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QS世界大学排名:带领亚洲走出阴影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7日 15:12   新浪教育

  亚洲研究所是否最终走出了由他们的西方合作伙伴所制造的阴影呢?在最近举行的2010年世界大学达沃斯论坛,一个新兴的主题就是当欧洲和北美减少对高等教育的公共投资的时候中国的投资却在日益增长。中国并不是唯一一个增加在高等教育方面公共投资的国家,新加坡、韩国和台湾也如此(马金森,2010)。

  虽然在许多方面这项投资使我并不感到惊讶,只是反映了亚洲作为全球经济权力中心的持续上升,但它提出了一些有趣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关于亚洲研究机构排名所导致的潜在益处。亚洲高等教育排名的益处非常之大,而2009年QS亚洲大学排名的推出也正强调了这一点。这些排名出版物已经给了很多校长以忧虑和安慰,并且也遭到了媒体的质疑,这些媒体十分关注于那些学校没有上升或者落后于全球或者当地的水平。

  上升中的亚洲

  2009年,亚洲大学在QS世界排名中呈现了良好的上升势头。例如,中国大陆有6所大学入围全球200强,香港有5所,台湾有1所,新加坡有2所,马来西亚有1所,泰国1所,日本11所,韩国4所。与前一年的数据相比,中国大陆6所,香港4所,台湾1所,新加坡2所,马来西亚0所,泰国1所,日本10所,韩国3所。也就是说,从这些东南亚国家中,4所大学得到全球范围内的200强的优势地位。在过去,亚洲高等教育界的突出成就通常由于英国或者南美洲的研究所而被低估,虽然他们仍处于顶层地位,但是他们已经明显感到了来自亚洲同行的压力。

  这使得教师和学生受益于这些亚洲高等教育的“老虎”,其被认为可以与目前全球最好的机构相竞争。虽然亚洲地区拥有一些很优秀的大学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只有近几年才有一些大学加入到亚洲一流大学的行列。这也有助于这些机构在寻求高素质的教师、学生或与海外大学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同时鼓励全球知识转移,院校排名全球前600名的机构也看到了排名的利益所在,所以现在它们开始互相竞争以期望得到更好的排名。所有这些也进一步引起了亚洲地区对于QS世界大学排名的兴趣,同时也引起了其他曾被忽略的地区(为了得到认可——以公共资金的方式进行投资),如中东地区的兴趣。例如,一些沙特阿拉伯的研究所跻身2009年全球300强,并且还似乎会进一步上升。

  有效的分级制能够为那些年轻的机构提供一个迅速发展的研究基础,也表明它们正在不断发展和改变,从而要求他们的政府或者其他资金主体对它们的国家地位进行重新评估。实际上,这也是我希望能够在亚洲推崇QS排名尤其是QS排名的积极影响的地方,让他们把目光转向更广阔的标准而不知局限于上海交通大学的标准。例如,如果同样的机构总是保持在前100强,而且在这些分级制里年复一年没有新成员的进入,这不仅表明这个分级制没有足够的说服力而且这些大学也会由于他们的全球地位而不会再有更大的改变。一些排名标准的设置保证了位于前100位的大学保持稳定状态,但对于那些试图进入前100位的新兴的年轻机构来说吸引力不够大。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也期望那些资金充足的机构拥有较好的声誉和方法,以达到稳固其全球良好排名的目的。因此,任何分级制都必须保持以下两者的平衡,即保证历史悠久的精英大学(通常是英国或美国)有可能处于或者接近卓越的学术前沿,也要给予高等教育正处于动态发展的全球大环境的认可,在这种环境中,竞争是研究进展以及当地和区域进展的驱动力。

  一个正当合理的问题

  不可避免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日益全球化,学者们对于高等教育机构排名的本质和有效性仍在继续讨论(Brooks, 2005; Dill and Soo, 2005; Altbach, 2006)。更多通过一种或多种观点或者分级制表现出来的证据,已经开始关注到排名程序或者标准的有效性上。但是也有一些例外(Marginson, 2007)忽略了全球高校排名是否有益这个问题。然而,还有一种更积极的看法认为分级制并不一定总是客观公正的,但是他们还是不可或缺的(合理使用)而且是推动机构内部积极变化的一个很好的途径,而这最终将是学生和教师受益。排名已经对于全世界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Marginson and van der Wende, 2007),而且其中两个分级制目前处于全球相对优势地位。

  由上海交通大学(SJTU)提出的最古老的分级制又经历了一年的时间。这一系统于2003年首次出版,而QS世界大学排名于2004年首次出版。这些排名承认高等教育制度和机构的全球影响的日益增加,以及由一些潜在的消费者在确定优秀机构方面的重要性。这些消费者是指拥有政府资助或者补助机会的优势获得高等教育的人,而其他人则通过使用自己的血汗钱来使自己或者他们的后代获得最好的教育。几乎在各行各业,因为我们拥有合适的方法去评价我们所获得的东西的质量,所以我们都可以做出明智的选择,结果,这却减少了我们进行进一步研究的选择余地。该排名的出现使得从整体上评估该机构的信息更加容易,也更有助于做出选择。

  虽然它并不可能总是能够提供高等教育机构(HEI)中学科以及部门的特定优势和劣势的信息,但在本科层次上声誉和高等教育机构排名将促进进一步的研究。事实上,在学术界以外(有些情况下也有可能在学术界内部),由于对于那些从排名靠前的机构中获得学位的人的社会认可,某些机构中的特定部门和学科的优势和劣势则因此被忽略了。学者、学生、家长和雇主认识到这一点,而且由于学生的全球移动越来越多,任何高等教育机构的声誉,及其与其他机构相比的地位或排名导致了这种重要性会持续增加。

  一般而言,我们生活在一个这样的社会中,它将竞争当做推动社会前进的必要因素,也将其作为不断改进产品质量以及提高生产产品的效率的必备因素。高等教育是否已经与现实世界明显不同或者已经远离现实世界以至于我们有理由辩称不该接受这些普遍力量?当然不是。实际上,几百年来是竞争在推动研究的发展,人类依然设法去创新和发展。分级制和标准鼓励我们对那些排名高于我们的机构进行鉴定以及广泛的基准测试,并且可以鼓励我们提出一些关于如何使全球同行解决问题的新奇见解。因此,我们建立了一些制度体系从而组成全球实践的最佳基准,同时确保这些体系能够适应当地的要求。这种方法有助于确定清晰的、为大众所接受的对于学习和教学的量化评价指标,而全球化水平以及研究水平可以被用来评价部门的水平以及学校和学院的水平。

  结论

  本文着眼于一个常常被忽略却又相当明显的方面,就是排名文化。换句话说,个人机构或者亚洲地区整体来说能够从排名这个概念中获取什么好处?一个很明显的观点摆在我们眼前,它认为实际上在目前这两个占据统治地位的分级制度在2003年和2004年产生之前排名这个概念就已经存在并且与我们长期共存。排名是否将我们推向高校的“麦当劳化”的风口浪尖?还是它们至少提供了一个机构全球地位的比较方法以及良性竞争的催化剂?无论你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世界一流大学”这个概念对于政府、雇主、投资者、校友、学生、求职者甚至我们自己都变得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而且,在没有对一些相对客观的标准进行尝试之前,很难确定哪些大学适应今天的形势,以及哪些真正有野心的机构如何在明天获得一席之地。依靠名誉是解决良性竞争缺乏和停滞的处方之一,并且能够促进存在潜在偏倚的自我定位。所有的排名都不可避免地招致批评的声音,并且很容易使人们将目光集中到这些排名有什么错误而不是注意到怎样利用这些排名进行实践性积极的战略性转变。其实这些可以给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带来好处,而不仅仅是我们的努力的最终结果、我们的毕业生的质量以及我们的研究产出。虽然排名必然不是完善的,而且将永远招致争论,但是他们目前对亚洲机构来说是最有启发性而且最富创造性的机会,抓住这个机会可以摆脱有那些西方国家带来的长期的阴影。(香港城市大学高级学术规划协调员 凯文·唐宁)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