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学生早恋,一直是我这位中学校长比较头痛的事情。一是防不住。现在的学生家庭条件都比较好,营养的极大改善促使孩子们早熟,十六七岁的孩子乍一眼看上去和成年人没什么区别。我所在的城市,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学生接受到的各种信息,也促使他们心理早熟。这两个方面我都管不住。孩子们很快就渡过了对异性的好奇阶段,像模像样地开始恋爱。二是不好防。我知道孩子们早恋以后,如果学校和家长[微博]处理不好,会给孩子带来终身的伤害。任其自生自灭,肯定不行,但如果采取硬性措施,后果更严重。一来孩子可能将恋情转入地下,那更会出事,二来会给孩子一个错误的观念:他对异性产生好感是不对的,是错误的行为,是不会得到成人世界的接受和祝福的,甚至是肮脏的;如果一个孩子才恋爱,大人们就传递给他这样一种观念,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婚恋观,后患无穷。
2011年,我有机会到美国研习中小学教育。在美国的学校里,我们看见那些十六七岁的孩子,明显是在恋爱,老师、同学们都见怪不怪的样子。有一次,我们跟随校长巡视学校,对面一对恋人走了过来,校长微笑着跟他们中的一位打招呼:“怎么又换了一个?”我们当时很诧异,觉得这校长也太宽容了。座谈的时候我们问校长怎么看学生中的早恋现象。这回轮到校长诧异了:什么?什么叫早恋?恋爱还有早晚之别?我们解释了半天,她明白我们的意思了,然而更诧异了:他们为什么不能恋爱?他们犯了什么错?
在中国,对孩子们的“早恋”,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会如临大敌。但是,我们确实没人想过这个问题:他们犯了什么错?这不符合人性?不对呀,对异性的爱慕是人的天性。这是一种不好的感情?也不对呀,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尤其是青年男女的初恋,更是纯洁美好。这会带来社会问题?好像也没有呀。要说社会问题,剩男剩女到是个问题。
那我们为什么要反对孩子们的“早恋”呢?原因是:第一,孩子们对爱情的认识还不全面,还不懂得爱情的真谛是责任;第二,孩子们还没有自控力,不懂得两性交往具有私密性,容易在公共场合作出不得体的言行,有的时候冲动之下会做出伤害自己身体健康的事;第三,孩子们陷入早恋,容易分心,影响到学习。这些问题,确实存在。如果孩子们已经恋爱了,我们怎么办呢?有两种选择,一是把他们的这种感情“扼杀在萌芽状态”,一是针对他们出现的问题,教给他们对爱情的全面的认识,教给他们自控力,教给他们如何处理好恋爱与学习的关系。哪一种选择更有意义,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呢?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重新思考的问题。
我们向美国的同行们提出自己的质疑:孩子们恋爱了,当然谈不上犯错,但我们就不管了?任孩子们去?这样不也出现过伤害孩子自己、伤害孩子的家庭,甚至出现社会性的问题的情形吗?比方说“少女妈妈”现象。
美国同行的回答是:这正是我们要做的工作,但不是将男女学生隔开,我们做不到,也没有权利这么做。我们要做的,是将男女生的交往与伤害他们的行为隔开。难道我们硬性将男女学生隔开,就不会出现“少女妈妈”的问题吗?
美国同行的回答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面对“早恋”,我们应该做、可以做的,不是如何让他们不恋爱,而是如何教他们更好、更负责任地恋爱。但我们的有些学校是这样做的:批评,勒令分开,将他们的事公开处理以使当事人蒙羞,甚至组织家长老师同学“围剿”或采取“组织行为”转班转学。这些方法是不是比美国同行的方法更好?——这是个问题!
有些不错的学校采取更柔和的方法:温和地、耐心地劝告这些同学,等一等,再等一等,等到毕业后再恋爱吧。青苹果并不是最好的苹果。这样做的效果如何,尚未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有效,而且,即使这样做是有效的,学生也真的放弃了恋爱,但是最好的结果吗?——这恐怕也是一个问题!
美国的同行们促使我们对一系列问题重新进行了思考,至少我们在过去觉得不成问题的地方,发现有问题了。我们思考的结论是:爱的教育,恐怕是教育的题中之义。教给孩子们正确的恋爱观,需要紧急地提到教育的议事日程。尽管中美两国有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但爱的教育的主题不是“防早恋”,而是负责任、安全、健康。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