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烹饪专业教师向军(图)

2013年12月01日12:13  新浪教育 微博   
向军向军

  文/郭 劲

  金秋的午后,阳光晒在朝阳区劲松职业高中的校园里,操场上打篮球的男生三五成群地挥汗如雨,女生也聚集在一起悠闲地聊天。绿树、校服、年轻的面庞,劲松职业高中一派青春的气息,而在会议室见到烹饪专业的教师向军时,更让我感受到了这个学校的活力。

  向军一身简单的体恤和休闲西裤,头发显然“捯饬”过,显得很有型,整个人看起来精神而干练,他非常健谈,说话风趣形象,

  总理“导游”教诲多

  2008年9月9日,为庆祝全国第29个教师节,温家宝总理邀请了8位教师做客中南海,向军作为职业学校的代表也来到了这片神秘而神圣的“国家心脏”。

  参观中南海的8位教师有7位来自北京,另外一位是汶川地震灾区的小学校长,北京的7位教师分别代表了我国义务教育的不同层面的人群和水平,有重点中学的,有农村学校的,有打工子弟学校的等,他们都是经过国家精心筛选的在教师中具有代表性的关键人物。

  向军是两所职业院校的代表教师之一,“选中我也挺偶然的”,向军谦虚地简述了挑选过程。从着眼全国到锁定北京,劲松职业高中以它超高的名气和优秀的教学成绩脱颖而出,而其中的烹饪专业更是在北京乃至在全国都是非常知名的,向军作为专业主任毋庸置疑地成为了“八教头”之一。

  当天的总理成了8位教师的“导游”,中南海一行的重点放在了周恩来总理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西花厅。向军说,温总理的用意很明显,国家领导人一是希望拉近与教师的距离,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二是希望人民教师永远不忘周恩来总理的精神,将艰苦朴素的品质源源不断地灌注到教育事业之中。

  向军还看到了西花厅中一副挂画,取名《总理的睡衣》——邓颖超在台灯下给周总理缝补睡衣上的破洞。听温总理说周总理当年的台灯都不是外面买的,弄点管子和灯罩就亲自动手做了起来,完工的台灯照亮了西花厅。向军被总理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

  下午是座谈会,总理邀请各位老师有针对性地发言,向军就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向总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是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人数明显不足;二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还不够灵活;三是场地和教学设施的限制对学校发展的制约;四是校企合作方面还不够完善等。预定8分钟的发言,向军滔滔不绝地讲了20来分钟,总理一直没有打断他,而是静静地聆听。

  最后,温总理向各位教师提出几点要求:第一,要志存高远、爱国敬业;第二,要为人师表;第三,要严谨督学,与时俱进。向军说,作为职业教育的老师,除了要做到总理所提的几点要求外,还应根据自身的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紧跟市场变化来不断转变教学模式和内容是必须的,职教老师要不断创新,更重要的是,职教老师所教的一门‘手艺’凝结着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所以,老师在教课的同时也是在传承文化,华夏民族古老的文化不能丢!”向军意味深长地说。

  向军和他的“母校情结”

  从1983到2008年,向军在劲松职业高中一待就25年。在这25年中,他从学生变成了老师,从在北京各大饭店学习和工作到出访各国进行比赛和进修,曾经虎虎生威的他,如今已经成为今天干练的烹饪专业主任。25载春夏秋冬,向军和“劲松”早已有了难以割舍的感情……

  1983年,向军是劲松职业高中的第一批学生,也是北京的第一批职高生,回想当年,向军对那个破败的校园记忆犹新,“学校原来是一个倒闭的普通中学,我来到这里时,玻璃没有一块完整的,到处都是荒草,破破烂烂的,当时学生和老师就一起参加建校劳动,然后才学习专业,整个过程是很艰辛的。”谈到过去,向军感慨万千。

  原来,之所以选择厨师这个专业,是因为向军从小受了邻居的影响和熏陶。那时在饭店和餐厅工作的邻居叔叔经常会谈起厨师这个行业,厨房那些新奇的玩意早就在年幼的向军心里扎下了根,看着邻居叔叔逢年过节潇洒地挥洒厨艺,一把“大勺”就做一桌子好菜,向军被这个有趣的职业深深地吸引了,也许从那时开始就注定了向军今后的路。

  1985年,向军从劲松职业高中顺利毕业,学校早有意向要留下他,“当时年纪小,也没特别考虑一定要当厨师,学校能让我当这个专业的老师我觉得也很不错,于是就这样懵懵懂懂地留下了”。原来从进入“劲松”学习厨师开始,向军的父母都不是很支持的,当时的厨师在世人眼中不算什么好的职业,可是向军却“铁了心”,毅然决然要走自己选的路。

  毕业之后,向军在留校的同时,学校也提供了各种平台让他去学习。建国饭店“四季厅”广东菜料理让向军第一次真正走向了厨房。之后,向军也获得了各种深造的机会,出访了十多个国家,在国外的比赛和表演中都表现不俗,其中一个非常特别的经历,至今还让他难以忘怀:那是一个皮质的笔记本,本子里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用各种各样的语言所写的文字,还有画,原来那是吃过向军中国菜的外国朋友留下的饱含称赞和敬意的祝福,那留言祝福本不是向军的主意,是一次出国一个餐厅老板的巧思,当向军在机场准备回国的时候,老板送上了这份礼物,向军拿着这意外的收获,感动万分。

  在建国饭店和国外的饭店工作学习之后,饭店都有意让向军留下来,摆在向军面前的是非常好的薪水待遇和工作环境,然而他却选择了放弃,选择了回到“劲松”,选择了那个三尺之宽的讲台,“做教师和当厨师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教师身上有更大的责任感,是在教书育人,我有自己的学生,我会看着他们毕业,看着他们走向工作岗位,我还会有更多的学生,那种桃李满天下的感觉让我很有成就感和荣誉感,所以我还是回到了学校。”向军作此回答,眼神中闪烁着光芒。

  拜师学艺 艺无止境

  都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1994年之前,向军的热情、勤劳、踏实、好学让他已经走到了很多人的前面,可是离成功却似乎还有一步之遥,让这一步成为回头路的是向军的恩师。

  无巧不成书,记者当天采访向军的会议室就是1994年向军的拜师之地,更巧的是,记者与向军面对面交流所坐的位置恰好正是向军师父坐的位置。 14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向军拜在了国宝级烹饪大师王义军的门下,成了王义军仅有的几个徒弟中的一员。

  王义军的出现确实非常偶然。当时在丰泽园饭店工作的王义军刚好和当时的劲松职高的校长熟识,后来王义军就被校长请到学校做客座教师。亲眼目睹了自己崇拜的大师风采,使向军心底萌发了一个想法:这么好的老师,能拜他为师就太好了。凭着这样一个突发奇想的念头,向军向校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校长也爽快地把他引荐给了王义军。之后向军帮王义军干了几天活,通过接触,王义军发现这个小伙子天赋过人又勤快能干,便同意收他为徒。这个有“全国最佳厨师”和“中国烹饪大师”称号的师父为向军的成才之路加上了一个分量颇重的马力。

  之后,向军来到了丰泽园帮忙,私下也经常到师父家学艺,“师父在别人眼中就是四个字——德高望重,可是做起菜来,却有着一般厨师少有的严谨和节俭!”王师傅对卫生要求特别高,非常注意菜品原料加工得干净与否,在做菜程序上,更是力求精细,绝不马虎;更重要的是,王师傅有着老辈们优秀的勤俭节约精神,做起菜来一点不浪费,“一条鱼,一只鸡,每次师父教菜就让我们准备这么一样,然后原料的每个部分师父都能给你做出一道菜来,一只鸡教三四道菜,学得系统,原料也没有浪费。”

  最近,劲松职业高中又要举办全国中职院校的烹饪大赛,老师学生都参加,向军又邀请了70多岁的王老师傅来给大家进行辅导,接到电话的王义军正好在街上买菜,听到这个消息,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邀请。向军当时还在电话中向师父请教问题,师父也马上细致地讲解了一番,向军挂了电话一看时间,不知不觉中40多分钟已经过去了……

  所谓名师出高徒,王义军对待弟子真是毫无保留,每次教菜都从头到尾淋漓尽致,向军也灵敏好学,学到了师父几乎一辈子的精华,可更重要的,向军一直强调,十多年的学艺历程,他从师父那学到的最宝贵的,是如何做人,“先立身再立业”,吃苦耐劳、勤俭节约都是从师父身上学到的优良品格,而坦诚待人、诚实守信更是向军多年来从师父那获得的宝贵财富。

  “我现在还在向师父学习,毕竟艺无止境。”向军说。

  行业解剖 独具慧眼

  “民以食为天,厨师这个职业是永恒的。”向军一语点破了他眼中的厨师定位。

  谈到行业现状,向军作为“八教头”之一马上表现出了宏观分析的能力并对行业发展表示出忧虑。“厨师行业发展相对比较成熟了,行业也越来越规范,但是离国外的水平还是有很大一段距离的。”向军在中南海的教师座谈会上代表职业教育将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的陈述。访谈中他还谈到,虽然厨师教育和培训已经有了自己相关的学校和考评机构,培训内容也有了相对成熟的模式,就业厨师的薪水也比较稳定,厨师内部也有了完善的等级划分,但是行业在各个方面还存在很突出的问题,比如厨师整体的文化层次还不高,缺乏优秀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职业准入制度的不完善也导致了很多拿着厨师证的人员找不到就业岗位,另外,在职业教育方面,教学设施的陈旧、场地的狭小、师资力量的缺乏也影响了优秀厨师的产生和中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所以,目前国外厨师在综合能力上是超越国内的,向军认为这是国内厨师需要认清自己的地方。

  但是更重要的,向军说厨师行业也越来越讲求创新,“创新非常重要,每个酒楼、饭店、餐厅都在搞创新,菜色没有新意就招揽不来顾客。”所以他认为教师在教授课程的时候要面向市场,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厨师自己也要不断研发,多参加厨师大赛,那是考验创新能力的很好的舞台和契机。

  谈到行业饱和度与解决就业压力的问题时,向军则表现出了足够的乐观,他认为行业发展至今虽然已经相对比较饱和了,但是另一方面,厨师的角色转换也非常快,职业流动性很大,起码有50%-60%的厨师都会转行,所以行业饱和度只是一个静止的统计,实际上它也许每天都在发生变化,事实证明,厨师这个行业的确解决了很大一批就业人口。

  在培训模式上,除了传统的学校培训之外,厨师当然还存在着师傅带徒弟的一对一的教授方式,以及在工作中向各位师兄弟的切磋也可以纳入培训模式中,向军认为这两种方式对学校教学模式起着补充和促进作用。

  “厨师是永恒的职业,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有养生和健康理念的厨师将越发得到重视,行业也将必然向着高技能人才方向前进”。向军对烹饪行业的发展方向看得很清楚。对于有志于从事烹饪行业的广大职校生,向军以自己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厨师经历提出了建议和忠告:“要做好菜先把人做好,在工作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当然更要勤奋,这就是一个‘勤行’,手艺就是需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熟哪能生巧!”向军希望将来的自己和将来的厨师行业都有一个更加灿烂的明天。

  向军是一个健谈的采访对象,所以将近两个小时的采访在轻松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就结束了。我走出教学楼,天色已渐暗,校园一片宁静,角落里的鸢尾花在轻轻摆动着,显得怡然自得,仿佛在享受着这难得的安宁。

  人物链接:

  向军,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烹饪专业主任,北京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烹饪专业委员会理事,国际烹饪联合会理事,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特邀理事,国家高级中餐烹饪技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法国“蓝带餐饮大师俱乐部”正式会员,全国烹饪技术大赛团体赛决赛监理,全国“阿拉斯加鳕鱼和三文鱼大赛”监理,“新世纪北京首届职业技能大赛”监理,“北京烹饪名师”“首届全国饭店业食品雕刻大赛”监理,在“多元智能与教育改革”国际研讨会第四届年会上,编写的“《中餐热菜》教材开发”获“国家级一等奖”,享有北京市职教名师、北京市创新团队带头人、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北京市优秀教师、朝阳区人民教师、“国家高级中餐烹饪技师”“中国药膳烹饪名师”“国际烹饪名师”“国际烹饪优质名厨”等荣誉称号。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