痪。尤其是校门口的非机动车道,大量电动车几乎都是动弹不得。

  相比6月份先后举行的高考(微博)和中考,“小升初”考试的现场火爆程度远远超过中考和高考。记者在云大附中门口看到,由于前来接孩子的家长太多,以至于学校工作人员需要用扩音喇叭来喊话,不停提醒考生和家长注意安全,不要拥挤。而在云南师大实验中学门口的东风西路、龙翔街、文林街及西站立交桥周边也出现了拥堵。车辆一度从地台寺排队到百汇商场附近,下午散场时的一阵急雨更是加大了车辆的通行难度。

  昨天中午11点10分,云大附中“小升初”考试结束。大门打开,孩子们如潮水般涌出考点,一时间现场再度人山人海。由于云大附中校门建在较高的台阶上,许多孩子为了方便找到父母,大多都站在台阶上四处张望,而对面人群中的父母则使劲挥手或大声呼喊,希望孩子能看到自己。一些孩子一走出校门就到处找爸爸或妈妈,由于许多孩子身上没带手机,只能四处寻找或者借电话打给父母。有的孩子因为迟迟找不到父母而急得哭了起来。

  现场家长和考生实在太多,直到11点30分,还是有几十个孩子没找到家长,一直站在校门口台阶上等待家长认领。这时,云大附中老师迅速提供帮助,将这些走散的孩子集中起来,并统一安排到台阶显眼处站成一排,等待这些孩子家长认领。

  辛 苦

  报考多所学校家长辗转陪考

  云大附中“小升初”考试一结束,许多家长迅速带着孩子准备转战云师大实验中学。由于两校距离较近,一些家长便提前在建设路附近预定好钟点房,先吃完饭就立即带孩子去酒店休息,然后再参加云师大实验中学于下午举行的“小升初”考试。

  家长杨先生的家住在西山区马街,距离考点较远。为了方便女儿考试,他提前几天就在云师大实验中学附近预定了一间钟点房。来自海口镇的家长王先生更是有长远打算,由于儿子要连考4所学校,除了昨天的云大附中和云师大实验中学,还将参加长城中学和滇池中学的“小升初”考试。最近几天,王先生专门请假陪着儿子,且轮换住在考点周边的酒店里。

  现场一位老师感叹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怜天下读书郎。”相比之下,参加“小升初”考试的孩子们十分辛苦,短短几天时间内,许多人要连续参加三四所民办初中的考试。晚报记者现场采访了解,报考学校数量最多的达到5所,最少的一般也报考了两所学校,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录取机会。昆明某小学一名学生告诉记者,他们班55人中有50人报考了“小升初”,其余5人没考因为是免试生或协议生。值得关注的是,这些考生们基本都是12岁或13岁,用一位家长的话说,“这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最正式且最重要的考试”。

  几 率

  录取人数只占报考人数零头

  明通小学一名学生的家长说,相比之下,“小升初”考试比考大学难多了。他的这一说法立刻引起在场几位家长的共鸣。该家长认为,上万人参加考试,但最终能被录取的学生少之又少,可谓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可能最终只能因为落榜而回到公办初中就读,毕竟优质民办初中太少了。

  晚报记者了解到,云大附中初中今年计划招收30个班,约1500人,但参加考试的人数达到1.8万余名;云师大实验中学初中今年计划招16个班,但参加考试的人数也达到了近1.5万名;滇池中学初中计划招收8个班,招生人数仅有400余人,报考人数达8000余人,考生人数与录取计划的比例达20:1。此外,长城中学、白塔中学、云子中学等优质民办初中的报考人数均达到数千人,录取人数都只占到各校报考人数的零头。

  金星小学一名学生的妈妈说,尽管今年给孩子报考了4所民办初中,但其实一所都没有把握。“听说考试题目都很难,竞争又激烈,如果一所都考不上,我们就去上公办初中,对口的金辰中学也不错呢!”该家长坦言,自己也有跟风之嫌。不过,无论考试结果如何,让孩子参与体验一下,对他的成长应该不是坏事。

  花 费

  “小升初”补习一年要花上万元

  晚报记者采访发现,“小升初”花费十分昂贵。一般来说,一个孩子在昆明上一年的“小升初”补习班或冲刺班,学费至少是一万多元,如果再补习得细致一点,甚至一些“签约班”、“保过班”等,每年花费更是高达两三万元。其中,不少补习班还专门针对云大附中、云师大实验中学的“小升初”考试,进行突击训练。

  知名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微博)副院长熊丙奇(微博)认为,近年来,各地治理“择校热”,都宣称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倡导素质教育。但在各种严格的禁令之下,学生的负担并没有减轻,家长的焦虑反而增加,择校的乱象也没有得到根本治理。究其原因,是有些地方政府没有处理好义务教育均衡、受教育者择校需求和学校自主办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没有在公办义务教育均衡上有多大作为,也未按《义务教育法》保障均衡资金。试想,当由政府保障的、超过90%覆盖率的公共教育逐步实现均衡,还会有家长那么热情地择校吗?(刘超)

  云大附中作文:“我是如何长大”

  昨日上午11:15,在云大星耀校区考点,考生开始陆陆续续从考场出来。双桥小学的学生胡爽说:“数学还可以,语文有点难度。”他说,语文试题的文言文节选自《三国演义》。还有一道题是给出5个句子,然后要求你根据意思写出成语,其中一个成语是“破釜沉舟”。

  今年云大附中“小升初”考试的作文是给出一段材料,主题是“我是如何长大”,材料大意是:一个外国老师,他儿子在开门,可怎么开也打不开门。这时,外国老师的朋友想去帮着开门,但被孩子的父亲制止了。从简单的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体现了中西方教育方式的差异: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还是什么事都由父母包办?

  胡爽写的是他第一次做饭的经历,而育红小学的一名学生则写的是第一次学会骑自行车的过程。可以看出,学生们写的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真实事情,反映了在成长中的经历。

  师大实验中学作文:“我的小升初”

  昨天下午,走出云师大实验中学考场的考生大多脸上都略显疲倦,大观小学的张同学告诉记者,感觉下午的试题要比上午难,尤其是数学科目计算量比较大,好在自己都做完了。一旁的一个女生则向妈妈抱怨说,有的数学应用题,题目都看不懂。

  相比起数学科目让考生纠结来说,语文试题则让他们觉得相对容易得多。张同学回忆说,语文作文的题目就是“我的小升初”,让考生举出自己的例子,写一篇记叙文。“我在文章里写了自己参加补习班的事情,还模拟地写了成绩发布时候的情况。”张同学自己也说道,“这个题目每个人都经历了,大家的生活也差不多,写好也不容易。”

  语文题目中的一道关于“偷菜”的阅读题目,让很多考生都觉得很亲切。题目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写反思的问题。盛同学说,游戏应当是人们娱乐的工具,不应当沉迷其中,玩游戏应当有节有度,不应该影响到自己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刘超 杨质高)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小升初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