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寻宝大行动,奖品多多,快来加入!!



文化教育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新周刊> 新周刊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打造珠江:离塞纳河还有多远?(图)

http://edu.sina.com.cn 2000/12/05 18:21   新周刊

  

  一个没有河流的城市可能是一个缺乏灵气的城市。世界上几乎每个大城市都会有自己的标志性河流,巴黎有塞纳河,伦敦有泰晤士河,上海有黄浦江……在中国最早提出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广州有珠江,可珠江又给了广州什么呢?

  被广州人称为“母亲河”的珠江横贯整个广州城,曾几何时也是广州的一个骄傲,不到珠江就像到了北京而不登长城一样不能算到过广州。可是90年代以来的严重污染却几乎毁了这条“母亲河”,最严重时的1994年广州市区珠江水质劣于Ⅴ类,致癌、致畸、致突变微量有机物超过20种,珠江成了广州臭名昭著的一条污水沟。

  也就是在1994年,广州市政府开始整治珠江,1999年动作进一步加大,投资49亿元要把珠江改造成“广州的塞纳河”。

  污染毁了珠江

  但即便是退回到两年前,广州人真的还不敢有这种奢望——虽然他们已经热衷于为无敌江景的楼盘花上高于市内楼盘三分之一的价钱,虽然他们乐意驱车半个多小时去江边食肆吃海鲜。

  解放前广州珠江的花船就曾经繁盛一时,“灯船盛景,十里珠帘”,不输于当时上海的十里洋场。解放后因为内容不健康而被短期停办,1960年改良后的珠江夜游更是闻名全国,成了广州的一道著名文化例牌菜。夜游是从晚上7时至9时,船是二层木质船,上层可坐64人,下层可坐96人。

  今年已经76岁的王老人回忆说当年盛夏晚上广州市民携儿带女到珠江坐船消夏是当时广州一大盛景。江边也有小吃,每天晚上江边尤其是滨江路一段到了晚上更是人声鼎沸,那时候食客也好摊主也好,都讲究卫生,吃剩的垃圾都会收集起来。珠江也清澈见底,鱼虾很多。

  1966年因为“封资修”而被停办的“珠江游”1978年5月1日又重新获得新生。80年代初,珠江夜游最高峰时每年游客达6万人次。80年代末开始降温,90年代初的珠江夜游业开始亏损,淡季时,一条游船仅有10人左右。

  珠江夜游由盛转衰的最直接原因是污染,由于八九十年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广州市污水的排放量以每年9%的水平增长,珠江沿岸的300多家单位大部分垃圾池紧挨着珠江,有的连垃圾池也没有,垃圾只是堆放在岸边。每天在珠江上行驶的上千艘(次)船只中,倾倒的船舶垃圾大部分都没有收集。80年代市民的环保意识也有所下降,河南的滨江路和纺织路,一近黄昏大排档便紧贴着珠江沿岸护栏一字排开,成百张餐桌绵延数里,食客散尽,大排档的经营者们便将满地的花生壳田螺壳毫不客气地扫入珠江。

  污染最严重时的珠江甚至造成广州长时期的“水荒”,市区内的水厂有的减产,有的停产,被迫耗费巨资到离市区几十公里外的西江、东江取水。每年珠江因水污染而带来的经济损失接近30亿元。

  一位从法国回来的艺术家说:“塞纳河的晚风吹来的是带有玫瑰和非洲堇气息的PARIS香味。珠江的晚风吹来的却是带有腐烂味道的恶臭。”

  “小变”变出珠江新貌

  广州市政府决定开始整治珠江始于1994年。1997年,市政府制定并下发了《近期珠江广州河段环境卫生整治实施方案》。当时海鲜舫是污染珠江的“老大难”,市海监、工商、城监、环保等部门对在珠江前航道上原经营的14家海鲜舫实行限期停业,不久就全部拆除。同时要求未进入大坦沙、猎德污水处理系统的生活污水排放单位必须重新建设单体污水处理设施,对列入《1993~1997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中的工业污染源实行限期整治和限期搬迁。这是整治珠江的第一步大动作。

  1999年市政府提出“打造珠江成为广州的塞纳河”的口号。动作进一步加大,不到两年的时间,珠江改造就取得了明显效果。

  其中珠江北岸城市景观建设定格为城市环境的闪光点,是塑造新形象的标志性建筑。在建设过程中也特别注意了力图体现“岭南文化”的特色,堤岸栏杆以厚重的花岗石为主要材料,以凹凸不平的天然开采石面和精细打磨表面相结合,堤岸以彩色水磨石铺地,间以灰色花岗石,更衬托突出堤岸栏杆。灯光分三个层次,以栏杆灯为主导光源,步行道布置低照度广场灯和树下泛光灯,渲染夜景舒适宜人的氛围,堤岸外沿埋置脚灯,勾勒栏杆轮廊,让对岸行人和船上游客能遥望熠熠生辉的堤岸。

  珠江改造示范段位于二沙岛南岸中段,绿化带上种植了成片的金露花,点缀椭圆形图案的一串红和洋紫苏,花坛种植长春花,路树种植细叶榕。滨江东路海珠桥至海印公园全长2.7公里的一段路面也被当成是重点工程加以整治。在经过包括更新护栏、改造绿化带、铺设新的路面等一系列措施在内的整治以后,珠江这一沿江地带变得面目一新,有市民称:这里有望成为广州市客厅。

  横跨珠江两岸的七座大桥是珠江“光亮工程”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各跨江大桥的照明系统从设计到施工都采用现代的泛光照明手法。景观照明系统采用三级控制,每日都要打开的第一级控制主要反映桥体轮廓及基本特征,周末打开的第二级控制主要强调景观装饰照明部分,节日打开的第三级控制主要是烘托节日气氛的景观装饰照明部分。

  1999年国庆前夜,广州市破天荒将国庆5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的会场设在了广州大桥南岸的珠江广场。与江北星海音乐厅、广东省美术馆等高档文化硬件异曲同工,此举被称为提升了珠江的文化档次。

  珠江两岸混乱无章的广告牌一度是视觉污染的公害之一,为了净化视野,人行道及道路两旁的广告牌、灯箱和指示牌共有600多块被撤除。市政府还加强了岸线水域的监督,对乱丢乱排废弃物入江的违规行为严格执法。

  人气仍未集中

  广州原来的金融区本来就位于珠江沿岸:解放前沙面的银行,十三行的钱庄,天字码头附近的中央银行,就是广州财富最集中的地方。改革开放后,沿江路一带很长时间还是广州的金融集中区。后来这种财富集中的地方逐渐被环市路取代:环市路一度被称为“广州的中环”,是全国高楼大厦最密集的地方。但由于地域狭小近几年已无更多开发价值。

  许多人对广州的印象可能还停止于街景脏乱,店铺繁密的老城区,由于商业的发展和外来人口的急剧扩张,老城区已经越来越力不从心,广州也不得不将城市重心东移,由原来的东山、荔湾两区转移至天河区,其中珠江新城更被认定为未来新广州的核心地带--CBD,被称为21世纪广州最大的形象工程。至于1998年星海音乐厅和广东省美术馆的落成开放,更被认为是为广州粗糙稀薄的文化氛围注入了高雅品位。

  珠江改造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建设一个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城市新核心,从而吸引更多的广州人的注意力。不能不说,珠江的改造和珠江新城的建设的确给广州旧的城市格局带来了深刻变化。如果到现在的滨江路或者珠江新城看一下你会觉得比原来的珠江真的大有起色,临江楼盘也再次成为广州楼市的消费热点,珠江改造前,沿岸楼价在6000-7000元/平方米,珠江改造后,价格上升为10000元/平方米以上。

  “珠江夜游”又开始火爆起来,1999年更创造了8万人的最高纪录,一艘澳门的游艇“蓝海豚”也加入“珠江夜游”的行列。“蓝海豚”的林经理告诉记者,珠江夜游以周末和节日最为火爆,平时游客人数每艘船都有150人左右,普通票价为55元的“蓝海豚”成为珠江游的一个名牌,连珠航都打出这样的广告:“不上珠江蓝海豚,怎算来过五羊城”,没有游珠江,怎么算到过广州?中信广场、市长大厦等广州新一代标志性建筑在珠江新城火车东站附近的天河北路拔起,一个新兴的金融区亦渐渐在那里成形。

  刘小姐四年前去北京读大学,今年毕业回到广州,特地抽了一天时间来看看广州,当看到崭新的珠江新城时她说,广州有希望了。连远在千里之外的成都市长也表示,国内城市他觉得最美的是深圳、大连和广州的珠江新城。

  可是更多的广州人对珠江新城能否成为广州新的城市中心区心存疑虑:房地产商们反映珠江新城推盘易,出盘难,几个概念不错的项目销售情况都不能算好。天河北路虽然集中了大约40家银行证券公司,不过规模都偏小,大部分大银行证券公司仍然集中于环市路一带。二沙岛越修越漂亮了,原来好好的广东花样游泳队也因为环境越来越喧嚣而考虑更换训练场所。

  珠江游虽然人气回升,但由于参与竞争的企业太少,珠江上也只有不到10艘的船在跑,再加上原有的码头大都破烂不堪,中大码头附近盛夏时老是有光腚的男孩在码头附近的水里洗澡,吓得女游客不敢上前,珠江旅游还远远未成气候。除去广州人的恋旧情结以外,珠江新城的规划也确实存在问题。因为珠江新城规划方案在执行中遇到一些困难,去年,广州市规划局进行“检讨”,并在半年后提出了最新一轮方案,并公布在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展示,听取市民意见。

  市民普遍反映珠江新城优美有余,而实用不足。毫无疑问,珠江新城现在有着可以和大连媲美的草坪与花园,新规划的绿地率达到30%,不过由于其它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尚未完备,人气未能得到集中,这些草坪与公园看起来仅仅像是一种摆设。

  专门负责珠江整治的水利局方面人士则否认人气不旺的说法,他们说,珠江整治的效果已经是有目共睹,而欲令一条已经过气的河流重新焕发青春也同样需要相当长时间,20年是一个保守的数字。

  如果仅仅有塞纳河的河水和香榭丽舍大道,塞纳河也不会被看作花都巴黎最浪漫最美的地方。无处不在的咖啡馆与小酒店,边走边唱的流浪艺术家与诗人,也同样是塞纳河最吸引人的地方。如果仅仅注意了环境的改善,而忽视了人气的兴旺,珠江变成广州的塞纳河将会是一个遥远的梦想。(文—朱坤)




 相关链接
姜文说:要小心他们,更要研究他们(2000/12/06/ 14:47)
解读“日韩流”(下)(2000/12/06/ 14:06)
解读“日韩流”(上)(附图)(2000/12/06/ 14:05)
“日韩流”里的中国人(下)(2000/12/06/ 13:55)
新周刊专栏 专题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评选新世纪阳光女孩
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
时尚精品写真图片库
新浪招聘网站
杨晨停赛风波
2000年精彩国际新闻图片回放
手机栏目提供选购、评测个性化方案
孟京辉与他的《臭虫》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