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新浪寻宝大行动,奖品多多,快来加入!! |
|
|
一、俄国处于什么水平? 课本第1页:“20世纪初,俄国的工业生产已占世界第五位。”第2页又说“俄国在十月革命前只是一个资本主义中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云南省宣威市第五中学王才清) 二、少了书名号课本第4页的“布列斯特和约”宜加上书名号,即改为:《布列斯特和约》。(江苏省铜山郑集中学彭松建) 三、《布列斯特和约》的签约国 课本第4页:“1918年春同德国政府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得到了喘息的机会。”《教学参考书》所提供的说明为“1918年3月3日,苏俄同德奥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而当时的实际情况是,与苏俄签约的还有土耳其、保加利亚。亦即给予苏俄“喘息机会”的不仅仅只是德国。(云南省宣威市第五中学王才清) 四、俄国“退出”战争是哪一年? 课本上册第139页有这样一句话:“1917年……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下册第4页又是这样讲的:“苏维埃政府深切了解俄国人民要求和平的迫切愿望,于1918年春同德国政府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两段话都提及俄国退出战争,但时间却不一样。前者是1917年,后者是1918年春。许多学生提出疑问:“俄国退出大战到底是哪一年?”笔者就此翻阅了有关资料整理如下: 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第二天(11月8日),在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和平法令》,外交人民委员部向各交战国政府发出照会,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进行和平谈判,签订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结束帝国主义战争,表达了苏维埃政府要结束同德奥集团的交战状态和退出帝国主义战争的意愿。但并不能因此断定1917年苏俄退出了一战。原因有二: (1)战争状态仍然存在。尽管德奥等同盟国集团为了避免继续在两翼作战,同意和平谈判,但仍占领着俄西北部大片土地,军队也未撤出;而苏俄当时的旧军队虽然不堪一击,但并未号令要解散军队,并随后组建了红军。这说明双方仍处于临战状态,苏维埃政权仍处于战争威胁之下。 (2)双方政府都未放弃战争。从苏俄一方讲,以左派“共产主义者”为代表的一部分党内外干部和群众,反对缔结屈辱的割地赔款和约,主张进行战争直至最后一刻,这部分人在党内占多数。而列宁等主张接受德国媾和条件,退出战争的一派占少数。因此表决结果是继续战争。此状态一直拖到1918年2月23日。从德国一方讲,苏俄拖延并拒绝签订和约的态度使德国遂出动30个师发动进攻,占领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乌克兰的大片土地,并抢占了纳尔瓦和普斯科夫,直接威胁彼得格勒的安全,并借机提出更加苛刻的条件。这足以说明,东线的战争仍然存在。不管苏俄愿不愿意卷入战争,德奥等同盟国可是从未放弃战争。 因此,只有当1918年3月3日苏俄与德奥土保签订《布列斯特和约》,规定双方立即停战,结束战争状态,双方约定解散或撤出军队,才是苏俄退出一战的时间。 课本的表述有欠恰当,应把上册课本第139页的那句话改为“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后不久,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山东省牟平县第一中学孔庆萍) 五、“欧洲”?“革命”? 课本第6页:“出现了像美国钢铁工人大罢工、日本的抢米运动。”我认为这句话应删,因其与本节题目《战后欧洲革命运动的高涨》不符。它们超出了“欧洲”范围,也不能算是“革命”运动。(河南省新乡市第三中学张金勇)(江苏省如皋中学范从华) 六、德国十一月革命“推翻”了什么政体? 课本第7页在叙述德国十一月革命意义时有这样一句话:“德国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如果我们抱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来分析这句话,就会发现它是错误的。其实德国“十一月革命”推翻的不是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二元制的君主立宪政体。 1871年德意志帝国统一后,制定了一部宪法。宪法规定德国为联邦制国家,并且确保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容克共同专政。虽然宪法规定帝国皇帝有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任免官吏、统率军队的权力,也不能因此而断定它就是君主专制政体。实际上,皇帝的权力还是受到宪法的制约的。例如1871年宪法就规定:①立法权属于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②皇帝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除非联邦的领土或其海岸已遭受攻击。因此1871~1918年德国政体是二元制君主立宪政体。这种政体的显著特点是君主任命内阁,内阁对君主负责,君主直接行使行政权。这种政体也是君主政体的一种,但它不是君主专制政体。 综上所述,只有把德国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改为“推翻了君主政体”才是符合历史的。(河南省舞阳县第二高级中学张国甫)(河南省新乡市第三中学张金勇) 七、德国十一月革命推翻的是否为君主? 课本第7页:“德国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课本并没有说德国1871年统一后采取何种政体,因此我们无法从课本中直接找出答案。查查相关资料特别是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我们就会知道,德国十一月革命推翻的是君主立宪政体而非君主专制政体。现将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的部分内容(引自刘宗绪主编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1987年10月第1版),摘抄如下: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这部宪法是1871年4月16日帝国制宪会议通过的,是德意志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重要标志。………(引语)2帝国立法权第五条: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 4主席职位 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王国,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除非联邦的领土或其海岸已遭受攻击……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在这里不管是1871年宪法的引语,或是1871年宪法的内容,我们从中都能看出,德意志帝国1871年以后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尽管皇帝拥有广泛的权力,但立法权属于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皇帝以帝国的名义对外宣战必须征得联邦议会的同意。这种状况和君主专制政体的根本精神是不符的。因此课本说“德国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是不确切的。(河南省舞阳县第二高级中学张国甫) 八、《色佛尔条约》与新议会非简单的前后因果关系 课本第12页:“1920年,土耳其素丹政府同帝国主义协约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色佛尔条约》,使土耳其沦为英、法、意的半殖民地。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土耳其人民在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爱国将领凯末尔的领导下,同素丹政府决裂,建立了新议会和临时政府。”这段文字给我们的印象是:上述两件事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具体来讲就是:因为《色佛尔条约》的签订引起了民族危机,所以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凯末尔领导人民建立了新议会和临时政府。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 凯末尔建立新议会和临时政府发生在1920年4月,比《色佛尔条约》的签订要早,此条约是1920年8月签订的。 而且,凯末尔挽救民族危亡的行动早在此条约签订之前就开始了。 1919年5月,凯末尔着手组织全民族的抵抗运动。7月和9月,先后两次召开保护权利协会代表大会,统一各地组织,成立了以凯末尔为主席的代表委员会。会后,将各地的农民游击队统一改编为国民军。1920年1月,在奥斯曼帝国议会上通过了凯末尔派提出的《国民公约》,成了土耳其的独立宣言。在奥斯曼国会被驱散之后,1920年4月,凯末尔在安卡拉召开大国民议会,并成立了临时政府。(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五中学徐丽萍) 九、《色佛尔条约》的签订及其他 课本第12页关于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的叙述,开头部分是这样写的:“1920年,土耳其素丹政府同帝国主义协约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色佛尔条约》,使土耳其沦为英、法、意的半殖民地。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土耳其人民在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爱国将领凯末尔的领导下,同素丹政府决裂,建立了新议会和临时政府。”按照这段叙述,《色佛尔条约》签订在前,凯末尔领导的新议会和临时政府成立在后,且《色佛尔条约》的签订,成了凯末尔领导下的土耳其人民同素丹政府公开决裂、成立新议会和临时政府的原因之一。 我在教学中发现这段叙述有误。事实应是:1920年4月23日,凯末尔在安卡拉召开大国民议会(即新议会),成立国民政府(即凯末尔政府,这个政府在1920年6月第一次得到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的承认)。1920年8月10日,协约国强迫素丹政府签订了《色佛尔条约》,土耳其沦为英、法、意的半殖民地。课本中的叙述颠倒了顺序,应作适当改动。 另外,凯末尔领导下的土耳其人民同素丹政府决裂的原因也不是《色佛尔条约》的签订,而是素丹政府已成为协约国破坏土耳其民族解放运动的工具。1918年10月30日,土耳其作为战败国被迫同英、法、意等协约国签订了《摩得洛斯停战协定》。协定规定:土耳其军队立即解散,开放黑海海峡,土耳其的铁路、交通、电讯部门由协约国军管,石油产地交协约国管理,协约国有权占领土耳其任何战略要地等。土耳其国家主权遭到严重破坏。1919年5月,希腊军队在英国指使下占领土耳其西部的伊兹密尔。土耳其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以凯末尔为首的民族资产阶级领导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民族解放运动:1919年7月和9月两次召开全国“护权协会”代表大会;组建国民军;迫使素丹政府于1920年1月召开奥斯曼帝国议会,并通过了《国民公约》,公约明确表示土耳其要为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而不懈斗争。公约通过后,协约国决定对土耳其进一步采取行动。英国派兵攻占伊斯坦布尔的国会大厦; 命令军队向安卡拉进攻;迫使素丹政府解散议会,逮捕议员。素丹政府完全成为协约国的工具。在这样的情况下,凯末尔才决定正式同素丹政府决裂。(贵州省赫章县野马川中学殷天淑) 十、“新经济政策”缘何被取消? 课本第15页评论新经济政策:“列宁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这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第16页:1927年后不久“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既然正确,何以取消?原因何在?(云南省宣威市第五中学王才清) 十一、“大清洗”的开始课本第18页:“1936年至1939年间,苏联进行了大清洗运动。”事实上,1934年12月1日基洛夫“遇刺”就标志着苏联大清洗运动的开始。(云南省宣威市第五中学王才清) 十二、“战败国”参加了巴黎和会? 课本第19页:“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与战败国媾和的会议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 笔者认为课本对“巴黎和会的召开”解释不妥。因为“一战”后参加巴黎和会的只有战胜国即协约国集团(不包括沙俄,因沙皇俄国已灭亡,被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取代),而战败国没有参加。其依据如下: 其一,按《世界近代现代史》旧课本下册第25页的说法:“1919年1月18日,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了缔结和约的会议。参加巴黎和会的国家有27个,苏维埃俄国和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等没有参加。”这说明苏俄和所有战败国都没有参加巴黎和会。 其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11月出版的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第106页中也指出:“……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意大利首相奥兰多,日本前首相、元老西园寺公望都亲率代表团出席和会,盛况可谓空前。但他们却把苏俄和战败国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和保加利亚排斥于和会之外。”这更足以说明战败国没有参加巴黎和会。 其三,巴黎和会上战胜国对战败国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凡尔赛和约》(对德)、《圣日耳曼条约》(对奥)、《纳伊条约》(对保)、《特里亚农条约》(对匈)和《色佛尔条约》(对土)都不是战败国心甘情愿签订的,而是被迫强加的。例如德国人就认为这是“强加的和约”。为此,各战败国国内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反抗斗争。突出表现在:1920~1923年的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和1919年的匈牙利无产阶级革命。这就更不能说明巴黎和会是战胜国与战败国媾和的会议。因为“媾和”一词含义中就包含有战胜国与战败国互相勾结、妥协的味道。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不过,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在巴黎和会上互相勾结、妥协,本身就是一种“媾和”、分赃! 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出,巴黎和会只是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的缔结和约的会议。笔者认为最好叙述为:“1919年1月18日,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媾和的会议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这样,就把巴黎和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参加者、性质一并介绍清楚了,让学生读了一目了然。(四川省宣汉县南坝中学熊琼) 十三、“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之“名”与“实” 课本第21页:“《凡尔赛和约》连同这些条约,构成了所谓的‘凡尔赛体系’。”第25页:“华盛顿会议……签订的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从这两段表述中不难看出,编者将“凡尔赛体系”与“华盛顿体系”表述成一系列条约构成的整体,而不是国际关系体系或格局。这种表述与课本第66页对“雅尔塔体系”的表述(“大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这就是雅尔塔体系”)明显不一致。这给学生理解这两个概念带来困难。《世界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版,王斯德主编)第74页这样表述:“这些条约(指协约国与奥、匈、土签订的和约)同凡尔赛和约、国际联盟盟约一起构成了一个互为联系的条约体系,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史称‘凡尔赛体系’。”该书第82页这样表述:“会议(指华盛顿会议)通过的《四国条约》、《五国海军协定》、《九国公约》以及中日关于山东问题的协定补充和修改了凡尔赛和约的条款,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史称‘华盛顿体系’。”如此表述才符合实际。(江苏省洪泽县第二中学李万龙) 十四、萨尔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课本第21页说:“凡尔赛和约规定:……萨尔煤矿区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但在课本第39~40页谈到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时,只说到政治、经济、军事、对外关系种种行为,没有说到萨尔区如何解决。有的同学问及此问题,我觉得有必要向学生介绍清楚。 萨尔区是德国的重要煤炭基地,位于德国西南部,与法国接壤,长期为德法两国争夺。一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领土受到了处置,在巴黎和会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作了上述规定。 1935年1月13日,在德国法西斯势力压力下,萨尔区举行公民投票,该区90%的投票人主张并入德国。国际联盟也承认既成事实并明文规定:自1935年1月起归并德国。 至此,萨尔问题最终得以解决。(山东省曹县第五中学李军) 十五、“俄国”应为“苏俄” 课本第22页《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领土的变化》图中的“俄国(1922年后为苏联)”应改为“苏俄(1922年后为苏联)”。(河南省新乡市第三中学张金勇) 十六、“第一经济强国”的出现 课本第23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经济实力膨胀,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事实上,早在1894年美国的工业产量就已超过英德两国的总和,第一经济强国的位置早已坐定。(云南省宣威市第五中学王才清) 十七、“提出”应为“重申” 课本第24页指出: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同时又提出‘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其实,这个原则美国早在1899年就提出来了。因此,应把“提出”改为“重申”二字(《教学参考书》上也指出:《九国公约》的核心是再次确认了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广东省新会市第三中学邹泽恩) 十八、“相对稳定时期”的开始 课本第25页:“欧洲革命高潮过去以后,资本主义世界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这种稳定一直持续到1929年秋。”这里的“欧洲革命高潮”在课本第5页《战后欧洲革命运动的高涨》中说是“1918~1923年”。因此从这里看,20年代相对稳定时期应是从1923年到1929年秋。但课本第30~33页在《20年代的国际关系》中讲到洛迦诺公约的意义时又说:“洛迦诺公约的签订……使欧洲国际关系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洛迦诺公约签订的时间是1925年。因此,从这里看20年代的相对稳定时期应从1925年到1929年秋。到底哪一种是正确的呢?经查阅资料,20年代相对稳定时期的时间是1924~1929年。(四川省江油中学冯定雄) 十九、明显错误二例1课本第25页:“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英国的债务比战前增加10倍,英国从债权国变成债务国。” 这句话的错误是显而易见的。既然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英国的债务比战前增加10倍(1914年负债6.5亿英镑,1920年增至78.28亿英镑),那么,英国在一战后固然是债务国,但是在一战前已经负债的英国同样也是债务国,也就不存在“从债权国变成债务国”的说法。事实上英国是从战前美国的主要债权国变成战后美国的债务国的,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只限于英美两国之间,所以应更正为:英国从战前美国的主要债权国变成美国的债务国。 2课本第54页在叙述莫斯科保卫战的意义时说:“这是大战开始以来德军遭受的第一次大失败,它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众所周知,1940年的“不列颠之战”因德国“始终未能达到摧毁英国或达到逼迫英国求和的目的,希特勒入侵英国本土的计划不能实现,是法西斯德国遭到的第一次重大失败”(《教学参考书》第118页)。上述表述的错误非常明显,所以取掉“这是大战开始以来德军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为宜。(江苏省建湖县颜单中学李长关) 二十、“北伐”辨析 课本第30页:“1927年,军阀田中义一登台组阁,他加紧对中国的武装干涉。为阻止中国的北伐战争,日本出兵中国山东,制造了济南惨案……。”这里谈到日本田中内阁“为阻止中国的北伐战争,……制造了济南惨案”。本人认为,其中关于“北伐战争”的说法是不妥的。 我们都知道,北伐战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之后,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而进行的一次有广大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它于1926年7月正式开始,到1927年3月占领南京,北伐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然而在关键时刻,以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先后制造了“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背叛了革命,致使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遭到失败,作为国民革命运动最高潮的北伐战争也随之结束。 而在课本此处所提及的日本所要阻止的“北伐战争”,实际上是1928年4月,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发动的针对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战争。5月3日,“北伐”军到达济南,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出兵济南,屠杀中国军民,中国军民死亡6000余人,伤1700余人;南京国民政府派驻济南的外交交涉员蔡公时被日军割去耳鼻、挖去眼睛,并连同其下属职员17人遭捆绑毒打,后全部被杀害(参见《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教学参考书》第4页)。在此情况下,蒋介石命令自己的部队“对于日本人,绝对不开枪”,“为救一日人,虽杀十人亦可”,同时命令部队撤出济南绕道北上,张作霖放弃华北,退至关外。6月,蒋军占领北京、天津,宣布“北伐胜利”。可见,在这次“北伐战争”中,蒋介石只不过是要从奉系军阀张作霖手中夺取地盘,而对日本帝国主义则是采取妥协退让政策。它实质上只是国民党新军阀与奉系军阀争夺地盘、争夺对中国统治权的一场战争,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大革命时期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中心任务的北伐战争有着本质的区别。 课本中的说法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误解而将两次有着本质区别的“北伐”混为一谈。因此我认为,将课本中“为阻止中国的北伐战争,日本出兵中国山东,制造了济南惨案”的说法改为“1928年,为阻止(中国)蒋介石国民政府的北伐,日本出兵中国山东,制造了济南惨案”更合适一些,这样既把课本编写者的本意表达清楚了,又可使学生一目了然而不致混淆概念,岂不是两全其美吗?(四川省德阳中学赵富)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