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教师之家长大的孩子是否特别容易成才?昨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走进杭州城西浪琴翠园小区的一户人家,这家男主人在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女主人退休前任教于浙江树人大学,今年元旦前一天,他们在美国留学6年的女儿蒋轶回来度假。她即将从爱荷华大学金融系拿到博士学位,而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的富尔顿(Fullerton)校区已给她下了聘书,任教金融学专业副教授一职,收入丰厚。这个教师之家提升成“国际版”了。
高考失利,打开另一扇门
蒋妈妈眼里,博士女儿蒋轶读了很多学校,但都不是顶尖名校,高考还曾失利过,最后进了上海理工大学金融与投资专业的一个中美合作班,学费8000元一年,在1997年算是“高价班”了。
没想到,当初这个小挫折打开的却是另一扇门。蒋轶说,大学4年她发奋学习,靠多个一等、特等奖学金赚回了昂贵的学费。这个班有个保送美国纽州市立大学皇后学院攻读教育学博士的机会,蒋轶有资格,但她的兴趣在经济和金融上,就放弃了保送,参加了托福和GMAT的考试,取得高分,像托福成绩满分为670分,她考到667分,被美国纽州市立大学研究生院录取经济学博士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
两年后转校,要学最感兴趣的
美国的博士是硕博连读,一般需5年时间。两年后,蒋轶发现,与着重理论的经济学相比,她更喜欢以应用为主的金融学。但此时转学,只能拿硕士学位,要读其他学校的博士,还得再花5年时间。面对父母反对、导师惊讶,蒋轶坚持了自己一贯的主张:学习要忠于兴趣,并不是为了拿学位而学习。
爱荷华大学商学院排名在全美前30名内,金融系每年只招收2-3名博士生,出路一般是当MBA学生的教授、公司顾问或继续学术研究等,前景乐观。
读金融博士期间,蒋轶主要做了两项研究:一是研究公司的总裁收入如何制订,是否与股东的利益挂钩,她和同学已研究了两三年了,在金融危机爆发后,这议题在华尔街已越来越受关注。她另一关注的领域是新股上市后,二次增长股的发行时间有何讲究。她注意到其中有个“6个月现象”,以此可以判断该公司股票用作短期炒作还是长线投资。蒋轶说,研究这些问题很有意思,像她论文的指导老师之一、教授Erik Lie因发现了公司在发行股权钻时间空子赢利的“潜规则”现象(Backdating of Executive Stock Option (ESO))而荣登2007年度《时代周刊》全球100位风云人物榜。
从专业年会上寻找工作机会
美国金融年会(FMA和AFA)一年开2次,2009年5月才正式毕业的她,提前大半年就瞄准了2008年10月在德克萨斯州的年会,不仅发表演讲,同时寻找工作机会。
蒋轶说,金融危机使美国政府大大削减大学的资助金额,不少大学都采用“走一个招一个”的方式来聘请新教师。她在年会的两天半时间,接受了欧美及东南亚40多家大学的面试,最终获得7所大学的邀请:入校访问及二次面试,这是决胜关键。
是加州州立大学率先发了邀请,之后,蒋轶还入校访问过俄亥俄大学、明尼苏达州的圣汤马斯大学、弗吉尼亚州大学及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等。她踏入大学的那一刻起,就相当于全方位地接受评核,要与学术负责人交谈,要在师生面前做学术演讲,即使是共进午餐时间也是另一种考察,看你待人接物是否大方,与人交往是否“讨人喜欢”。尽管华盛顿大学、俄亥俄大学的盛情也让她心动,但她最终选择了加州,算是“一见钟情”。
蒋轶是如何在这些知名大学面前成功地推销了自己呢?
蒋轶说,美国大学聘请教授,一是看你的学术能力,二是看你的沟通能力及性格。蒋轶出国前就在上海理工大学当过一年教师,到纽约、爱荷华都任教于本科生,她笑着说,自己是把考官当成了完全不懂金融的人,在应聘过程中展示了良好的表达能力与专业水平。
本报通讯员 赵雁萍 吴颖妍 章咪佳
本报记者 王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