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寻宝大行动,奖品多多,快来加入!!



文化教育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网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中国古代史》(选修):China是“中国”的音译吗?

http://edu.sina.com.cn 2000/10/30 18:39   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网

  二十一、“秦统一货币”的不足之处

  课本第39页《秦统一货币》和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第71页《秦统一前各国不同的货币和秦圆形方孔钱》的插图完全一样,对教师讲好这一内容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但由于该图存在一些不足,《教师教学用书》的解释、说明也不够充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作用。所以,很有必要做几点补充,以供广大教师参考。

  一、插图中没有齐国刀币

  该图有三枚刀币,分上中下排列,最上者为尖首刀,根据币上文字和出土地点,学者们断定它是春秋时期燕国铸造的货币;中者称圆首刀,也叫直刀,是战国时期赵国货币的一种;下者俗称燕明刀,因其面上有一“”字而得名。这个字在各种直刀上的写法不一,变化很大,学者们一般把它释为“明”字,也有人认为它是“易”字或“召”字等。虽然这究竟是个什么字还有争议,但它是燕国铸币却是公认的。

  齐国的刀币俗称大刀,主要特点是刀形较大,制作精美,并且币面有三至六个文字,背面上端有三道横线,按币面文字的多少,习惯上分别称之为三字刀、四字刀、五字刀和六字刀(参见图一)。

  图一齐国六字刀币

  课本中的插图没有刀币的重要种类--齐国刀币,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

  二、插图中的货币并不都是战国时期的货币

  前文已述尖首刀是春秋时期燕国货币,此外,该图四枚布币左数第一个属平肩弓足(也称弧足)空首布,也是典型的春秋时期的货币。春秋时期的货币在战国时期仍可流通,也应该选入插图中,但需要作一定的说明,否则,容易造成误会。插图中其他三枚布币从左往右依次是圆足平首布、方足平首布和尖足平首布,都是战国时期的货币。除图中所选的以外,典型的战国时期的布币还有韩国的方足布(参见图二)和魏国的方足布(参见图三)等。

  图二

  韩国高足方足布图三

  魏国安邑一方足布

  三、插图中圜钱的种类欠缺

  书中插图只有秦国的半两一种圜钱,这是很不全面的。其实圜钱有许多种,秦半两只是其中之一,韩、赵、魏等国也都铸造和通行圜钱(参见图四、图五)。圜钱是战国时期我国四大货币体系之一,学者们推断它是由纺轮发展来的。秦的半两钱和其他国的圜钱虽然相似,但也有很大的区别。第一,从形状上看,秦的半两钱是圆形方孔,而其他圜钱则呈圆形圆孔;第二,从币面文字上看,秦的半两钱只记货币自身的重“半两”二字,而其他圜钱一般都记铸造地点,有的圜钱除记铸地外,也记重量,但其重量单位却不是“两”。

  图四

  魏国的“垣”字圜钱图五

  赵国的“蔺”字圜钱

  由上述可见,课本中的插图应该把圜钱完整地选入其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现出战国时我国货币的全貌,才能使学生清楚地看到与认识秦统一货币的作用和意义。

  四、各国货币的多样性

  战国时期,各国货币几乎没有单一的,一般都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货币同时流通,如燕国既有燕明刀,又通行方足布,秦铸半两钱,也造其他货币。这种一国货币多样性的原因很多,它使货币制度更加混乱,严重阻碍了经济的交流与发展,课本对此也应加以适当地说明。不然,人们往往会认为一国只有一种货币。

  秦始皇吞并六国后,把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虽有诸多原因,但易于铸造和携带无疑是两个重要因素。

  (吉林省吉林师范学院历史系陈淘然)

  二十二、“名马特产”有歧义

  课本第72页:“朝鲜的名马特产”,如此表述可有三种理解:“名马”这一“特产”,“名马”、“特产”,“名马”等“特产”。

  (山东省蒙阴一中宋炳福)

  二十三、China是“中国”的音译吗?

  课本第73页:“至今,不少国家把中国称为China,即为秦的译音,或把中国人称为‘汉人’,把中国学称为‘汉学’,都说明秦汉文明对世界影响之深。”

  “China”到底何所指,至今无定论,课本此处用非常肯定的词“即为”显然不妥。

  (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张凌琬)

  二十四、少“年”

  课本第77页:“221,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此处“221”后漏一“年”字,并且魏、吴都标国号,只有蜀未标,应改为: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

  (山东省蒙阴一中宋炳福)

  二十五、唐突的“建邺”

  课本第80页注释①:“建康,313年建邺改称建康。“这里的地名“建康”、“建邺”毫无疑问指的是今天的南京,但“建邺”的写法却使学生迷惑不解。课本在讲三国建立时写道:“公元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那么这里的“建业”何时变成了“建邺”?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方知公元313年为避西晋愍帝司马邺讳,改建业为建康。原来课本注释中建邺的写法是一个错误。

  (陕西省商南县赵川中学杨联合)

  二十六、五处矛盾与失误

  课本第10章第3节《东晋十六国》内容不足5页,其明显矛盾和失误之处就有5处。

  其一,第80页:“东晋偏安东南一隅,一直统治到420年。”“与此同时,北方各族统治者,在130多年时间里,先后建立了许多国家,历史上把

北方主要的15个国家,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紧接着却叙述道:“西晋灭亡之后,北方的十六国和南方的东晋,处在对峙状态中。”这里明显存在失误,成汉在“西南”是事实(其统治范围在今西南地区的四川东部、云南和贵州的一部分),却把它归入了“北方”,西南显然不在北方;而“东晋偏安东南一隅”却变成了“南方的东晋”。据地理位置而言,东晋的统治范围绝大部分在长江以南地区,十六国都在东晋北面。较为恰当的表述应分别是:“东晋偏安江南地区,一直统治到420年”和在“西晋灭亡以后,北方的十六国和南方的东晋处在对峙之中”后加注:“据地理位置而言,十六国都在东晋的北面。”

  其二,在第80页,《十六国表》上,也有一处错误:氐族建立的国家有“前秦、后凉、成汉”。而事实上“成汉”是由巴氐族建立的,历史上氐族与巴氐族是两个不同的民族。《辞海》这样叙述氐族:“氐,古族名。殷周至南北朝分布在今陕西、甘肃、四川等省,从事畜牧业和农业。魏晋时,大量接受汉族文化和生产技术,说汉语,穿汉服,习农耕,从汉姓。西晋年间,仇池、前秦、后凉等为氐人所建。”《辞海》对巴氐族则是这样叙述的:“巴氐,古族名。东汉末,自巴西宕渠迁汉中杨东板,号为杨东巴。魏武帝时又迁略阳北(今甘肃秦安东南),称巴氐。晋初灾荒,在巴人李氏的领导下,大量流入四川,建立成汉,为十六国之一。成汉盛时,辖今四川全境及云南、贵州北部。巴氐和当地各族人民兴修水利及从事其他建设,对西南地区的开发作出了一定贡献。”从以上两词条可以看出,《辞海》上并没有把“氐”条与“巴氐”联系在一起,也没有在“氐”中叙述到氐族建立了成汉。

  同时,《辞海》上对“前秦”的叙述是:“十六国之一。公元350年氐族贵族苻洪称三秦王;352年子健称帝,建都长安,称前秦。”《辞海》对“后凉”的叙述是:“十六国之一。淝水之战后,氐族吕光于公元386年据凉州,称酒泉公,国号凉,建都姑臧。史称后凉。”而《辞海》对“成汉”的叙述是:“十六国之一。公元301年巴氐族首领李特在蜀地领导

  西北流民起义,304年其子李雄称成都王,二年后称帝,国号成,都成都。338年李寿(雄侄)改国号为汉。”从以上三词条也可看出,“前秦、后凉”与“成汉”的建立民族分别为“氐族”和“巴氐族”。

  其实,巴氐族,即为古时宗贝人,秦汉间今四川、湖南一带的一少数民族,因这一部分民族交纳的赋税名称为“宗贝”,交的钱币叫“宗贝钱”,交的布匹叫“宗贝布”而得名。东汉时又称“板木盾蛮”。东汉末从巴西宕渠迁汉中杨东板称“杨东巴”。魏武帝时由于讨伐张鲁,把汉中的宗贝人迁到天水、略阳等地;而原被迁徙到这一带的氐人则迁到关中,故宗贝人又被称为巴氐

  。因此课本应把“前秦、后凉”与“成汉”分别列栏表述为“氐建前秦、后凉;巴氐建成汉”。

  其三,在第83页,《三国兴亡表》对“吴”的表述是:建国年代为“222”,建国皇帝是“孙权”。这里的不确之处在于:222年孙权建国时并未称帝。第77页正是这样叙述的:“222年,孙权也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注释为:“229年,孙权称帝”。因此,“建国皇帝”应改为“建国君主”。

  其四,在第84页,《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比较》表的“兵力对比”栏有两处与前面矛盾之处。一是官渡之战表述为“很少-10万”,而第75页(第一节)却这样表述:“200年,曹操以少量兵力同袁绍的10多万大军在官渡进行决战。”二是赤壁之战表述为“20万-5万”,而在第75~76页(第一节)是这样表述的:“一开始,曹操……收编荆州的水军,拥有兵力20多万人。……这样,孙刘联军不足5万人在赤壁一带与曹操大军夹江布阵对峙。”同时在第83页(第三节)对淝水之战的叙述是:“前秦有兵力80多万,东晋只有兵力8万。”这与表上的表述是一致的。这样,同是“……多万”在同一表上却出现不同的标准。如果编者是因为前两者“多”得不多而省去“多”的话,那么官渡之战时曹操兵力只有1、2万也该省去不计了,这显然不能按数学上的“四舍五入”原则来衡量。所以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兵力对比在表上的正确表述应分别是“很少-10多万”、“20多万-近5万”或“20多万-不足5万”。

  (四川省资阳市伍隍中学黄利军)

  二十七、“形成”说失诸简单

  课本第84页:“孙刘联军胜,形成三国鼎立局面。”表述不准确。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胜,只是为日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奠定基础,220~222年魏蜀吴三国先后建立,才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课本第77页有明确表述。另据《小学历史教师手册》第61页“赤壁之战”条:“……基本形成了日后三国鼎立的局面。”

  (宁夏固原县什字中学樊)

  二十八、“隋唐”与“隋朝”

  课本第89页:“为以后隋唐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应改“隋唐”为“隋朝”。课本第99页:“589年,隋灭陈,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了全国。”不是“隋唐”统一中国。

  (宁夏固原县什字中学樊)

  二十九、“带”应为“戴”

  课本第94页方框中陶潜诗“带月荷锄归”一句,“带”为“戴”之误。

  (山东省蒙阴一中宋炳福)

  三十、“中国”与“中原”

  课本第95页:“佛教起源于印度,西汉末年传入中国。”第69页又写道:“佛教是起源于古印度的宗教,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书中显然混淆了“中国”和“中原”两个概念。因为,西汉时,佛教先传入西域,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使臣伊存到长安,“口授浮屠经”,佛教才传入中原地区。

  (陕西省商州市大荆中学周永献)

  三十一、“古”印度

  课本第95页:“佛教起源于印度,西汉末年传入中国。”表述与课本第69页“佛教是起源于古印度的宗教,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表述有出入。“印度”和“古印度”不是同一概念。古印度是历史地理名词,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等国。佛教诞生于“古印度”(今尼泊尔)而不是“印度”。张骞通西域前,西域某些国家已经信奉佛教。可见,佛教传入西域是在西汉前期;传入内地是在西汉末年。课本第69页的表述更为严谨。

  (宁夏固原县什字中学樊)

  三十二、浅谈隋朝的灭亡

  课本第99页:“隋炀帝杨广统治残暴,终于导致了隋末农民大起义,起义推翻了隋朝的残暴统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隋的统治是被农民起义推翻了的。有些课外相关资料用此观点,但在课本第101页,又是这样叙述的:“611年,山东长白山农民首先起义,各地纷纷响应。起义逐渐汇合成几个强大集团,最主要的是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瓦岗军在河南瓦岗起义,攻占隋朝大粮仓兴洛仓,把粮食发给农民。隋政权摇摇欲坠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政权覆灭了。”紧接着,到了第102页,课本上又是这样讲的:“隋末农民起义蓬勃发展时,隋朝太原留守李渊乘机起兵,攻占长安。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隋末农民起义仅仅是打击了隋朝的统治,使其政权摇摇欲坠。而真正让隋政权灭亡的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所致。太原留守李渊乘机起兵,攻占长安,建立唐朝,这应属于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而不应视为农民起义,但课本在叙述李渊起兵时,也仅仅用“起兵”而不用“起义”,可见课本也未把李渊起兵算在农民起义之中。而真正导致隋朝灭亡的最后因素是: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所杀,这也属于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斗争,而不是起义。因此,课本上前后叙述矛盾,让人莫知所从,给中学历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事实上,隋末农民起义也没有完成推翻隋朝的大业。当时几支大的农民起义军,并没有联合起来,形成统一的力量。反而在反对隋的斗争中,还互相攻杀,就连当时比较强大的一支农民起义军瓦岗军,也因内哄而使战斗力削弱。因此,只能说隋末农民起义打击了隋的统治,加速了隋的灭亡,并导致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最后使隋朝遭到了灭亡的恶运,而不应把隋的灭亡说成是被农民起义所推翻。

  (四川省南充市第五中学杨红松)

  三十三、不足为据

  课本第100页:隋朝“手工业有新的发展,造船技术达到很高水平,能造起五层楼的宏伟战舰。”用“五层楼的宏伟战舰”来说明“手工业有新的发展”不足为据。因为,在三吴时,早已出现了“长二十余丈,高出水面二、三丈,上下五层,……远望犹如楼阁”的大海船。

  (陕西省商州市大荆中学周永献)

  三十四、尚书无“省”?

  课本第104页:“尚书掌管行政,下设六部。”明显漏掉“省”字,应为“尚书省掌管行政”。

  (宁夏固原县什字中学樊)

  三十五、唐朝“全盛”实有深因

  课本第105页:“他任用了有才干的姚崇、宋王景做宰相,形成了唐朝全盛时期。”表述容易使人误认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形成只是因为唐玄宗任用了姚崇、宋王景为相,忽视了开元盛世形成的历史原因。

  (宁夏固原县什字中学樊)

  三十六、重出课本第106页《唐朝手工业分布图》,“益州”下又标“成都”,而对其他城市却未这样处理;且图下又有“益州今四川成都”字样,故应将图中“成都”去掉。

  (山东省蒙阴一中宋炳福)

  三十七、“国”改“地”则文从字顺

  课本第107页“有来自各国的少数民族和亚洲各国人”,不符合语法规范,是病句。“各国”包括“亚洲”各国,“各国人”包括各国的“少数民族”。如将“国”改为“地”,则文从字顺。

  (宁夏固原县什字中学樊)

  三十八、族名与人名

  课本第109页:“南诏为彝族和白族的祖先,曾接受唐玄宗云南王的封号。”接受封号的不可能是南诏,而应是某一人物即皮罗阁,应将“曾接受”前加“其首领”一类的话。

  (山东省蒙阴一中宋炳福)

  三十九、是“人”还是“户”?

  课本第112页:“渤海境内有10万多人户。”“人户”是“人”还是“户”?

  (山东省蒙阴一中宋炳福)

  四十、逗号多余

  课本第113页:“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唐中宗”后面的逗号多余。

  (宁夏固原县什字中学樊)




 相关链接
《教学参考》:求真求实非炒作(2000/10/31/ 13:02)
人教社:小错难免莫要炒作(2000/10/31/ 13:01)
教材编写体制有严重问题(2000/10/31/ 12:05)
教材出一点错都是大问题(2000/10/31/ 12:04)
中学历史教材的是是非非专题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纪念抗美援朝战争专题
新浪招聘网站
亚洲杯足球赛专题
网上购买大幅奥运精彩图片
以色列袭击巴勒斯坦专题
支持奥运,网上签名!
《音像世界》第10期
最新聊天室:E网情深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