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博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海淀区红英小学:卓越在于习得

2014年03月19日12:17  新浪教育 微博   我有话说 收藏本文     

1/630米快速跑

  • 30米快速跑
  • 各声部长向大家介绍乐器
  • 红英小学箜篌社团在演奏
  • 书法作品介绍
  • 玩转魔方已经成为我的座右铭
  • 小号手在演奏

  红英小学始建于1960年,位于海淀区北部新区,原属驻地部队子弟学校,后归属海淀区教委管理,成为一所公办学校。2000年,时逢北部信息产业迅猛发展与经济环境飞速变革之际,地处高科技产业园区与城乡建设结合部之间,红英面临择校浪潮与教改潮流的冲击,在夹缝中艰难求生。为摆脱困境,学校总结自己的办学经验,吸纳国内外先进的科研理论和教育思想,提出阳光教育的办学理念,明确阳光少年的培养目标,为达成目标构建了有效的课程体系和习得养成体系,围绕“卓越在于习得”的校训,逐渐形成了自己阳光教育的“理念文化、课程文化、管理文化和校园文化”。以文化育人,让师生在阳光文化的濡养中全面发展,形成了红英的办学特色,成就了自身的飞速发展,成为北部新区的素质教育优质品牌。在海淀区两委一室的大力支持下,红英现已发展为四所校区(红英校区、冷泉校区、唐家岭校区、六里屯校区),构建一校多址的育人模式,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一、阳光教育的“理念文化”建设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文化建设更是多种层面、多个角度的——首先必须提出一个科学的,明确的,符合学校实际发展需求的办学理念,以办学理念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指导办学实践,总领学校文化的系统建设。

  依据国家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参考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针对支持学生发展提出的理念,及法国教育家朗格朗的“终身教育”理论,红英人深刻地感受到,教育不是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去装灌,而是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人来看待,站在人生发展的高度上,思考基础教育对人一生的影响,以文化育人,为孩子未来人生发展的多种可能提供支持。“阳光教育”的基本内涵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孩子的一生打好底色”。

  在阳光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红英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培养“健康、尚学、明理”的阳光少年。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行为习惯的健康;尚学是指崇尚学习,热爱学习,善于学习;明理是指明事达理,遵循自然规律,遵守社会规则。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办学愿景,努力建设一所人人都拥有理想的学校;一所人人平等的学校;一所人人热爱学习的学校;一所安全的学校;一所社区中的学校。在实施文化育人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梳理出阳光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提倡“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每个人都能获得成功”,提出“卓越在于习得”的校训。

  二、阳光教育的“课程文化”建设

  为了达成阳光少年培养目标,我们开展课程建设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阳光课程文化。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认为,学校的课程并不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简单相加,而是这三者在学校的一种重新整合。这种重新整合是在国家课程政策下,为了实现自己的培养目标所采取的一种课程领导行为。我们将“健康、尚学、明理”的培养目标细化,重新整合三级课程标准,形成了红英阳光课程质量标准,针对不同年段的学生,建立适合学生的最低标准,引导课程的设置、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此基础上,我们提高要求,建立“阳光少年素质发展报告单”, 围绕“学业基础、行为基础、实践活动、兴趣特长”详细制订了一系列课程标准。以此引领课程建设,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例如:我们将信息技术、综合实践、品德与社会三个学科进行整合,由一位教师来负责本年级这三个学科的教学工作,促使教师打破学科本位思想,将三个学科进行整合教学。在完成“学业基础”的课程标准后,为达成“行为基础、实践活动、兴趣特长”三个领域的目标,教师必须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研究活动。例如教师结合综合实践与品社学科的购物主题单元教学内容,带领学生三次走进“宜家家居”进行购物实践,结合购物经历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开展实践研究活动。例如围绕“战争主题单元”,开展“战争主题研究活动”,引领学生研究二战等历史问题和中日钓鱼岛争端等热点问题。

  在课程实施上,我们也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式。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自修课。必修课程旨在“夯基固本”,除了国家、地方课程外,学校更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开设了古琴、箜篌、围棋、书法、茶艺等必修的传统文化课程,为了发展学生思维,还为3—6年级开设了思维导图、概念图、思维工具及思维训练课程;选修课程旨在“知能兼修”,每周二下午为学生提供40多门选修课程,涉及传统曲艺、尖端科技、信息技术、音乐艺术、小语种、手工艺、厨艺、体育等各个领域;自修课程旨在“情趣撷得”,引导学生每学期定期开展主题实践研究活动,采取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完成综合性的主题学习。

  例如:在暑期,学校一改以往暑假作业的形式,安排学生进行自修,围绕“巴西、印度、俄罗斯”三个“金砖国家”,开展研究活动。打破年级界限,将学生划分到三个国家的研究团队中,读一本这个国家的文学名著,学做一道这个国家的美食,唱一首这个国家的歌曲,掌握这个国家的一种民族乐器或舞蹈……开学后,组织学生在楼道里布置三国主题海报,开展“三国演艺”才艺展示交流活动,开展“金砖三国主题”论坛活动。寒假,安排学生围绕家族谱开展自修活动,完善、修订自己的家族谱,借助过年走亲戚串门的机会,让学生认识自己家族的成员,理清自己与他们的关系。开学后,组织学生开展家族谱展示交流活动。

  在课程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学校创设“学业合格证”作为学业基础可操作的工具;开发“道德细节50条,阳光密码20条”作为行为基础可操作的工具;将“学校特色活动”作为实践活动可操作的工具;将社团活动作为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工具。所以,在行为基础和实践活动这两个领域,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将之作为培养“阳光少年”的基本途径。

  例如:近几年来,红英相继开展了“捐献骨髓干细胞”“雪灾无情人有情”“小包裹大爱心”“跨越国际的爱”等“关注社会热点系列”活动;开展“垃圾填埋场调查”“小手擦靓香山”等关注环境保护,热爱自然的“人与自然系列”活动;开展“新交规与我”“大货车保险杠的安全改进”等关注生活,珍惜生命的“人与社会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些实践中,学生实地调查了京密引水渠的水质安全问题,研究了大货车保险杠的安全改进措施。这些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和自主创新的精神,切实提高了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与意识,发挥着文化育人的作用。

  三、阳光教育的“管理文化”建设

  在理念文化与课程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我们逐渐摸索出保障理念和课程有效落实的管理方式,不断创新机制,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文化。我们的制度建设分为基础性制度和开放性制度两大类。基础性制度注重规范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更多的服务于教师发展,例如首席教师制度、教研制度、教师例会制度、听评课制度、沙龙制度、走校制等。开放性制度注重指向性、延展性和远瞻性,如主题月制度、评价制度、读书漂流瓶制度、首席阳光少年制度等,更多地服务于学生发展。

  例如主题月制度:为了使教育活动规范化、系列化,红英建构了主题月活动制度。一、二、七、八月为读书月,三月为感恩月,四月为生命安全月等,五月为亲情月,六月为传统月,九月为礼仪月,十月为爱国月,十一月为科技月,十二月为反思月。每个主题月的活动内容都固化为“六个一”,即“参加一次大型活动,观看一部电影,阅读一本书,学唱一首歌,记住一句名言,学习一位名人”。学校通过“主题教育月”平台,每月安排孩子们走出校园,走进体育场馆、博物馆、音乐厅等。例如走进北京电视台观看“红孩子儿童剧”的演出、走进国家大剧院感受动漫音乐、去水立方欣赏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剧院的“天鹅湖”表演。同时也将关注教育、关心孩子的人士请进校园,开展了名人进校园活动,陆续邀请了童话大王郑渊洁、儿童文学家曹文[微博]轩、科普工作者家郭耕、朗诵艺术家周正等走进校园,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热爱学习。

  例如评价制度:我校将学生各学科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养成教育评价以及优秀学生的表彰和激励进行有机整合,开发了立体性在校学生发展的评估系统。通过学生主体参与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调控能力,通过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微博]等多主体参与评价,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全员德育体系,为养成教育的评价提供科学参照,开发了系列工具。比如,阳光密码、倒金字塔、阳光俱乐部等形式。

  “阳光密码” —— 成功的钥匙

  通过问卷调查,学校广泛征集了一个人成功的二十条行为习惯,把这些习惯作为“阳光密码”,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准则。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学科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全方位评价体系运作,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倒金字塔” —— 责任的温度计

  我校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在每间教室都安装上“倒金字塔”评价板。每学期围绕6条学习习惯作为全班的奋斗目标,教师根据目标的达成情况,升降代表学生标牌的方式,激励学生努力向上。这一评价体系实现了挫折教育与激励教育双轨并行,让孩子明白不同的评价都是一种爱,体现了学校教育的主导性、方向性和时代性。

  •     《阳光俱乐部》—— 前进的计步器

  《阳光俱乐部》是我校自己编辑设计的一本学生发展评价手册。学生以月记的方式记录自己一个月以来的收获或不足,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与评价。“阳光俱乐部”同《海淀区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相结合,不仅注重孩子的身心发展,更加关注教会孩子在自主实践和探索中,学会欣赏、学会分享、学会积累。现在《阳光俱乐部》已成为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的重要平台。

  四、阳光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理念文化的显性化,是学校课程文化中的隐性课程,是学校管理文化的精神体现。

  学校坚持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努力建立一种充满着人文关怀的“阳光教育”氛围,构建教学楼的楼道文化、教室文化和办公室文化。建设“创意教室”,组织孩子们开展食品、服装、储物罐制作等动手操作性强的实践活动,养成其爱劳动的习惯,锻炼动手能力;大厅设置“整容镜”,培养学生注意仪表的好习惯;建设“校园文化墙”,校外建起50米长的文化墙,以生动活泼、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配文字形式将基本的教育要求表现出来。孩子们看了,容易理解容易记。教学楼各层也建了文化墙,有“名人名言墙”、“主题月墙”、“科技墙”等。这些设施传递出的文化信息,对孩子们良好习惯的养成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校还打造了“会说话”的墙壁。所有楼道的墙壁,包括班级内的板报区域,我们都以扎板的形式进行建设,孩子们可以将自己的作品,自己想表达的内容固定到这些扎板上。以学生为本,把校园文化建设的权利交还给孩子、老师和家长。把校园文化作为一种资源来利用,为师生发展提供支持,为展示班级文化、年级文化和学生个人风采提供舞台。此外,校园里还在综合楼的楼道拐角处设立“开放空间”“艺术空间”,在开放空间里展示学生的创意作品,在艺术空间展示学生的才艺,每天中午在这里召开学生的个人演唱会,或者个人才艺专场演出。树下书屋和快乐书吧的建设,则是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随时可以阅读的空间,里面有大量学生喜欢的书籍。

  2013年,在教委两委一室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与中关村学院社区教育中心合作,开发建设“传统文化学习体验中心”。日常作为教学之用,周六日则面向社区和家长开放,开展传统文化的体验式学习活动。该体验中心以中国传统庭院式的风格进行建设,营造出古朴典雅的学习氛围,设立古琴、围棋、茶艺、书法绘画四个传统文化学习体验教室。以琴棋书画的方式对师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德育融入到艺术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更重要的是,面向社区开放,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带动家庭和社区的参与,形成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

  五、文化育人促学校全面发展

  回首过往,学校形成了具有红英特色的阳光教育文化。以阳光的理念文化凝聚人心,规划愿景,明确目标;以阳光的课程文化支持师生共同发展,个性发展,达成培养目标;以阳光的管理文化保障理念的落实,课程的高效实施;以阳光的校园文化,为学校整体教育工作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对理念、课程、管理文化的形象诠释。学校重视文化建设,以文化育人,形成了具有红英特色的习得培养体系,实现了“卓越在于习得”的校训,达成了“健康、尚学、明理”的阳光少年培养目标,体现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促进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学校先后荣获“北京市科研先进学校”“国家十五课题先进实验学校”“海淀区素质教育优质校”“海淀区课改先进校”“海淀区教学管理先进校”“海淀区科技教育示范学校”“海淀区课外活动先进校”等称号;2011年代表北京市接受教育部检查,受到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的高度赞扬;2011年正式成为国家级教育体质改革试点项目“城乡教育一体化试验”项目学校;被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评选为“全国特色学校”;2012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被评选为海淀区“课程建设最适合学生发展的十所学校”之一。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建设自己的阳光教育体系,不断完善阳光教育的文化,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孩子一生打好底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用自己更多的智慧和汗水,去开创更加辉煌和美好的未来。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值班电话:010-62675595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欢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