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华人伊人风采 平淡中守出美丽(图)

2014年03月07日11:44  中国新闻网    
王小年工作照。(《英国侨报》)王小年工作照。(《英国侨报》)

  中新网3月7日电 据《英国侨报》报道,时光荏苒,每个女孩终将蜕变成女人,以一种更加成熟优雅的姿态淡然面对人生,她们或隐忍坚强,或善解人意,或拼搏进取,岁月或许增添了她们额上的皱纹却也送给她们那些珍贵的品质,这些因善良成熟而越发迷人的女性更让人们对“女人味”三个字有了重新的认识。在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近在英国各行各业工作、生活的华人女性,一起静静聆听“女人”的故事,感受“伊人”风采。

  食堂女工——平淡中“守”出的美丽

  一大早,谢菲尔德大学学生食堂的女工王小年就已忙了开来:挑拣蔬菜、清洗食材、调汁翻炒,厨房里顿时香气四溢。看她动作娴熟麻利,很难想象过去的她是一位站在三尺讲台谆谆善诱的教师。

  2003年,为了陪伴照料在英国求学的丈夫,33岁的王小年决意辞去在武汉的教师工作,飞往陌生国度,开启了与这片土地长达11年的旅程。初到曼城,小年便在快餐店里做起了收银员,她说丈夫攻读博士学费昂贵,自己工作虽辛苦劳碌,却能赚钱补贴家用。回忆起最初打拼的日子,小年有些感叹,却并无伤感:“很多人都难以面对这样的落差,但我并不在意,也不会去和别人比较。”

  就这么坚持了五年,小年的丈夫顺利完成学业并得到了谢菲尔德大学的教师职位。2008年,夫妻二人来到谢菲尔德,在这座宁静的城市落脚,小年也在这时得到了上天的一份厚礼——一个宝宝。接下来的日子,小年的全部精力转向了照顾家庭,守护丈夫和孩子是她的生活的重心。日常生活打点、家庭财务管理、子女教育沟通……在小年看来,经营家庭也是一项“事业”,小年还为女儿安排了芭蕾、表演、中文等课程,希望孩子能在中西文化兼容并蓄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随着孩子的独立,小年也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除了食堂的厨工工作,周末小年偶尔会去孔子学院教中文,站在讲堂上重温当年的热忱。44岁的她很满意现在的生活状态:“我喜欢这样守着家人的平和生活,旁人的眼光并不重要,我有我的快乐。”11年的时光将王小年雕琢得大气而淡然,她就像我们所熟悉的每一位妻子、每一位母亲那样,释放着足以粉碎一切苦难,爱的力量。

  超市女老板——平凡人也能闯出一片天

  在英国南部的霍夫小镇,这里有一家颇受当地市民欢迎的中国超市。超市虽然店面不大,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经营着各式中国食品、用具。在收银台忙碌工作的正是我们采访的主角——王阿姨。只见她手脚麻利地为客人装好食物,并亲切地和顾客们聊着家常。我们在一旁安静地站着,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了她在英国的人生。

  今年46岁的王阿姨,来英国已经15年了。在辞掉国内安稳的工作之后,她独身一人来到英国打拼。从早上十点到晚上十点,她要忙着摆货架、打扫、整理、收银……几乎很少有闲下来的时候。所谓创业难,女人创业更难。然而她就是凭着一股执着的信心,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拼搏着。辞职轻易创业难,创业不仅须要资金和市场,还要学会管理,即便是一个小小的超市,也有很多的学问在里面。而对于做生意、管理经营,王阿姨起初也一窍不通。她说:“我这个人不喜欢退缩,拿着从亲戚朋友那里凑齐的20万元钱,就开起了超市。起初,超市规模很小,请不起工人,我和我丈夫就既当老板又当员工没日没夜地工作。” 她开玩笑说:“收银,搬货,整理货架,我可是‘十项全能’。”

  在王阿姨店里的收银机旁我们看到了一本旧旧的快被翻烂的英文字典,她告诉记者客人不多的时候,她就会抽空背两个英文单词。她自豪地说:“我的英文都是自学的,有时候我还会请这边的中国留学[微博]生来帮助我纠正我的发音”。如今,王阿姨的中国超市经营的有声有色,还特别添加了中医药膳专区。 她之前在国内学过几年中医,还在国内考了执照。很多留学生有个“头疼脑热”就会过来找王阿姨帮他们看看。“我和这里的留学生们关系都不错,孩子出门在外不容易,我都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待。”

  如今王阿姨的中国超市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很多老外也常在这里购买东方食物。健谈的她身上有的是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决定要做的事就要做好,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王阿姨教会我们的是书上学不来的珍贵品质。

  保姆人生——快乐自由大过天

  每天6点50分,Wennie Yee 早早准时起床,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早上她先要给主人准备早餐,包括营养丰富的含有地瓜、薏米、黑米等不同食材熬成的粥,以及鸡蛋等。中午12点半和晚上分别还要准备两菜一汤,而且一周的饭菜还不能重样,擅长做广东菜、马来西亚菜的她厨艺高超,让对膳食特别挑剔的女主人也称心如意。平时她还负责主人一家所有房间的整理和清洁工作。

  和许许多多从马来西亚来英做保姆的女工一样,保姆的生活看似平淡且按部就班,然而这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辛酸苦楚。在女儿三岁的时候Wennie就和丈夫离异,独自一人含辛茹苦把女儿带大。7年前,她带着女儿来到澳大利亚一起在果园工作,一年四季在户外操作,风吹日晒,工作的劳累程度可想而知,而今女儿已经成家有了新生活,还生了活泼可爱的一双儿女,不用再时刻照顾儿女的她终于打算开始过属于自己的精彩生活。

  5年前Wennie 只身一人来到英国旅行,去爱丁堡听风笛,享受阳光、海滩,一切的一切让她喜欢上了这个国家。和一些马来西亚来打工的华人一样,尽管没有合法的工作签证,Wennie还是选择留下来打黑工,她说还是想留在英国,喜欢英国的环境和气候,在这里她过的很开心,也结交了不少从马来西亚来的做保姆的朋友。问起是否担心被移民[微博]局遣返,她说“被抓了再回去吧,过好每一天就行。”每周日她约上三五个姐妹一起逛街、聊天、喝茶,打麻将……日子也过的有滋有味。在英国已经五年的Wennie 似乎已经习惯了这里不紧不慢的生活。今年51岁的她脸上还有着年轻人的无忧笑容,“我觉得在英国过得很开心啊,虽然很早离婚了,但也不觉得孤单,这里有不少好姐妹,以后的日子没有太多想,打算再干个几年存够钱回家养老,还要去澳大利亚看孙子孙女呢。”

  于她而言,生活不需要太多的计划与安排,踏踏实实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就是对自己最好的交代。

  自闭症孩子母亲——把爱全部给了他

  在北伦敦五区High Barnet附近,明天早晨都会有一个母亲带着她的孩子一同出门跑步,锻炼身体。她的孩子乍看之下高大帅气,然而面对陌生人的眼光却躲闪、恐惧,不愿与人交流,偶尔还会发出怪叫。

  王姨(化名)今年50岁,二十多年前在复旦大学[微博]毕业后她来到英国从事翻译方面的工作,曾经的她也踌躇满志,在工作之余,热爱文学的她阅读翻译了许多英国作家的作品,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家。来英国五年后她找到了生命中的另一半,在电影院做经理的英国丈夫Gary,他们她相亲相爱,在伦敦北部购置了自己温馨的小家,两人结婚后育有一子一女。

  为了顾全家庭,王姨辞去了现有的工作,专心在家相夫教子。好景不长,两人发现小儿子Eddy到了同龄孩子呀呀学语的年纪还是不会讲话,情绪也极不稳定,经常发出尖叫和怪笑声。去医院检查后才得知他们的孩子是自闭症患者,医学界目前没有根治的办法。王姨说起自己的儿子,眼神中充满了浓的化不开的爱意和一丝忧愁。“我们一家甚至很少能够一起外出旅游,每次在公共场合,他的情绪就特别的不稳定,有一次出去吃饭,不小心服务员碰了一下他的手他就大吼大叫,摔盘子,引来周围很多异样歧视的眼光。”可怜天下父母心,养育孩子的不易人尽皆知,更何况是一个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孩子,他不会和别人交流,没有办法独立生存,可能一辈子都需要母亲的陪伴,王姨也为了这个家庭牺牲了自己的事业。问她后悔么,她说,“如果时间可以重来一次,或许我不会再选择来英国,但是如今我只想把全部的爱给他,看到他偶尔露出的会心笑容,都会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值得的。”王姨说,尽管孩子得了自闭症,但是他在数学方面却有着超出常人的天赋。对于未来,王姨表现得十分淡然,“好日子也好苦日子也好,只能一天天的过,现在能做的就是照顾好家人和孩子。”一个女人最伟大的地方或许就是甘愿放弃自己的才华,甘心平凡地过一辈子,把爱全部奉献给她的爱人和孩子。(周伊甸、周天杨)

(原标题:英国华人女性“伊人”风采:平淡中“守”出美丽)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