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新浪寻宝大行动,奖品多多,快来加入!! |
|
|
四十一、南斯拉夫为何不在社会主义阵营之中? 课本第75页《1949年的社会主义国家》图列出13个社会主义国家,其中有南斯拉夫。在这幅图上方正文中,课本说至1949年,以苏联为首的12个国家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其中没有南斯拉夫。南斯拉夫既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何不在社会主义阵营之内?按说课本应该在此给予解释。然则不知是何缘故,课本此处未置一词,直到第97页才在小字及小注中涉及这个问题。至于具体情形,则语焉不详,给教师讲授和学生理解造成困难。为此我查阅了有关资料,把南斯拉夫不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原因略述于后,以供师生参考。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共产党(布)和南斯拉夫共产党之间就有摩擦,战后分歧就更大了。苏联派到南斯拉夫工作的专家借工作之便搞间谍特务活动,南斯拉夫表示坚决不允许,向苏联提出抗议。苏联企图通过联合股份公司把南斯拉夫的工业和一切经济部门全部操纵起来,变南斯拉夫为苏联的原料供应地,例如要求南斯拉夫的所有石油产品都要按苏联要求运到苏联去,还要求股份公司不受南斯拉夫法律的约束,使苏联在一切股份公司中享有垄断权和“治外法权”,这自然是南斯拉夫所不能容忍的。此外,苏联还就南斯拉夫外交活动问题、南共党内生活民主问题以及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横加干涉,无端指责。凡此种种,使得苏南关系日趋恶化,最终分道扬镳。 1947年夏,苏共中央写信给波兰工人党第一书记哥穆尔卡,要波兰工人党发起召开欧洲一些党的会议,讨论加强各党之间的联系问题。1947年9月22日至27日,在波兰举行了欧洲九国共产党会议。这九国是:苏联、南斯拉夫、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法国和意大利。经过讨论,会议决定成立由九国共产党组成的情报局。情报局成立后不久,苏联同其他党的关系不是更加紧密融洽,反而显露出紧张的局面,尤其是苏南两党关系更加恶化。1948年2月,苏联对外贸易部通知南斯拉夫政府不要派签订贸易协定代表团去苏联,3月18日苏联通知南斯拉夫政府撤回苏驻南军事人员,第二天宣布撤走一切文职专家。3月20日,铁托致函苏联政府,对苏联突然撤走军事和文职专家一事表示震惊,要求苏联公开告诉他们问题的症结所在,以便消除两国之间的不正常状态。3月27日,苏联政府发出由莫洛托夫和斯大林签名的复函,对苏联专家不能在南斯拉夫工作的原因、南共产党的不正常状况等问题提出谴责。4月13日,南共以铁托、卡德尔名义写了回信,就苏共3月27日信中的谴责进行了反驳。9月28日,苏联召集情报局各成员国在布加勒斯特举行会议,通过了《关于南斯拉夫共产党状况的决议》。决议在列举南共所谓的问题后说:根据南共领导人与马列主义不相容的反党反苏观点,南共领导人已将自己置于各个共产党的对立面,走上了脱离反对帝国主义的社会主义的统一战线的道路,走上了背叛工人阶级国际团结事业的道路,从而将自己置于情报局之外。1949年11月,苏共又操纵情报局作出南共是刽子手和特务当权的决议,声称南斯拉夫政府已完全依附于帝国主义集团,成为英美帝国主义的雇佣军,铁托也成了帝国主义的一名间谍,云云。 以上就是苏联把南斯拉夫开除出社会主义阵营的大致情况。顺便说点题外话:一是课本日后修订时,建议编者把第97页的小字及小注内容前移到第75页,以使知识分布更合理,知识体系更完整,增强课本编写的科学性、逻辑性;二是在课本未作修订之前,教师不妨当一回搬运工,对课本分布不尽合理的内容重新加以整合。不知同仁以为然否?(山东省金乡一中王峰) 四十二、《1949年的社会主义国家》图值得商榷课本第75页《1949年的社会主义国家》图画出了苏联、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中国、蒙古、朝鲜、越南等13个社会主义国家。 可是,“1949年”除苏联外,当时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实际情况并非一律。 1955年9月,苏联同民主德国签订条约,宣布取消管制委员会,民主德国成为一个主权国家,走上了发展社会主义道路,1960年宣布全国实现农业合作化。 新中国成立后,到1956年底才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1957年底全国有99%以上的牧户参加了合作社,农村中社会主义改造宣告完成,这时社会主义公有制才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 上述事实说明:民主德国、中国和蒙古走上发展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成为社会主义国家都不是1949年,而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初。 依我个人之见,图中13国,除苏联外,其余12国,不一定都是1949年的社会主义国家。图下★处标明的问题不太确切,我建议改为“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新疆农十师北屯中学张升俊) 四十三、可不要“柏林墙”插图课本第79页注释“参见彩图23”。彩图为“柏林的象征--勃兰登堡门”。因而,本页的插图“柏林墙”就没有什么参照价值,显得多余了。(河南省新乡市第三中学张金勇) 四十四、蛇足“非洲” 课本第81页《亚洲的民族独立运动》一目中的“战后初期,亚洲、非洲出现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非洲”二字显然多余。(山东省招远市第一中学赵志波)(山东省招远市第三中学于忠元)(河南省新乡市第三中学张金勇) 四十五、少“国”字课本第81页有“以色列建立”,而我们知道,“建立”的是以色列“国”。(云南省宣威市第五中学王才清) 四十六、应加一个“约” 课本第82页:“印巴的独立标志着英国长达190年的殖民统治结束。”其中“190年”这个数字不确切,分析如下。 自1526年始,莫卧儿王朝开始统治印度。18世纪莫卧儿帝国逐渐衰落,陷入四分五裂。德里的莫卧儿皇帝先后成为入侵的波斯人、阿富汗人等的傀儡,莫卧儿王朝名存实亡。 1764年,莫卧儿皇帝向英国东印度公司投降,成为英殖民者的附庸,英国开始了东印度公司殖民印度的历程。在印度民族大起义中,英国政府为了尽快镇压起义,稳定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于1858年8月英议会通过《改善印度管理法》,取消了徒具形式的东印度公司,并于1858年由英国女王直接管理印度,莫卧儿王朝才正式终结,英国也最终将印度沦为殖民地。 在1947年,由于印度人民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新高潮,英国政府不得不改变殖民政策,采用“分而治之”的方针,公布了“印度独立方案”。同年秋天,印度、巴基斯坦分别独立。这样英国对印度统治的历史宣告结束。 综上所述,英国对印度殖民统治时间应为1764~1947年,总计为183年,按课本中讲法,应为“约190年”,而非“190年”。(山东省新汶矿业集团三中刘新军) 四十七、北非独立国家的“先后” 课本第85页在论述战后北非的民族解放运动时指出:“苏丹、突尼斯、摩洛哥和利比亚在50年代先后取得独立。”如果课本只是说这些国家在50年代取得独立,倒也无可非议,但是这里强调的是“先后”独立,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它们独立的时间。查一查相关的资料,我们就会知道这些国家独立的准确时间是:利比亚,1951年独立;苏丹,1956年1月独立;摩洛哥,1956年3月2日独立;突尼斯,1956年3月20日独立(据《辞海》)。因而,这几个国家独立的先后顺序应是:利比亚-苏丹-摩洛哥-突尼斯。(河南省舞阳县第二高级中学张国甫)(山东省招远市第一中学赵志波)(山东省招远市第三中学于忠元) 四十八、“主体”之外? 课本第88页:“以广大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第三世界力量不断壮大。”“主体”一词合适吗?“主体”之外尚有来自何方的力量属于第三世界的力量?据课本第107页的注释得知:“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它是指摆脱了帝国主义压迫或殖民统治、获得独立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广大发展中国家。”准此,这句话可以改为“广大的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力量不断壮大”,或“第三世界的力量不断壮大”。(江苏省铜山郑集中学彭修建) 四十九、关于南斯拉夫的两个问题 课本第96~97页:对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改革是这样评价的:南斯拉夫“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束缚,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即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但是,自治体制也带来一定的问题,如削弱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出现了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民族问题也逐渐尖锐起来”。 另外在课本第117页即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杂志记者的一段话也值得思考:“这些事情(指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 通过对这两段文字的思考,我们有必要弄清两个问题。1摆脱苏联的模式和找到适合本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不是一回事。南斯拉夫的自治制度虽然是对摆脱苏联模式的探索,对南斯拉夫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问题也非常严重,如分散主义、自由主义和民族问题,使得地方和中央的离心力愈来愈强,民族之间矛盾纷争,不断冲突,南斯拉夫的解体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些因素发展的结果。因此,摆脱苏联的模式和找到适合本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两回事。2判断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符合自己国情的标准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就是各种问题处理得较好,能够促进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并且增长速度比较快。因为经济问题是一切问题的关键,它是引起民族危机、政治危机的决定因素。南斯拉夫的解体充分证明了南斯拉夫的经济并没有得到持续高速发展,自治制度并不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相反,它的解体则给我们以深刻的教训,即社会主义建设要正确处理民族问题,要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要确保国民经济持续稳定与高速发展。(河南省舞阳县第二高级中学张国甫) 五十、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课本第94页:“1973年底,中东国家在同西方国家的斗争中,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引发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事实上资本主义世界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发生在1990年至1992年间。(云南省宣威市第五中学王才清) 五十一、是“滞胀”还是“增长”? 课本第95页:“70年代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束了稳定发展时期,进入了‘滞胀’阶段。”实际上滞胀是在70年代初已开始出现,而非70年代后期;并且,80、90年代的西方世界恰恰不是滞胀,而是处于稳定增长时期。(云南省宣威市第五中学王才清) 五十二、美国的“认识” 课本第102~103页:“在中美发表的上海公报中,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其实,中美上海公报中只有“美国认识到”而没有“美国承认”的措辞。(云南省宣威市第五中学王才清) 五十三、新独立国家有37个 课本第104页:“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非洲大陆诞生了32个新独立国家。”事实上,当时的新独立国家数目应为苏丹、摩洛哥、突尼斯、加纳、几内亚、赤道几内亚、喀麦隆、多哥、马达加斯加、贝宁、扎伊尔、索马里、尼日尔、乍得、中非、科特迪瓦、布基纳法索、刚果、冈比亚、加蓬、塞内加尔、马里、尼日利亚、毛里塔里亚、毛利求斯、斯威士兰、塞拉利昂、阿尔及利亚、卢旺达、布隆迪、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马拉维、赞比亚、博茨瓦纳、莱索托等37国。(云南省宣威市第五中学王才清) 五十四、关于《非洲国家独立形势图》 课本第105页《非洲国家独立形势图》中南非不应标为60年代独立。南非独立应与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一样,是在1931年英国颁布《威斯敏斯特法》时独立,若以其脱离英联邦为独立标志,那么至今尚未脱离英联邦的加、澳、新等国岂不也不能算已经获得了独立?(北京市第十八中学王长兴) 五十五、南非在1931年就获得了独立 课本第105页《非洲国家独立形势图》中标注南非独立的时间为1960~1969年之间,其实按《威斯敏斯特法》,南非在1931年就获得了独立。这正如印巴分治时的情况一样,即宗主国在各殖民地宣誓效忠英王的前提下,实现同英国的地位平等。另一个失误是该图并没有列出全部独立的国家。(云南省宣威市第五中学王才清) 五十六、毛泽东把东欧划入第二世界还是第三世界? 课本第107页注释:“1974年,毛泽东提出美苏属于第一世界,西欧、加拿大和日本属于第二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都属于第三世界。”同样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课本《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143页注释则指出:“毛泽东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逐渐形成了三个世界划分的估计。三个世界,即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美苏以外的西方发达国家和东欧国家是第二世界,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广大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在这里,东欧是第二世界。毛泽东对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事实上只有也只能有一种观点。那么,毛泽东把东欧划入第二世界还是第三世界? 《毛泽东选集》没有70年代的内容,只能找相关历史专著。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靳德行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474页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中这样写道:“1974年2月22日,毛泽东在会见来华访问的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此书引用了毛泽东的原话,指出整个欧洲,东欧当然在内,是第二世界。 更具权威的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第465页写道:“七十年代前期,毛泽东对国际形势逐渐形成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估计。他认为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属于第一世界,苏美以外的西方发达国家和东欧国家属于第二世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广大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胡绳同样认为毛泽东把东欧划入了第二世界。从出版时间上看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也早于我们的高中课本。 由此可见,课本中的观点必须更正,也可使之与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中的观点相一致。(江苏省常熟中学沈素英金利刚) 五十七、新加坡的“现代化”实现及其他 课本第110页:新加坡“70年代,它们的经济出现了高速度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一跃而实现了工业化”。同页又说:1965年独立后,“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新加坡终于成为一个工业发达、贸易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工业国家”。两处对时间的描述自相矛盾。 同页的“1990年新加坡、韩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表中“新加坡11966,韩国5569”。据1992年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应为新加坡11160美元,韩国5400美元。(云南省宣威市第五中学王才清) 五十八、《苏联东欧剧变与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失误种种 课本第115页《苏联东欧剧变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一章的内容在许多方面存在费解的问题,这给师生阅读带来不少障碍,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现指出其中几处存在失误的内容,以商榷于同仁。 第一,对东欧剧变原因的分析含混交叉,不利于学生从条理上把握其脉络。课本第117页对东欧剧变的四条原因的分析是:(1)历史原因。东欧各国共产党执政……。 (2)内部原因。在经济上……脱离了群众。 (3)苏联因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蜕变。 (4)西方因素。西方国家……“和平演变”。 课本的本意是想将东欧剧变的原因分析得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殊不知,第(1)(2)(3)原因相互之间是交叉的。首先,历史原因与内部原因是交叉的。历史原因决定内部原因,内部原因是历史原因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次,历史原因与苏联因素也相重合交叉,只把戈尔巴乔夫的内外政策看成是东欧剧变的苏联因素,那么“东欧各国共产党执政后,都照搬苏联模式,……苏联强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就更应看作苏联因素。因此,笔者认为,对东欧剧变的原因的分析不应从历史原因、内部原因、苏联因素、西方因素四方面去划分,而应从两方面去分析:一是内在原因,即课本分析的原因“(1)”和“(2)”。 二是外部原因,即课本分析的原因“(3)”和“(4)”。 课本第120页对苏联解体的原因的分析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如果用主要原因代替历史原因,用直接原因代替内部原因,可能要恰当些。这里不再赘述。 第二,对不同点的比较既存在知识性失误,也存在逻辑问题。课本第123页第一自然段中比较“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两极格局瓦解后国际格局出现的变化,同20世纪上半期两次大的国际格局的变动”的不同点:“其一,它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 这个不同点是客观的,正确的。 “其二,这种格局的变动,不是通过将战胜国的意志强加给战败国,导致各国国际地位变化的。” 这个结论就存在问题,既然没有发生世界大战,那么何以会出现战胜国与战败国?准确地说,这次国际格局的变化,是在苏美力量消长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出现的,这个不同点与第一个不同点是一脉相承的。 “其三,新的国际格局的确立,要通过各国之间的斗争和妥协来实现,这取决于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 把该结论作为这次国际格局变动与前两次国际格局变动的不同点无疑是错误的。因为这是历次国际格局变动的相同特征,凡尔赛体系是建立在英法的实力基础之上的,华盛顿体系是建立在美国的实力基础上的,主要是美日斗争和妥协的产物;雅尔塔体系同样是建立在苏美实力基础上的,体现了美苏之间的斗争和妥协。因此,这个“不同点”实质上是一个“相同点”。 第三,课本的编排结构不够科学。课本第123页第一自然段的内容主要是两极格局瓦解后国际格局出现的新变化与前两次国际格局变化的不同,此内容不宜放在子目《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之中,而应作为前一子目《两极格局结束对世界的影响》中的内容。如果按照课本的编写结构,就会给师生以这种印象:先产生多极化的趋势,后出现两极格局的瓦解。这就正好颠倒了时空顺序,给读者产生错觉。(湖北省京山县第四高级中学代志丰) 五十九、明斯克协议签署的地点不是“明斯克” 课本第119页:“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在明斯克签署协定,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其实,该协定并非在明斯克签署,而是在白俄罗斯的另一个城市--布列斯特。 在布列斯特市的北郊,沿白俄罗斯同波兰边界有一片森林,赫鲁晓夫曾经常在此打猎,并建立了精美的“狩猎小屋”。这里偏僻、质朴、舒适,是会谈的理想地点。1991年12月7日,三国领导人直接来此会晤,而事先宣布的地点是在白俄罗斯的首都明斯克,会议也未邀请任何新闻记者。 为什么三国领导人如此秘密地召开会议呢?“八一九”事件后,原定于8月20日诞生的新联盟被事变打消,随着苏联共产党的解散,政局更加动荡,各加盟共和国掀起了一股新的独立浪潮,他们要求修改“八一九”事变前的联盟条约,进一步扩大共和国的自主权。1991年9月6日,戈尔巴乔夫被迫宣布承认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独立,同时试图将其他共和国组成一个松散的联邦。11月26日,苏联公布了新的主权国家联盟条约草案,规定主权国家联盟是“邦联”。这一计划由于乌克兰的抵制而搁浅,12月1日,乌克兰举行全民投票,99.85%的人赞成独立。12月3日,叶利钦宣布承认乌克兰独立。三个斯拉夫国家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逐渐走在了一起。12月5日,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了情绪紧张的会晤,戈要求叶在即将到来的明斯克会议上说服乌克兰参加联盟。可见,三国领导人撇开戈尔巴乔夫,把会址选在布列斯特,可以使会议不受打挠地秘密进行。此前,连记者们也不清楚会谈的意图,认为会谈的主要议题是协调经济政策,因为俄罗斯宣布将于12月16日放开许多商品零售价的一半,使白俄罗斯和乌克兰都遇到了很大麻烦。 这样,就在布列斯特市郊的“狩猎小屋”中,12月8日,三国领导人签署了震惊世界的《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议》,习惯上称明斯克协议。协议签订后,在叶利钦坚持下,首先向美国总统布什作了通报,同时向哈萨克总统通报了情况,然后才向戈尔巴乔夫通报情况。(山东省安丘市第五中学张吉刚孙安秀) 六十、重复 课本第119页注释②:“1993年12月,格鲁吉亚正式加入‘独联体’,成为它的第12个成员国。”与第120页插图《独立国家联合体》中的“1993年12月格鲁吉亚加入独联体”互相重复。(河南省新乡市第三中学张金勇) 六十一、苏联解体的原因 课本的分析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含混不清。第120页写道:“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起来许多问题和矛盾。”那么,到底存在哪些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它们又积累起来哪些问题和矛盾?这里没说,前面也没说清楚。再譬如:课本所说内部原因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那么,戈尔巴乔夫主要推行了哪些错误路线和政策?这些问题课本更没有说清楚。二是并没有揭示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那么,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课本第118页“苏联解体”这一目中指出:“在政治改革中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言外之意,戈尔巴乔夫“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导致苏联解体的罪魁祸首。诚然,“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在本质上就是要在苏联建立一个美国式的资本主义共和国。这与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完全相左的。但苏联解体的症结并不在这里,而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实践违背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更具体地说,就是违背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原理。 那么,苏联当时经济基础的主体是什么呢?就是以公有制为绝对主导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这套体制自30年代斯大林时代形成,以后又经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等几代领导人的修补,始终没有什么突破性的改变。这套经济体制的特点就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既然这样,当戈尔巴乔夫在1986年开始对这套已使苏联经济增长速度降低到“危机点”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时候,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之间有没有建立起内在的、密切的经济联系呢?有没有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经济共同体呢?没有,根本没有!如果说这15个加盟共和国作为统一国家苏联的组成部分,有什么经济联系的话,那么,这种联系也不是商品经济自然发展的产物,而完全是靠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用行政强制手段加以维系的结果。比如,阿塞拜疆的石油输入乌克兰,而乌克兰的煤、铁、粮食运往俄罗斯。所有这些物产的转移,都不是市场机制下的商品流通,而主要是中央的强制调配。 1986年2月25日至3月6日,苏共举行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大会决定对计划管理和整个经济体制实行根本改革。1987年6月,苏共中央通过了指导苏联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根本改革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这拉开了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变革为市场体制的序幕。然而,“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 1988年6月28日~7月1日,苏共举行第二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会议把经济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归结为政治体制起了阻碍作用,认为要扭转局面,就必须从经济体制改革转向全面的政治体制改革。从此,苏联的改革转入了以政治体制改革为主的阶段。会议通过了《关于苏联社会民主化和政治体制改革》、《关于公开性》等决议。1990年3月,苏联第三次非常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设立总统职位和苏联宪法修改补充法》,总统被赋予了广泛的权力,包括行政人事权、护法和监督权、统帅武装力量权、外交权等16项。大会选举戈尔巴乔夫为总统。这样,苏联国家权力中心从苏共中央政治局转移到总统手中。7月,苏共二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了多党制的具体内容:排除任何阶级和政党对权力的垄断;各政党和组织在宪法范围内自由竞争;实现直接的普遍选举,实行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大会通过了苏共的纲领性声明--《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正式把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作为苏共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 从以上叙述中,我们不难看出,戈尔巴乔夫为苏联构筑的政治体制基本上是美国式的政治体制模式。这样,存在了50多年的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模式,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以三权分立、多党制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大厦。那么,这座倏忽形成的上层建筑是否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做后盾呢?没有,根本没有!我们上面已经提到1986、1987年带根本性的经济体制改革才刚刚开始,苏联就于1988年转向了根本性的政治体制改革。旧的经济基础在迅速瓦解,然而,新的经济基础却远远没有建立起来。苏联各个加盟共和国之间远远没有一个自然的、密不可分的、成熟的统一市场。这样,当中央政府解除了对地方的强力控制之后,再加上复杂的民族成分和民族矛盾以及一些政治野心家的推波助澜,民族分离主义急剧膨胀也就在所难免,它就像决堤的黄河水一样无法阻挡。苏联别无选择,只有走向解体。 苏联解体已经快10年了,回想1992年12月25日的那个晚上,戈尔巴乔夫在宣布他的辞呈前3分钟,一边捆他的文件,一边低声说:“如果你必须走,你就得走。现在是时候了。”话中流露出了他的无可奈何。此后,当他凄然离开了克里姆林宫的时候,他会怎么想呢?人们会如何评价他呢?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苏联解体及戈尔巴乔夫会认识得更全面更深刻。(山东省北镇中学陶和明) 六十二、是“苏”军,还是“俄”军? 课本第121页《苏军撤出德国》插图下的“苏军”改为“俄军”,可能更确切些。 1989年东欧剧变的浪潮把德国统一问题提上日程,苏联对于德国统一的态度开始时反对,最后被迫承认现实。在1990年9月12日莫斯科召开的最后一次“2+4”会议上,苏联、法国、英国、美国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共同签署了《最后解决德国问题的国际条约》。条约中规定:苏联军队将于1994年撤离完毕,在过渡期间,德国东部(即原民主德国领土)只部署不隶属北约组织系统的防御部队,但西方三国的军队可应德国要求继续留驻柏林。从此,苏联驻德军队的撤出有了明确的日程表。然而,苏联于1991年12月解体,军队大部分由俄罗斯继承。课本中用这幅插图说明世界形势呈现缓和的一面,其前提是两极格局瓦解之后,也就是说是在苏联解体之后,因此,这里的“苏”军应为“俄”军。同时,《教学参考书》中也明确指出这幅图反映了1995年8月31日最后一批俄罗斯军队撤离德国的情景。 综上所述,《苏军撤出德国》插图下的“苏”军改为“俄”军更确切些。(浙江省义乌中学龚辉强) 六十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 课本第123页认为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了联合自强”而成立的组织。事实上该组织除东盟6国外,还有韩、日、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5个发达国家。(云南省宣威市第五中学王才清) 六十四、应统一用“国民素质” 课本第七章《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的提要部分与正文内容不统一。 第126页提要:“决定综合国力的根本因素是国民素质。”到了第133页正文中又表述为“决定综合国力的根本因素是民族素质”。其实,用“国民素质”更严密。(山东省招远市第一中学赵志波)(山东省招远市第三中学于忠元) 六十五、“等”当删 课本第141页:“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等作家,因创作‘魔幻现实主义’优秀文学作品,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为拉美文学赢得了世界声誉。”此处的“等”起码是两人,而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只有马尔克斯,所以这里的“等”是多余的。(湖北省安陆一中尹国涛)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