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养成记:多读书多看报少追分数多聊聊

2015年03月10日11:51  新浪教育 微博    收藏本文     

  导读:儿子14岁考上中科大[微博]少年班,女儿16岁入读南方科技大学首届教改实验班,培养出如此优秀子女的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校长陈钱林有着自己的良方妙计,而“多读书、多看报、少追分数多聊聊”大概就是其育儿经验的精华所在。

  阅读需要的是五谷杂粮,无需精细的“菜谱”式书单

  杲杲14岁考上中科大少年班后,有许多家长[微博]问我,杲杲有无阅读的书单,似乎培养孩子离不开一个明确的“菜谱”。但实际上,承载知识的书籍如粮食,孩子生长需要粮食,五谷杂粮均衡就好,并不需要什么特别的粮食清单,更没必要非要吃哪个品牌的粮食不可。

  我倡导自由阅读,选择什么书、什么时间读、是否将整本书读完,完全是孩子的自由。我家每个房间都有书,杳与杲可随时凭兴趣翻翻。我常陪孩子们去书店,至于买什么书,都是孩子们自己的事,我管的就是买单。书买来后,什么时候读,我也不会管太细。

  当然,自由阅读并不等于放手不管。我宏观调控的方法,就是听孩子说体会。孩子们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感受,都会对我说,不管说什么,我几乎都表扬。表扬多了,他们就更喜欢对我讲。

  讨论读书体会,很容易判断孩子的兴趣和书的价值,本身也是让孩子品尝阅读快乐的过程。孩子们看到消极的东西,也都会与我讨论,我们便讨论给予批判。这 些宏观调控跟上后,其他方面我也就乐得清闲,孩子们反而拥有特别宽松的阅读环境,这时,读书就不再是强套在他们头上的“紧箍咒”了。

  小孩子也要读大报,客观地观察与认识社会

  在我们家,一家人各自低头看报纸的情景,几乎每天都会出现。2007年,杳杳读初中,杲杲读高中,按理说正是学业最忙的时间。有位朋友到我家,看到孩子们居然在看报纸,说到自己的孩子每天都生活在作业堆里,感慨不已。

  实际上,从小学中段开始,我就尝试着引导杳与杲看报纸。先读地方新闻报,后来读《环球时报》。当时我也曾担心,报纸常有少儿不宜的新闻,过早接触是否合适?

  但我想,都信息时代了,希望靠堵的方法对付消极的东西,终究是纸包不住火的,不如直接面对并通过讨论帮助孩子学会规避。孩子们自由读报纸,不时了解社会的阳光面与阴暗面,通过父子间对话进行价值观引领,这一方法被我戏称为“打预防针”。

  读报纸大大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使他们能客观地观察与认识社会。而且,家庭交流过程中,通过讲述报纸上的新闻,孩子们说话的能力也强了。说话,锻炼的正是概括与分析的逻辑能力。

  读报纸还使孩子们的作文水平得到了提高。因为作文与知识面有关,与对社会的认识有关,而读报恰好可以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和视野,读报后的聊天交流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孩子们的认知水平。

  到户外去吧,那里有课本上学不到的观察与体验  杳与杲还在婴儿期,我就经常带他们去田野,看看牛如何吃草、云朵如何变化、水稻如何生长;到建筑工地,看看建筑工人打桩、筑路、装修。

  稍大些,我常带孩子们去名胜古迹。2002年底,我与杲杲在清华[微博]园漫步,我说“这地上的每一块石子都有名人走过”,杲杲接着说“是的,也包括今天我在 走”,受到我格外称赞。2004年,我带杳杳去北京,专门去孔庙看碑林,欣赏历代状元的文字石刻;去了雍和宫,初次接触藏族文化。2010年底,在冰天雪 地里,我与杳杳漫步在北京大学[微博]未名湖畔……

  这些观察与体验,课本上可是学不到的

  我们全家先后三次去上海过年。杲杲参加高考[微博]时,作文题目是“感悟乡村”或“触摸城市”两选一,杲杲选了“触摸城市”,写了对上海的印象,从中分析上海文化与温州文化的区别,自我感觉独特又有点深意。后来语文考了高分,估计作文分数会很高。

  不要考满分,尽可能多地为孩子创造自悟的机会

  杲杲读中科大后,我看到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教授给少年班的题词是“不要考满分”,与我的想法正好吻合。孩子读小学,100分的试卷要考个90分相对容易;而从90分考到95分,要花一些精力;从95分考到100分,需要花太多的精力。

  我一直认为,孩子没有机械训练也能得90多分,说明基础掌握得不错,也具备学习能力,这样就可以了,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让孩子自由学习了。

  不像许多家长很重视通过习题训练达到学习的效果,我认为,知识学习如果靠灌输,终究不是好办法,学习时,要尽可能多地为孩子创造自悟的机会。

  杳杳曾对我说:“一些同学心理负担比学习负担更重,每次考试之后,发现自己哪几个知识点没掌握好,但因为有太多的作业要做,根本没有时间将缺陷补上。”而自己少做作业后有的是自由时间,“发现没有掌握好的知识点,马上能抽出时间来学习,这样心里就踏实多了。”

  让孩子喜欢表达,肯说比说得好更重要

  杳与杲只要肯与我说,不管说什么,我都表扬。婴儿时,一些事情说得不清楚,即使我听得云里雾里,一般也不予纠正,我觉得肯说比说得好更重要。表扬多了,孩子们就喜欢与我聊。

  平时我下班回家,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向我报告一天中发生的事,我有空就听详情,忙了没时间了解细节,也会笼统地给予表扬。孩子们上学后,几乎每天都会向我讲述学校里发生的事。每当看了书后,孩子们自然更喜欢向我汇报。有时我出差回来,孩子们要说的话就更多了。

  有时,事情忙了,或者心情不好,孩子们说个不停,也着实觉得有点吵,但想到孩子的教育是家长的天职,有什么好烦的呢。有次,杳杳向我讲一件事,讲得很长,我急着看一则新闻。杳杳用手在我眼前晃一晃,测试我到底真在听还是做做样子。我说:“在听呢。”杳杳不高兴,说:“报纸重要还是女儿重要?”我忽然感到自己的不对,后来听孩子们讲话时,都表现出很专心。如果真的太忙了,对他们说过段时间再讲,孩子们也会理解。

本文选自盆栽奶昔的博客,点击查看原文

文章关键词: 家庭教育教子经验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