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门内外教育:孩子的奶酪在哪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1日 16:32   新浪教育

本文选自《于海青》的博客,点击查看博客原文

  前几天发表了《六月里来“考爸爸”》在新浪网,CCTV,凤凰网等主流媒体反映强烈,引起家长们的极大关注,大家竞相阐述自己的观点。高考后,更是不少朋友牵挂着自家小孩的未来,打电话和我探讨孩子前途教育问题。在谈到国内外教育差异上,希望对比国外教育,找到更合适自家孩子的教育办法。出于说出去的话要负责任,我再次拜访嘉华世达。

  跟我聊国外教育的是嘉华世达美国部资深顾问周老师。作为从事留学工作有五年之久的一个资深顾问,每一年频繁往返于中美之间,将中国教育部最新的留学信息、中国学生的现状与国外各大院校进行交流,深刻体会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的大不同。他解答了“美国教育到底好在哪里”的问题,听完让我这个一度质疑国外教育的人都不得不折服。

  三年前,周老师送出去的一个男生。这个男生本科上的山东一所二流大学,多门成绩挂红灯、四级未过、学的还是偏门的行政管理专业。毕业后自个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家里安排的工作不好好上,干不到几天就自己走人了。倚仗还不错的家庭条件游荡一年多,每日的生活就是打游戏、外头闲逛和睡觉。

  看到自家孩子“不争气”,老爸想尽办法管教,就是没用。闹得几乎是要断绝父子关系的架势。小孩一股自己的路自己走,不要父母管的拧劲!而父母看到孩子的路走不对万分焦急又不管不行!最终男生父母决定把他送出国,抱着“国外的和尚会念经”的期待,通过嘉华世达去了美国。

  男生去年研究生毕业,邀请父母和周老师一同参加了他的毕业典礼。毕业典礼上,校长用了一长串赞美词赞美这个来自中国的大男孩儿,并郑重地将毕业证书及全A的成绩颁发给他。男生父亲在看到这一幕前,都不敢相信儿子真的顺利从美国研究生毕业了,而且是全A的成绩,还获得校长的肯定!

  谈到这个男生,周老师说,当年帮他申请的也只是美国中部的一所二流院校,选择了男生喜欢的金融专业学习。男生在这所学校学习半年后,凭借前半年不错的成绩,自己申请转校到美国东海岸的一所大学,并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他感慨这个在国内“不听话”的孩子发生的巨大的转变,生动地反映出中美教育的差别——

  美国教育注重学生个体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专长能力深度发掘,其优势在于激发发散性思维及创造力。

  而国内往往是填鸭教育,学生在定式教育下,定向思维能力和执行力强。

  一、无法改变的死板VS尊重兴趣的灵活

  男生在国内学习的专业不喜欢也没有办法调整,在美国的两年一直在调整专业的方向,找到自己的兴趣。

  二、死气沉沉的课堂VS活跃热烈的讨论

  男生说在国内上大学几乎没有认真听过一堂课,因为老师总是拿着书“第一章,第一节……第二章,第二节……”,而在美国,几乎没有教材,老师学期一开始就列一个书目,大家自己想办法找来阅读,然后进行课堂讨论,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在讨论中碰撞出不同的新鲜观点。

  三、和自己一样的“模具式”同学VS完全不同背景的各式同学

  周老师说早期甚至怀疑这个男生有自闭症,而男生自己却认为这是因为自己比别人更有想法,所以不屑与自己的同学沟通——“大家谁也没比谁好,沟通什么?”到了美国后,男生说原以为美国的二流大学同学质量会差劲,没有想到的是,美国的二流大学不是原来想象那样,他的同学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的是公司的高管,有的是当地知名的企业家,每一个人都很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都在努力学习,意识到这些后,他发现自己是多么无知,下定决心要改变。

  四、很难见面的老师VS可以去家中做客的校长

  男生对国内老师的憎恨几乎是根深蒂固的。他讨厌老师的照本宣科,讨厌老师上完课转身就走,更讨厌听到几个专业课的老师原来都是本校同门师兄弟。他高兴地对周老师说:“在美国,学校里的每一个老师,都可以从校园里熟练地叫出我的名字,询问我的学习情况;每逢各种节日,校长都会邀请学生们去家里吃饭,高谈阔论;我可以随时推开教授办公室的门,去和他争论一个不服气的问题!”最让他兴奋的是,在这所美国的二流大学里,很多教授都是相关领域的顶尖专家,毕业于哈佛耶鲁也不是稀奇的事情,也有很多世界500强的高管做的客座课程,给同学们讲述实战商场里的风云变幻。

  五、大手花钱的习惯作风VS自食其力的成就感

  周老师最早接触这个男生的时候,告诉他应该自己多去争取一些实习的机会,男生却说:“何必呢?不如睡会儿。”初到美国,男生先是不太情愿得接受了一份学校推荐的无薪水工作——教一所贫民社区小学里的孩子们中文。教了一段时间后,男生得到了在美国最大的一份收获,他说:“我好像知道了什么是感动,我常常问自己,别人将你感动,你感动别人了么?你为别人做了什么呢?”由于这份工作的出色表现,学校的两个老师同时给了他助教的工作,在美国整整两年的生活费自己解决了。

  这些都是男生在美国的真实经历,他不是中国优秀学生的典型,他有着中国典型的家庭的“慈母严父”,母亲像照料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一样百依百顺,父亲永远是不可抗拒的权威。而孩子就在双重畸形的“爱”中成长了二十多年,当他面对一个未知的世界,当他发现原来身边没有人可以依靠,反而爆发式地成长了。与其说美国的教育改变了一个人,不如说美国教育让这个男生成为了一个人,一个让父母和老师感到惊喜的负责任、有想法、有着光明前途的男人!

  全中国的父母都在为孩子操心,时时刻刻在为孩子想着怎么办。一辈子含辛茹苦就在孩子身上。而面对未来,很多家长还是很迷惑,考大学前想着考不上怎么办,考完了想着毕业没工作怎么办,为了孩子前程又挖空心思想着怎样把孩子送出去换个环境学习。

  我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孩子的奶酪在哪里?是谁动了孩子的奶酪?是什么让做父母的如此辛苦?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