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留在美国搞科研犹如鱼得水
目前在戴维斯加大当敎授、同时在美国农业部做研究员的潘忠礼说,他属于“间接留学生”。
潘敎授回忆说,他太太张瑞红是1988年2月留学到美国的,他随后不久也来到美国。
谈到当时为什么留到美国,而没有回国时,潘敎授说,他们在留学期间没有留下来工作的打算,等到毕业后,从专业发展角度看,感觉当时美国的科研条件和环境好一些,并且因为学习成绩很优异,也很容易找到了对口的研究工作,所以就自然而然地留了下来了。潘敎授说:“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因为这边给的工资高,所以我们就留下来。其实不完全是这样。因为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与美国比、与中国现在比都差很多,当时很大一批留学生都产生了留下来工作的想法。记得当时我们的一位大学校长这样说,回来当然很好,会很受欢迎;但是,不回来的也并不意味着不能给中国做贡献。对这个观点我很认同,我感觉,回国和留下来,只是做的事情不太一样而已,留在国外工作的留学生,通过自己特殊的背景,能够在两国技术交流上做很多有益的工作。”
在美国工作十几年来,潘敎授夫妻做出很多有目共睹的科研成绩,双双获得过很多联邦至地方的奖项,特别是潘敎授因为研究食物保鲜技术突破性成果而获得今年靑年科学家总统奖的提名。有关方面透露,这个每年只奖给美国一名科学家的奖项,最有希望被潘敎授所得。
十几年来,潘敎授夫妻也参与了很多和中国的科技学术交流活动,每年他们都要多次出差到中国,或者应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邀请,或者应担任客座敎授的大学邀请。交流内容包括很多两国政府的合作项目,从两国农亚发展的宏观前景、需求和挑战到具体的技术,都是有益双方的。目前潘敎授和夫人还是中国长江学者计划的海外评审员。他们所担任的交流角色都是义务性的,没有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