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教育信息 > 光荣的人民教师 > 正文

花甲诗人圆梦--寻找半个世纪前的师生情

http://www.sina.com.cn 2004/09/10 20:03  成都晚报

  


  寻找半个世纪前的师生情

  教师节的前几天,年逾花甲的著名诗人流沙河心中突然有了一个愿望:寻找60多年前读中学时的老师,谢师恩。由于老人年迈,腿脚已经不便,于是他委托本报记者代为寻找。为了圆老人这个感人而浪漫的梦,记者踏上了“寻师之旅”。

  第一次寻师:遗憾而终

  流沙河告诉记者,他年少时曾就读于省立成都中学,即现在的成都二中,其中有一位叫孙志侠的男老师,历史课讲得特别好,对他的影响很深。“如果他还活着,差不多有90多岁了吧。”流沙河眼中流露出一丝老人特有的恋旧之情。

  9月7日,记者径直来到成都二中(现在已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办公室的张主任知道记者的来意后,立刻到处打听。但是,由于孙老师已经离开学校几十年,几乎没有人知道他的情况。

  最后老校长童平章提供了一条线索:孙老师后来从成都二中调走了,听说最后是从苏坡中学退休的,“那个学校就在苏坡桥桥头,我去过。”

  “苏坡桥桥头有个37中!”记者立即驱车向37中赶去。在路上,记者通过电话找到了37中管理离退休工作的赵主任,然而,记者听到的是最不愿听到的回答:孙老师两年前已过世了。

  带着遗憾,记者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流老。他在电话里沉默了片刻,感觉得到他在努力地平静心绪。然后,他说:“这也很正常,毕竟他教我的时候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过去六十多年了,我都七十三了,何况他老人家。”

  可能这一次的“寻师行动”激活了老人尘封的记忆和情感,他对记者说:“还有一位老师,很有可能还在,教我的时候他才二十岁多岁。”这位老师叫何文昆,教外语。“听说他后来在四川大学教书,”流老说:“如果他还在,我真的很想见见他。”于是,记者又踏上了第二次“寻师旅程”。

  第二次寻师:先师已去师母还在

  第二天上午,记者来到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向党委办公室打听何文昆老师的情况。“何老师过世10多年了。”记者心里暗想,一定要找到何的家人。他们住在哪儿?过得怎么样?何老师后来发生了什么?至少要给流老一个交待。

  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没有和孙老师共过事。终于,一位老院长告诉记者,何老师以前住在川大的专家楼,但不知道现在搬家没有。在专家楼大院的门口,守门的大爷告诉记者,不知道有这个人。但他介绍了一位外文系的老教授给记者认识,在她的指点下,记者找到了何家。

  开门的是何老师的遗孀——李瑞仙老人。她听明记者的来意,露出慈祥的笑容说:“他(何老师)都走了十多年了,还有人记挂他,难得有这份心啊。”

  李老师回忆说,何老师从成都二中调走后,又在几个学校教过书,后来到他去美国华盛顿大学留学,1952年回国。回国后在四川大学教书。后来院系调整,川农院从川大拨离,他被暂时借调到雅安。原本只打算在那里干一年,然而两人却爱上了小城市的风土人情、自然雅静,于是一呆就是三十年。1985年他被调回四川大学,负责“语言培训中心”的工作。1988年,何老师脑溢血复发,并且越来越严重,1992年因病辞世。

  从何家出来,记者立即拨通了流沙河的电话。“什么,去世啦!”不知道流沙河是吃惊还是不愿相信,他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那我就没有老师(在世)了……”在电话那头,轻轻地,他仿佛在说给自己听。“那我就去看看师母吧。”(记者/胡健)



评论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服饰 首饰 手机
电器 MP3 数码相机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