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杨玉红 报道 制图 邬思蓓
一种教材不能适合所有孩子的发展需要,如何运用学生喜欢而又能接受的方式上课?
日前,上海市“新优质学校推进”项目展示活动上,徐汇区启新小学推出的统整教材:鼓励教师搜集全国各版本教材,汲取各家之长,选择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法,这一经验受到与会者的关注。
“照本宣科”使得课堂沉闷
课堂上,老师很少提问;一旦提问题,台下学生基本没有反应。启新小学的校长严一鸣回忆道,前几年,她刚调任至启新小学时,利用一周时间听了全校老师的课,结果发现,教师上课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师生对学习没信心,家长(微博)也不配合。学校发展陷入困境——生源质量逐年下降,校园花坛的草长得比窗台还高。
如何改变学校的面貌?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一个月后,学校发起一场“教改志愿行动”:招募教改实验志愿者,教好每一节课。一周内,全校90%的老师都来报名了,愿意从教材开始,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严一鸣校长笑道,语文、数学、外语等主学科的老师来报名,音乐、体育等小学科老师也纷纷报名参与。
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法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道“鸡兔同笼”题被收集在上海小学四年级下学期的数学教材中,主要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解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年级的数学教师施逸琳在备课时发现,上海教材通过“植树节”的情景进行导入教学,如今,植树场景对小学生来说显得非常陌生。她比较人民教育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等多个版本的教材,选择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例题一,通过化繁为简的思路,帮助学生解决类似问题。
记者看到,在启新小学的数学教师办公室,每位教师的办公桌上,除了上海的教材,还堆放着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微博)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等数种版本教材。
“没有一本教材能够适合所有的学校、所有的学生,应当根据学生特点‘活用’教材。学校收集了全国各版本的优秀数学教材,吸收各家所长,让老师们针对学生基础差的特点,重新整合知识点。 ”严一鸣介绍道,统整教材的第一件事就是,各学科教师梳理出上海小学教材的知识点和教学要求;教师再带着知识点比较研究全国各个版本的教材,选择最合适自己学生学习能力的例题或习题。
小学数学教研组的老师们发现,学生在四年级同时学习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率,总要混淆,费时费力,而其实三年级的加法运算定律已经涉及类似概念,于是尝试着将两者一起讲授,果然,学生接受得很快,节省了三至四个课时。
整合教材不增加学生负担
“重新调整后的教材不能增加学生的负担,这就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严一鸣介绍道,2004年寒假,学校图书馆关于教材和理论的书籍第一次全部“借空”,不少老师跑书店、上网,甚至坐车去外地搜罗各式各样的教材,整个寒假几乎没有空余时间,全部“扑”在教材上。
语文组老师帮学生精选一批拓展阅读文章,针对学生的兴趣,重点选取生活类、故事类文章,以主题形式让孩子们阅读,举一反三,增强理解。而英语老师重新编排教材,降低难度。一年级则放慢速度,不求学生立即“开口”,而是老师多说,让学生多听,培养语感。老师们还删去牛津教材中一些深奥的文章,增加容易理解的生活场景小短文,让学生跟得上进度。
如今,启新小学已经成为上海市的新优质学校,在徐汇区教学质量考核中,启新小学数学、英语和语文分别排在全区公办学校的前几名。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