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台湾教授大陆教学:陆生热情到让人溶化(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3日 10:13   环球网
台湾政治大学法律系教授苏永钦
台湾政治大学法律系教授苏永钦

  台湾政治大学法律系教授、前“国安会秘书长”苏起的胞弟苏永钦在海基会出版的八月份《交流》杂志上,撰文畅谈他在两岸教学的心得。苏永钦表示,大陆学生学习的热情,都到了让人溶化的程度;在大陆教学的一些场景,“会让你觉得教了一辈子的书,夫复何求?”

  苏永钦在文章中说,2005年,第一次用学术假到大陆清华和北大法学院上了一个学期的课,去年春天第二次去大陆开课,是到风景优美的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今年初用学期结束的空档,再去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讲了一次课。这中间跑了大概有十几所高校,都是开会演讲座谈,不知不觉已经变成往返两岸的“老鸟”。

  文章中说,我上的课都是为硕博士生开的,演讲对象则从本科生到老师都有。但不管是哪些人,也不管是前排高校或排名较后的高校,学习的热情都到了让人溶化的程度。

  我必须很遗憾的说,这真的是两岸对比最强烈的地方,中间当然有远来和尚新鲜感的成分,但绝对不只是这样。有些场景不经意的映入眼帘,会让你觉得教了一辈子的书,夫复何求?

  苏教授回忆说,2005年,有一次去中国政法大学演讲,大讲堂挤得水泄不通,在站着听的学生中我看到有人弓身让另一个同学在背上做笔记。还有一次到武汉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演讲,因为人多而临时换教室,我们一路走,就见到学生成群从身边急奔上楼,抢位子。

  大陆学生听课和问问题的认真更令人难忘。我在中欧法学院上的课,从八点半到十二点,中间休息十分钟。第一天我在十一点多就停下来,想多听听问题确定讲的方向、程度是否刚好,结果发现问题都能扣紧讲课内容,而且很有深度,以后每天都留一小时讨论。最长的一次延到一点才下课。后来我才知道,这其实对学生到食堂吃中饭是很不方便的,但百人左右的大班,每天都有这样热烈的讨论,真的难以想像。

  至于考试,我倒没有特别的经验,学生不喜欢考试,大概天下皆然。不过,连续两年在我政大的班上,都有大陆交换生选课,两次都得到最好的成绩,证明他们面对考试的认真态度,和我们的中学生一样。我们的大学生考进学校后的竞争性已经大幅减弱,毕业更是毫无压力,考场上已不见拼劲。

  我对研究生都要求做口头报告,并于学期结束时交书面报告,这方面台湾同学的表现较优,大陆同学的报告则多属言简意赅,这又可能和他们报告太多有关。从本科生起就要写学年论文,毕业还要写毕业论文,量多反而难求质精,老师也苦不堪言。学习氛围的差异,除了竞争压力不同以外,我慢慢觉得和整个法学界面对法律的态度也有一定的关系。

  这些经验,让我对学生的交流产生极大的憧憬,我相信大陆同学可以带给台湾同学的,绝对不只是重新燃起竞争雄心的刺激而已。多问法律背后的东西,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看法律,而不只把它当成一种技术,或以依法行政、依法审判为唯一的道德,应该有助于培养更有和社会对话能力的法律人。

  1970年代西德政府推动东进政策时,主要的口号就是“接近造成改变”。完全不同的情况,用在今天的两岸,仍有其相同的、文化上的正面价值!我希望这样的交流持续下去,我也相信改变绝对不会只发生在一方。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