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堂:对孩子有致命伤害的5种冷暴力

2015年10月14日 11:09 新浪教育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冷暴力,顾名思义是一种用冷漠,冷淡对人施以精神暴力的一种。在婚姻关系中,冷暴力的危害逐渐引起社会的重视,有人说冷暴力比一般暴力对人的伤害还要大。

  其实冷暴力不仅仅存在于婚姻关系,在亲子关系中也常常存在,很多时候家长(微博)情不自禁的行为,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不折不扣的冷暴力,并且这种冷暴力将对孩子产生致命的伤害!

  我们统计了以下5种最容易发生在家长身上的冷暴力方式,并分析了带来的严重后果,也列出了解决办法。希望对各位粑粑麻麻们有帮助!

  一、你很忙,当孩子呼唤你的时候,顾不上孩子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家长比较忙,或者自己正沉浸在自己的事情的时候,无意的忽视孩子的呼唤,有的干脆就是对孩子不耐烦,故意装作不存在。

  不良后果:孩子受到忽视,会采用粘人,淘气和破坏性行为吸引家长的注意,或者放弃获得父母的关注,亲子关系走向疏远。

  正确做法:当你很忙,或者已经不耐烦的时候,孩子呼唤你,也请你做出及时响应,哪怕是这样回应:爸爸/妈妈现在有点忙,稍后来陪你,好吗?

  爸爸/妈妈有点手头的急事,稍微等我一下,可以吗?

  请注意,回应孩子的时候请看着孩子,做出正面的回答。

  二、你正在生孩子的气的时候,孩子呼唤你的时候,你不想理他,想给他点颜色看看

  这种情况多半发生在孩子淘气,犯错后,爸爸妈妈怒气未消的时候,这个时候,很多父母选择故意拒绝应答孩子,以示惩罚。

  不良后果:孩子可能意识不到爸爸妈妈冷淡的原因跟自己的错误行为有关,无法有效反思自己的错误,但是由于父母的冷漠行为产生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影响亲子关系。

  正确做法:看着孩子的眼睛,平静的对孩子说,因为你刚才的错误,我很生气,需要自己冷静一会,希望你也想一下自己做错了什么,并且道歉获得我的原谅,在获得我的原谅之前,我需要自己待一会。

  三、当你带着情绪与孩子相处,对于孩子提出的建议响应不热情或者干脆拒绝

  不良后果:孩子无从了解你消极情绪背后的原因,他们会归结于自己的原因,或者父母不爱自己,从而缺乏自信,对自己产生负面评价和内疚的感觉,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正确做法:忘记其他与孩子无关的不良情绪,珍惜与孩子相处的美好时光,全情投入到与孩子的活动中,表现出兴趣和热情,并且及时赞扬孩子的奇思妙想。

  四、表面与与孩子玩耍,陪伴孩子,其实心猿意马,心不在焉

  很多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时候都会处于这种状态,看着电视,低头看着手机,看起来在陪伴孩子,实际上是心不在焉的应付孩子。

  不良后果:孩子会模仿这种心猿意马的做事方式,导致专注力下降,影响学习,并且会模仿这种与人相处的行为模式,从而形成不良的社交习惯,长大后会用这种模式对待自己的孩子和家人。

  正确做法:要么不陪孩子,如果陪伴就一定要高质量的,全身心的陪伴。如果确实暂时不能陪伴孩子,那么就告诉孩子现在有点事情,稍后来陪他获得孩子的理解。

  五、孩子犯错后向爸爸妈妈道歉,爸爸妈妈直接拒绝或者冷漠对待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父母怒气没有消,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还想继续惩罚孩子的做法。

  不良后果:孩子就是孩子,犯错是正常的,完美才是不正常的。而且孩子能够认识错误,并且能够做到道歉,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因为孩子的认识能力有限,自控能力有限,自尊心很强。如果爸爸妈妈不能给出积极响应,孩子对于自己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做法产生质疑,影响以后类似问题的处理。或者导致孩子过于沉浸在自责和内疚情绪中不能自拔。影响身心健康。

  正确做法: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应该及时给出正面的响应,告诉孩子犯错就改是很好的行为,能够用勇于对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和道歉是非常棒的。对孩子做出积极的鼓励和引导。  心理学家认为,在家庭教育中,长期遭受冷漠的孩子容易产生孤僻性格,不愿和别人交流沟通,心理不能健康地发展;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变得很冷漠,对他人也是漠不关心,甚至有可能成为冷暴力这个“接力棒”的传递者,尤其是他们在处理自己家庭问题时也可能出现障碍。

  因此还请爸爸妈妈,改变自己日常中的冷暴力行为,阳光,积极,正面,专注的陪伴和引导孩子!

本文选自桌上的唐老鸭的博客,点击查看原文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高考志愿通 (收录2553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57名专家为您服务 )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3166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3166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4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客服电话:
400600691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