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守则修订 校长建议区分年龄段

2013年09月17日15:54  北京晚报    

  一个月前,南京教育专家将中国中小学[微博]生守则与国外中小学生守则对比,提出“中小学生守则应该改一改”。16日,教育部对此事进行回复: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引导中小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养成遵守社会规则的良好行为习惯,教育部已经启动《中小学生守则》修订工作,正委托专家开展相关的调研。据了解,目前中小学在使用的《中小学生守则》是2004年的“修订版”,已经使用了近十年。

  教育部表示,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将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突出规范性。守则是对所有学生的言行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体现基本道德底线的行为规范,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做到;突出简明性。守则力求做到简短,便于学生记住且能够做到,对原有规定太过模糊空洞或者要求过高的条款将予以修正;突出针对性。守则将力求从新时期学生特点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的生命安全、学习生活、社会和国家责任、爱护环境等方面。

  17日上午,几名校长对此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一位有十几年教学经验的校长认为,虽然《中小学生守则》看起来有些“空泛”,但除了《守则》,还有《日常行为规范》,其中就对学生有很多具体要求:例如,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听从长辈的教导,外出或回到家主动打招呼。不骂人,不打架。到他人房间先敲门,经允许再进入。不随意翻动别人的物品,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病有事要请假,放学后按时回家。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防火、防溺水、防触电、防盗、防中毒,不做有危险的游戏。

  该校长认为,“守则”本身就是原则性纲领性的,而“行为规范”则是进行更细致的要求,两者的关系就像“宪法”和“司法解释”。如果对中小学生守则进行修订,首先应该明确“守则”的功能定位,希望细化的内容不要与“行为规范”重叠,最好将两者统筹考虑。

  另一位校长则表示,目前学校的综合评价体系和德育体系都已经很完善,对学生的文明意识、安全意识、法律意识的培养已经都覆盖在内。而《中小学生守则》因为没有量化考核标准,平时在学校里很少被提及。多年前的学生都要熟背守则,但现在已经对学生没有这样的要求。所以今天的《守则》在校园里地位有些尴尬。

  相对于“守则内容是否该细化”问题,校长们更感兴趣的是“守则是否应该分年龄段”。几位校长都认为,应该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要求。“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教育工作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分年龄段制定守则更符合教育规律。可以将小学与中学分段制定,或者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阶段分开制定。”一位校长这样建议。大家希望“守则”的修订也能像“减负十条”那样,征求社会意见。(记者李莉)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