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捡包上交被认小偷:失主对其“审问”

2012年10月29日16:47  东南网    
永泰一小学生捡包交到保安室,却被怀疑偷包,查看录像才还他清白;父子称,这种不信任伤害了他们永泰一小学生捡包交到保安室,却被怀疑偷包,查看录像才还他清白;父子称,这种不信任伤害了他们

  核心提示:“做了好事,我还想着会得到表扬,结果却被人怀疑。”回想起10多天前发生的“捡包事件”,福州永泰县小学四年级的小男孩黄晓宇(化名)还是满腹委屈。

  17日下午3点多,同小区的余阿姨冲到他的教室,当着所有同学的面,将他喊出去,“你把包放哪里了?”

  晓宇一再解释,包是他捡到的,但真的交到小区保安室了。然而,失主还是觉得被他刻意藏起来了,一再要求“告诉阿姨实话”。

  虽说通过小区录像,事情还是真相大白了,做好事却被当成小偷,黄晓宇还是很伤心,“要是没录像,我就要背黑锅了”。

  捡包上交 被人误认小偷

  17日中午11时20左右,晓宇放学,和一个伙伴结伴回家。快到自家小区门口时,他捡到一个女式包。“当时没多想,捡起来就放到保安室了。”晓宇说。

  当天小区值班的保安告诉主持人,当时正值饭点,他刚好出去吃饭了。回来时,碰见小区业主余女士正在小区焦急地找丢失的包。

  下午1点多,晓宇去上课,经过保安室时,问保安有没有失主来认领包。“保安突然抓住我,问我把包包藏在哪里去了。我说了,但他们都不信。”黄晓宇说。

  最后,在老师的解释下,黄晓宇先去上课。没想到,几个小时后,余女士直接冲到学校。“我没有拿”,被问得急了,晓宇情绪也激动起来,立即打电话喊爸爸来。

  调取录像 真相大白

  小区录像没调出来,各方就一直僵持着,互不相信。17日晚,小区当天的监控录像终于调出来了。录像显示,中午11点多,晓宇把包放到保安室后,空手离开。而不到一分钟,同住小区的一名依姆尾随其后,进入无人的保安室,将包拎走了。

  事情至此,真相大白,晓宇真的是在做好事,偷包的另有其人。然而,晓宇的父亲黄星耀却依然生气。

  “真的没想到,孩子做一件好事被冤枉。”黄星耀说,“失主怎么能在事情还不清楚的情况下,不计后果就冲到学校‘审问’孩子?”

  “我真没有伤害孩子的意思”,余女士也非常懊悔,她说,自己的钥匙和钱包都在包里,手里又抱着小孩,一下午没法进家门,心里太急了。

  心有余悸 孩子心生顾虑

  事后,余女士买了一些礼物,向晓宇道歉,“希望我的无心过失,不会给小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不过,无论是黄晓宇还是他父亲,都对当日发生的事情心有余悸。黄星耀说,“要是万一没有找到,这个‘黑锅’儿子岂不是要背一辈子?”

  黄晓宇说,自己仍然会去做好事,“捡东西,一定要在有摄像头的地方”。可以听得出,他的底气并不那么足了。

  【纵深】

  谁在制造不信任

  问:为啥人们互相不信任?福建师范大学公管学院社会学谢宏忠教授:在以往,熟人之间还是很容易产生信任的,但是现在不仅陌生人之间的信任一直在被破坏,就连熟人之间的信任也在被破坏。

  在传统的以职业、单位为特征建立起来的居住小区以及城市里的老街区,都存在很好的信任氛围,但是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推进,这些小区和老街区,慢慢都消失了。

  同时,发生在社会上的不少事情,例如彭宇案,例如黄晓宇同学的遭遇,对信任的杀伤力是非常大的。这样的案例看多了后,大家都会在内心建立起一道防火墙。

  问:家长[微博]老师遇到这事该咋办?

  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一级教师雷劲老师:孩子比较单纯,很容易觉得,做了好事要得到表扬,所以家长除了肯定孩子拾金不昧的行为外,还可以引导孩子,一个人做好事,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品德,它最终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得到肯定和赞扬。

  另外,一个四年级的孩子,他已经开始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作为老师,我觉得很值得借此来引导班上更多的学生积极地看待问题。比如可以开展一个班会课,不直接说某某同学,而是融入一个课本中的故事。讲一个做好事的人,先被人误解,后来大家发现,这个人其实是做了好事。然后引到班上的同学如果也有这样的遭遇,大家应该怎么看。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