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个小交流生家长笔记:四个月的成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4日 10:06   苏州日报
□张 瑾 女儿陈梦笔从加拿大回来已经近四个月了。现在回想起来,一切的一切都仿佛发生在昨天。 接到学校关于学生到加拿大交流学习的通知,我们首先征求了女儿的意见。作为家长,我们的意见高度一致,任何对孩子有利的锻炼交流机会我们都会无条件地支持。但加拿大新斯科特省在我们心里还是太远了,不管从地球仪还是地图上,都可以清楚地看到,那是一个绕到了地球另一边的遥远地方。在那么遥远又陌生的地方生活学习四个月,我亲爱的孩子,你行吗? 老实说,想到了那么多以后,心里真是紧揪着难过。我们很支持她要多看看,多学学,扩大点眼界,多接触点人和事,但是,她好像太小了一点,又是女孩子,从来没有独立生活过,连一件衣服都没有洗过……但我们清楚地告诉自己,小孩总是要长大的,她总会有一天要独立面对世界,作为父母,捂在身边的日子是有限的。早晚总是要锻炼,还是趁早。 孩子的反应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小女孩很坚决地表示,要去!她的理由很简单:“学校的作业太多了,我正好趁这个机会出去玩玩! ”不过她问起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你们有这么多的钱吗?六万的费用,还有就是平时的零花钱。 ”女儿的问题让我欣慰。 学校开始报名了,有很多的孩子都报了名。我看到了久违的画面,女儿开始自觉地学习英语。与此同时,我们开始准备女儿远行的行装。 我们带她买衣服,鞋子,裙子,还有很多的礼品等等。我们坚持每件事情都要她从头至尾地参与。购买礼品,我们颇费了一番功夫。我相信每个出去的家长都有这样的考虑和想法:礼品不在于贵,而在于能够体现我们的特色,质量一定要好,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我们的孩子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们不仅是学生,也是文化的传播者,他们代表了我们的文化,代表了中国。自从女儿决定参加交流学习,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把日常问题提高到这个角度来考虑,即使在“吃饭不要出声”这样的细节上。 2008年的3月21日是女儿飞赴加拿大的日子。这天终于来了。一大早,我们出发了,所有孩子的小脸上都洋溢着小鸟离巢试飞的兴高采烈,孩子们兴奋地交谈着,完全没有顾及身后眼巴巴的大人。在进入国际通道的时候,我们和所有家长一样,尽力克制着自己的叮咛,努力不让自己喊出“要当心”之类的话,孩子们甚至没有回头朝我们多看一眼,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了国际通道。 牵挂就在那一刻蔓延。非常感谢学校的带队孙老师。她的工作非常繁忙。她要照顾每个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每个孩子的点点滴滴都要及时掌握。更重要的是,她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将地球另一边的情况发给我们。十几个孩子的情况,一个星期中发生的所有点滴都与每个家庭沟通,现在回想起来,要不是有老师的博客提供那么多信息,孩子在加拿大的四个月,家长们真不知道该如何度过。 通过老师传递信息,我们知道孩子们在加拿大的表现是多么出色,足以让我们自豪:他们对学校所在地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桥梁了如指掌;他们参观了爱德华王子岛,浏览十九世纪加拿大女作家的故居,学会理解并尊重他国文化;让我们感动的是,孩子们说海外经历中最难忘的却是汶川大地震,他们在海外为受难同胞组织捐款。 虽然国度不同,但孩子们的心总是相通的。他们迅速和当地孩子融合在了一起。他们相约了一起课余活动,一起打曲棍球,一起踢美式足球。不分男女老少一起上,玩得不亦乐乎。当地居民对中国孩子特别友好,往往周围邻居一家老小都来寄宿家庭看望中国孩子。 转眼间,四个月就要过去了,2008年7月21日,陈梦笔终于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二号航站楼出现了。分别四个月,孩子第一眼给我的感觉是很结实,黑了许多,那是户外活动的结果。然后开口说了一句很流利的英语:我要上厕所了。女儿怀里抱着一个大大的狗熊,一定是按照自己的意愿买的,翻开标签一看:中国制造。不过,这只狗熊至少也是绕地球大半圈带回来的,也已是很珍贵的宝贝。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交流生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