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微博]讯 4月22日,北京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校长马骏接受新浪教育频道专访,她具体阐述了“创设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成就每个孩子的精彩”的教育理念的产生及推行,并对呼家楼小学的特色教育以及小学生留学[微博]等问题进行了解答,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王莹[微博]:亲爱的新浪网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新浪视频,我是主持人王莹。今天在我们的直播间特别荣幸请到了呼家楼中心小学的马骏校长,欢迎您马校长。
马骏:新浪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王莹:马校长,呼家楼中心小学一直在倡导要成就每个孩子的精彩,创设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您能否阐述一下这一办学理念的由来?
马骏:这些年来我校一直在倡导:创设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成就每个学生与众不同的精彩。这个理念的由来,源于早些年我曾看到的一幅漫画。漫画的左边是一群孩子,右边是一个学校,没有走进学校的孩子们各个天真浪漫,无拘无束,个性鲜明。当六年之后从校门走出来的时候,各个戴着小眼镜,背着大书包,步伐整齐划一,如出一辙。虽然说这是一副漫画,但是作为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引发了我们对教育的思考。孩子需要怎样的教育,孩子未来要成为怎样的人,我们学校要给孩子怎样的教育,以及我们该怎样来实现这样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对孩子来说是好的教育——适合。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孩子们喜欢的,能够接受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为此,我们提出了“创设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成就每个孩子与众不同的精彩”。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孩子成长规律。我们特别强调“每个学生”,就是在强调“一个都不能少”,基础教育不能让一个孩子掉队,因为我们坚信每一朵花都有它绽放的权利和理由,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张扬自己的个性,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
主持人王莹:刚才您特别提到,一直思考的就是我们的孩子现在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所以呼家楼中心小学也特别根据我们孩子需要的教育设置了我们的校本课程,具体有哪些给我们介绍一下?
马骏:我们的校本课程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三礼”(礼节、礼仪、礼貌)必修课,一类是素养选修课。校本课程的开设是围绕着呼家楼中心小学的育人目标“培育有教养的中国娃”而设置的。什么是教养?如何体现教养?我们认为学校的办学理念的提出及学校文化价值的体现,最重要的应该要让学校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每一个孩子,甚至于家长[微博],都要能够理解、接受并践行。为此,我们在全校学生、家长[微博]、教师、社区,乃至于教育主管部门,就“你希望从呼家楼中心小学走出的孩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认为有教养的中国娃要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进行了详实的调研,我们也结合着中国传统文化,从儒释道三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最后我们归纳、总结了多方的意见,提出了“外素礼仪、内修教养”的理念,即使对人:礼仪、包容;对己:健康、智慧;对社会:责任、博爱。所以,学校的礼仪必修课和素养选修课就是紧紧围绕着这样一个育人目标来设置的。
其实,“三礼”课我们已经坚持了十几年了。从2001年我们呼家楼中心小学创造性的提出“三礼”教育,研发了全国第一套《小学生礼仪读本》,并开始了“三礼”教育实验。目前,《三礼》已成为朝阳地方课程,也入选了北京市地方课程目录。每周由班主任老师给学生上《三礼》训练课。而素养选修课,孩子们则可以打乱班级、打乱年级,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素养课的教师也是非常多元的,既有我们在校的老师,也有我们的家长志愿者,还有一些社会公益组织开设的如“普乐创新思维”课、“财商”课等等。此外,素养课最重要的一个讲师群体来自于我们的学生,学校有十几个以学生名字命名的社团,由小社长来承担素养课的讲师。
主持人王莹:孩子的参与度肯定很高。
马骏:是的。因为是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由学生做讲师的“天文观测”“节能环保”“北京地理”等课程,孩子报名的人数是最多的。所以我们这些小讲师们,也会采取网上报名、面试、笔试,甚至于口试等多方考试,自己招兵买马。
主持人王莹:孩子们的变化大吗?
马骏:这种变化应该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不同领域知识的求知兴趣,我认为,学生在这样的课程中学习到多少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们的求知兴趣和学习热情被激发了出来,这是最可贵的。另外,让学生走上讲台,那份被尊重,那份责任感、自信以及自我表现力等等,对他们一生的成长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主持人王莹: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也想跟马校长探讨的是,我觉得实施起来难度挺大的,因为我们的教学宗旨、教学理念,要为每一个孩子创设适合他们的课程,使他们变得精彩。但是我们一个学校有那么多孩子、那么多班级,怎么能做到这一点?
马骏:的确,我们要在执行国家课程的前提下去开设适合每个学生的课程,还需要我们去努力、去探索。首先是从活动入手,活动是最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最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教育方式之一,同时,活动也是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首先在活动中体现“每个学生都精彩”“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例如去年在798艺术园区举办的学生绘画展览,我们做到了每个孩子有作品;去年“六一”儿童节我们开展的艺术节活动,全校三个校区,两千多名学生,我们分了四场,做到了每个学生都上台,当把家长请到学校观看孩子的演出时,孩子和家长都兴奋得不得了,特别对于那些缺少艺术天赋的孩子,过去只能做观众,如今他们也能成为主角。
主持人王莹:可是我们有了有这么多的活动,会不会和我们的升学教育或者是我们传统对于成绩的要求,会有一些脱节,家长会有一些什么样的想法吗?
马骏:我们家长非常支持学校的工作,学校有家长委员会、家长教师协会,学校的课程与活动家长的参与率相当高。既有全职妈妈为孩子们开设的烘焙课程,也有姥姥、奶奶承担的编织课程,还有爸爸们给孩子们讲军事、讲考古、讲摄影。学校的校庆、艺术节等活动都是家长承担志愿服务工作。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参与学校管理,融洽了家长跟学校、跟教师之间的一种关系。家长真正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对学校的办学理念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主持人王莹:而且我们现在也能够感觉到教育变得越来越多元了。但是作为校长,你觉得一点升学的压力没有吗?
马骏:小学升学的压力还算好。我认为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就是要给孩子打好做人的基础,养成良好的习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这些应该是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我们说,兴趣比分数更重要,成长比成才更重要。
主持人王莹:我知道您也被评为全国小学的十佳校长,您有一些什么样教育方面的经验能够在这里跟我们分享吗?怎样对您的学生,对您的孩子?
马骏:我在教育和培养自己孩子的时候,一直坚守着一个理念“以尊重为前提,底线在左,宽松在右。”做人、做事必须要有底线、有原则,要让孩子从小有规则意识。在此基础上,不要过于限制孩子的行为,因为在我们限制孩子手脚的同时,也会限制孩子的思维。在培养教育学生的时候,我一直坚守“每个孩子都精彩”。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宝藏、一颗珍珠、一个美丽的贝壳,关键在于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家长要用发现的眼睛去看孩子,要用点燃、激活、唤醒这样的方式去挖掘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潜质。所以,在我们学校开展了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就叫挖豆豆。
主持人王莹:这是什么活动?
马骏:让我们每一个老师摘下有色眼镜,抛开孩子的考试分数,去发现和挖掘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潜能。通过“挖豆豆”活动,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特别对于那些平时学习成绩不大好的孩子,每人都会有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和舞台,让他们充满自信,非常阳光地在学校里开心的生活。给您举几个例子。
主持人王莹:太好了,我们需要例子。
马骏:比如说在我们学校有一个性格特别内向的小男孩,他特别喜欢写作。在他上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借助朝阳区举办的第一届创新成果大赛的契机,把他平时写的一些小故事,帮他收集起来,结果获得了朝阳区首届创新大赛的金牌,非常不容易。在颁奖会上我对他说,如果你能把这些手稿发表出来,马校长一定在全校给你开一个新书发布会。当时我能够从他的眼神中感受到他内心的那一份激动、那一份惊讶、那一份喜悦。孩子回家就开始整理他的书稿,并给书稿配插图。三个月后我们如约在全校给他开了一个新书发布会,还请到好几家新闻媒体。晚上孩子给我发了一条信息,说“谢谢伟大的马校长,我今天很幸福。”通过这一次活动,孩子性格开朗了许多,半年后我在楼道里又碰见他,他张着小手,拥抱着我,跟我说:“马校长,我第二本书又写好了,您还会给我开新书发布会吗?”为了满足孩子的幸福感,我们真的又为他开了第二次新书发布会,也由此成就了他小作家的梦。这个孩子现在每年出版一本新书,他的作品在当当网都有卖,销量还不错。
主持人王莹:您看马校长,每个孩子的潜力是巨大的,而且我们可以去改变他们。
马骏:是这样的。在我们学校有校园吉尼斯挑战赛,转魔方好的学生被小伙伴们封为“魔王”,华容道玩得好的同学大[微博]家把他封为“道长”。在我校,不管学生在哪一方面有特长、有成就,都会得到别人的尊重,都会成为校园小明星。学校还为这些孩子出了一本书,取名为《噼里啪啦》。
主持人王莹:为什么取这样一个书名?
马骏:我们认为,每一个孩子都像一颗小豆豆,孕育在泥土当中,活跃的小豆豆会早早的破土而出,也有一些豆豆还在泥土当中,厚积而薄发。“噼里啪啦”就是来形容豆豆们不断破土而出的声音。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教育需要耐心,需要等待,需要我们俯下身子,静下心来。去聆听豆豆们成长的声音。
主持人王莹:也需要我们的挖掘,我们挖豆豆。
马骏:给孩子时间,让孩子去成长。
主持人王莹:是不是这些孩子也通过这些校本课程,让我们的老师挖掘出来?
马骏:不仅仅是校本课程,老师会抓住教育的每一个契机,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针对每一个孩子。比如我们有一个非常淘气的小男孩叫李远。
主持人王莹:一看见淘气的小孩,很多老师很头疼的。
马骏:好老师是不怕孩子淘气的,关键在于老师的教育与引导。李远在上三年级的时候,老师发现了他对天文特别感兴趣,为了把孩子的精力引导到兴趣上去发展,所以老师就给他一个任务,每周给他十分钟时间,让他做成幻灯片给同学们讲天文知识。就这样一个举措坚持了四年,真的在天文方面成就了这个孩子的发展,他也取得了全国中学生天文比赛二等奖的好成绩。学校成立的第一个以学生名字命名的社团就是“李远天文社团”,相当火爆。他组织这些小天文迷们到天文馆去参观,晚上在学校操场集体天文观测,假期的时候组织学生和家长到雾灵山去观测。现在,李远毕业了,“李远天文社团”却延续下来,新社长带领大家活动的依旧很好。像这样的事例在我们学校很多。
主持人王莹:现在在我们整个国内的教育当中,缺乏这种个性化的教育,我不知道现在我们的小学教育是不是都已经达到呼家楼中心小学的多元化发展,还只是我们的学校在这样做,在这样尝试?
马骏:应该说每一所学校都在努力办好教育,每一所学校都有各自的办学特色。就我们呼家楼中心小学而言,我们之所以在个性化教育方面一直在坚持,在探索,是因为我们一直在坚守自己的办学理念“创设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适合教育的重要特点就是要因材施教。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生命个体,我们要尊重生命,尊重孩子,尊重教育的规律。当然这种理念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也会有一些难度,但是我们在努力地践行,一点一点推进,让我们的老师在每天每节课当中一点一点的改变。比如说为了促进教育的公平,让每个孩子课堂上都有均等的发言机会,我们采用“幸运签”的方式。过去课堂上往往最踊跃、手举得最高的孩子发言的机会最多。为了避免这样的现象,让那些内向型的孩子、腼腆的孩子,也有更多的机会,老师用抽取幸运签的方式决定让谁发言。孩子们上课注意力可集中了,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最幸运的人。
在学校活动当中,我们也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学校的主人,都参与到活动当中。比如学校环境文化的建设,我们提出的理念是“做人人参与,人人读得懂的环境文化”。每个孩子的作品,楼道没有,教室有,墙上没有,展台上有。学校的每个角落展示的都是孩子们的作品。
主持人王莹:那孩子会很有成就感。
马骏:不仅如此,孩子们在其中的自我教育与责任感更是我们的收获。过去我们做完环境文化,都要对孩子进行教育,不能拿小脏手去摸,不能拿笔乱涂,小脚印不能踩在墙上等等。自从“人人参与的环境文化”创设以来,学生自主成立一个校园设施维护社团,自觉去维护。
主持人王莹:自发的。
马骏:自发的。有些学生作品都是用小红豆、小绿豆粘贴的,掉在地上,他们会捡起来,用胶水粘上,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作品。
主持人王莹:这种行动远比说教更有效果。
马骏:是这样,当我们真正用发现的眼睛看孩子的时候,发现每个孩子真的都很精彩,都很可爱,关键在于教育工作者有这样的理念,给孩子搭设适合他们成长的平台。
主持人王莹:所以孩子有这样的机会,我们作为家长、作为老师、作为校长,肯定是要动很多很多脑筋。您也写了一本书,说《教育因为创造而美丽》。是不是因为您的这些创造性也体现在怎么让这些孩子有更好的机会多去做展示,多去发挥他们的能力,塑造他们的这种素质?
马骏:我们赶上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教育也要顺应时代变化,不断地与时俱进。为此我们也一直认为,学校办学最重要的一个宗旨就是成就孩子的成长。所以,我们所有的创造都应该源于这样的理念和育人目标。让我们每一个老师,无论是从教育的理念、人才观还是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包括学生喜欢的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这些去创设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让孩子在参与的过程当中去感受教育的美丽,享受童年成长的快乐。
主持人王莹:所以我觉得孩子有创造性,我们成人的引导也非常重要,首先我们也要有创造性。
马骏:对。
主持人王莹:所以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中,孩子才能各显其能。我看您特别推崇巴学园。巴学园的孩子出来是什么样子?您是不是希望把您的学生都培养成像巴学园的孩子呢?
马骏:我非常喜欢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喜欢那没有歧视、没有嘲笑,只有充满尊重与平等的孩子成长天堂般的巴学园。我一直有个教育的理想,就是把呼家楼中心小学办成一个师生向往、追求、迷恋的精神家园,一个装满童真、情绪、个性的美丽花园。在这里生命自由而灵动,开放而饱满,让师生在这里能够享受知识、感受文化、品位人生。我们也希望从呼家楼中心小学走出来的孩子能够成为一个人性向善、阳光健康的孩子,一个有书卷气质、高雅的孩子,一个未来走出国门能够展现礼仪之邦深厚文化底蕴的孩子,一个能够适应社会、敢于担当、有责任感的孩子。
主持人王莹:听您的描述真像一个童话世界,实现起来难吧?
马骏:人生有理想、有梦想,才能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与目标。我们也深知理想与现实是有差距的,但是,我们也坚信只要付诸以行动就会向着理想迈进。特别是教育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更应该充满教育的理想与情怀。
主持人王莹:我相信很多家长听了您这一番话,肯定会想着赶紧把孩子送到呼家楼中心小学,因为我身边的很多家长也表示出了对国内教育的不满足,可能更多不是在进行素质教育,小学生就让他担负着繁重的学习任务,所以就纷纷把孩子送到国外,我不知道像这样的情况,您作为一个学校的校长,您同意这样的做法吗?
马骏:未来的人才一定是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人。所以,对孩子的出国留学我是持支持态度的。让孩子从小在国内多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多一些走出国门了解不同的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拓展国际视野是非常必要的。
主持人王莹:小学就送出去。
马骏:如果小学就把孩子送出国家长要承担的风险会比较大。孩子年龄小,如果住校或在寄宿家庭,意味着孩子从小与父母亲情的缺失,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如果父母一方陪读,就意味着父母要承受多年的两地分居,这里一定有风险。如果父母双方陪读,就意味着为了孩子,父母要双双放弃自己的事业以及对各自父母的赡养与照顾,在异国他乡重新打拼。不管哪一种状况,成本和风险都比较大。再有就是,因为小学阶段、初中阶段,正是孩子世界观形成的阶段,过早接受西方文化的教育,他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乃至价值观都会不同,会成长为人们所说的“香蕉人”。这样的孩子将来要回国发展会很难适应。而且,国家和民族的观念会淡薄的多。孩子大一些出国,他们的爱国情怀与民族意识甚至比国内的孩子还要强。
主持人王莹:一旦出去了就觉得自己这种爱国之情就被激发了。
马骏:这种爱国情怀是跟孩子从小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以及国家的富强有很大关系。我有很多学生在国外留学,包括我自己的孩子也在国外留学,从他们身上表现出爱国情怀是超出我们想象的。我儿子就跟我说:“祖国需要我,北京需要我,等我毕业了一定要回来报效祖国。”
主持人王莹:您觉得合适的出国年龄还是到高中。
马骏:高中或大学出去,孩子的世界观已基本形成,也相对能够自理,这个时候去经受一些锻炼,孩子的羽翼会更丰满。
主持人王莹:今年对于教育的新政也出来不少,比如说就近入学,您觉得这些政策对于我们来说,特别是对于我们自己的学校,呼家楼中心小学有一些改变吗?或者说影响。
马骏:对学校的办学不会有大影响,而对教育的长远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因此,对这项举措我们是非常支持的。免试就近入学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很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公平,所以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公平的教育,我们是非常认同,并且必须支持的。但是,目前推进这项政策的前提和基础在于要满足广大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所以,我们各级的教育行政部门也都在积极的想办法,也都推出了适合自己区域特点的一些改革的举措。从我们基层学校来讲,我们也都在积极的响应与配合。
主持人王莹:其实还是更多的为了我们的孩子,让他们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马骏:对。可能从短期看,会对一些学校有一些影响。但是为了孩子们的未来,为了教育的未来,我们必须支持这项举措。
主持人王莹:您觉得小学阶段,对于一个孩子一生的影响和作用有哪些?
马骏:小学阶段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往往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好的作风与习惯是在幼儿园和小学养成的。有人说,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里学到的所有东西都忘掉了,所剩下的就是教育。我们在想剩下的是什么?是伴随孩子一生的习惯、技能与素质。因此,小学教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真的很重要的。
主持人王莹:可是我们看到现在不仅是在上小学的时候家长就给他们报各种班,甚至在幼儿园的时候他们就学起了英语,上起了奥数,各种舞蹈班、才艺班。小学阶段我们对学习的要求到底占一个什么样的比例比较好,作为家长来说,或者说作为我们学校的要求,我们的老师对于我们学生的要求。
马骏:现在家长给孩子报各种文化班、艺术班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也源于中国的国情,家长以从众和比较的心态,认为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我个人的观点,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起跑稍微慢几步、晚几分钟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赢在人生的终点。所以,我们的家长也应该要尊重教育的规律,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尊重孩子的选择。从小培养孩子对艺术等方面的兴趣没有错,关键在于孩子是否对这个感兴趣。如果小女孩喜欢跳舞,让孩子学一学能够从气质上更优雅一些,别逼着孩子考级,这些我们还是支持的。但是要避免家长从众的心理,比如,看见邻居家的小孩学什么我家孩子也要学,邻居家小孩报什么班,我家孩子也要跟着报,这样就不好了,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主持人王莹:马校长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人生是马拉松,我们不应该只是看到起点,我们更加应该有一个远视,起码看到终点是什么样。
马骏:这是我们目前教育很重要的一点。
主持人王莹:刚才您提到创设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成就每个孩子的精彩过程当中其实是有难度的,最大的难度在哪里?您用您多年的经验,怎么引领您的老师,和您的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一起去实现这些办学宗旨和理念?
马骏:教师和家长对理念的认同与接受是最大的问题,只有思想上达成共识,才能在行动上落实。我们通过对教师、家长的培训等形式进行理念的宣传。其次,通过多元的活动,让教师、家长在参与中去感悟、并践行理念。再次是通过教师评价以保障理念的落实。
对于孩子成长而言,我们不仅要关注于孩子的现在,更要关注于孩子的未来。既通过“三礼”教育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打好做人的基础;也要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拥有学习的能力;通过阅读工程、习作工程、口语表达训练等举措,让每个孩子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例如我们的阅读工程,让孩子从小以书为伴,每天以阅读开启一天美好的学习生活。通过阅读让孩子能够从中感悟到做人、做事的一些道理,也能够让孩子从中学习课堂上所学不到的知识,更重要的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强调阅读的同时,我们也会加强孩子的表达训练,通过每周的口语交际课,学生的论坛、讲坛,班级的辩论会等活动培养孩子的思辩性、批判性的思维,让孩子敢想、敢说,而不仅仅是知识单纯的一种吸纳。
主持人王莹:听您这样一介绍,我觉得呼家楼中心小学毕业的学生真是了不得,样样都通。
马骏:我们今天的教育要对孩子未来走向社会负责。
主持人王莹:这也算是我们的培养目标。
马骏:对,这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王莹:谢谢马校长分享了呼家楼中心小学的教育理念,还有您个人的经验。我们真心希望所有的学校都能够像呼家楼中心小学一样重视素质教育,重视孩子的未来,让他们快乐,让他们幸福。谢谢你们,也谢谢各位网友的收看,再见!
媒体来源:新浪教育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