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的纽带让学术成果“走出去”
“对我来说,这是不寻常的10个月,紧张而充实。”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院长郭鹏这样评价他的访问学者经历。2008年9月到2009年6月,他赴哈佛大学访学。
访问学者到国外进行学术交流,在了解国外的学术前沿动态时,也为国外带去了国内关于学术问题的最新看法和观点。在“引进来”的同时,也让国内的学术成果“走出去”。郭鹏对这点颇有感触:“访学期间,我与美国一些著名汉学家有了比较深入的交往,在汲取对方前沿学术成果的同时,也把国内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情况介绍给他们。”
“让外国学者了解中国学术状况的途径有很多,比如在当地学术刊物发表文章、参加研讨会、举办讲座等。”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刘亚丁说。他曾三度被公派出国做访问学者。2000年,他在俄罗斯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举办的纪念法捷耶夫诞辰10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上发言,介绍法捷耶夫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发言稿后来收入会议论文集中。除此之外,他还撰写过多篇学术论文,发表在俄罗斯的期刊上。
郭鹏在访学期间,利用各种机会与美国学术界进行交流、探讨,比如应邀在哈佛大学东亚系做《经典与传统:宋诗中所表现的家庭伦理》的学术演讲,在纽约市立大学做《关于苏东坡与〈赤壁赋〉》的学术演讲。2008 年底,他在佛罗里达举行的全美外语教师大会上发表了《关于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的师资能力培养问题》的演讲,与会者反响热烈。“通过这些活动,希望国外更多人了解我们的学术研究动态。”郭鹏说。
外国对中国许多知名学者、专家很感兴趣,但苦于没有交流接触的平台,而访问学者便可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将其所在领域的知名学者以及他们的观点介绍到国外,成为连接国内外学术交流的纽带。
沟通的桥梁主动消除认识误区
郭鹏认为,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还不太深。“在中国,不少高中生的英语都已相当流利,可是我在美国碰到一群中学生竟然不知孔子是谁。”郭鹏说。
这不是郭鹏个人的困惑,许多访问学者也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刘亚丁看来,造成这些认识误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历史原因外,中国对外介绍自己的力度也有待提高。“我在莫斯科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期间,一位该校的老师问我能不能给他提供一些俄文或者英文的介绍中国的文献资料,我表示非常乐意。但在莫斯科的有关地方查找了之后,我遗憾地发现这类资料几乎没有。”
“我觉得我们应该更加主动地介绍中国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以及历史文化的情况,为外国人提供更多途径来了解中国。”刘亚丁说。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教授龚秀国于1999年在法国里尔科技大学做访问学者,从事欧元与欧盟国际竞争力研究。他认为,在国外访学期间,不仅可以在专业领域进行深入交流、扩大学术视野,也可以通过自己,直接让外国学者和学生了解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情况。
“比如我们经济学教师在外国访学期间,就有机会参与各种层次和不同形式的研讨会,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让他们更清楚地了解中国的外资政策和贸易政策,这也间接增进了相互了解。”龚秀国教授说。
在法国访学期间,龚秀国还协助指导一名致力于研究法中贸易关系的法国研究生,这名学生希望将来从事与法中、欧中贸易密切相关的工作。通过龚秀国,他对中国经济发展、对外贸易以及贸易政策等都有了更深入了解和认识。
认识的窗口让世界睁开眼睛看你
刘亚丁认为,访问学者本身就可以成为一个媒介、一个窗口,让世界更了解中国。“访问学者可以有意识地创造一些机会,介绍中国文化。其实不仅仅是汉学家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其他专业的学者也有兴趣。”刘亚丁说。
他认为,很多访问学者由于自身专业的限制,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有限,如果出国前补一补,能够极大地提升跨文化交流的效果。“访问学者自己就应对中国文化有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将其介绍出去,从而起到文化沟通的桥梁作用。”
郭鹏说:“现在,外国人对中国的事情越来越关注,这是好事情。不过这也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在跨文化交流中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
郭鹏不主张访问学者每天都把自己关在书斋中,他说:“出国访学不只是换了一个看书的地方,特别是人文学者,还应该在求学之余,更多地接触当地社会与百姓,体验异域风俗与人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百邦友,大大有助于精神气度及思想境界的拓展,当然也对学术研究大有裨益。”
郭鹏自己便利用访问学者的机会,在假期游访过美国24个州。“有些镇上的美国人,平生难得一见中国人,在和他们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非常愿意了解中国。”
“你睁开眼睛看世界,也让世界睁开眼睛看你,这对中国的访问学者来说确实很重要。”郭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