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留学生学神传奇:手持金钥匙的高材生

2014年06月05日08:50  外滩画报 微博    收藏本文     

  在国人印象中,威廉姆斯学院由于是王力宏的母校,常被误以为是所音乐学院。但在当代留美学生的心目中,师生比 1 比 7 的威廉姆斯是文理教育的最杰出象征。在《美国新闻》杂志对美国三百余所文理学院的排名中,威廉姆斯长期雄踞第一,它也是《福布斯》全美研究性大学和文理学院排行榜的 2010 年、2011 年榜首学府。

  学院所在的马萨诸塞州威廉姆斯镇环山傍水,学生把学校昵称为“紫泡泡”:学院小镇的上空好似有一层看不见的膜,在湖光山色的映照下紫彩透亮,像《哈利·波特》中霍格沃茨的半圆形魔法结界那样守护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而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在这里从青涩懵懂到羽翼丰满,最后冲出“泡泡”,鹰击长空。

  与非文即理的诸多常春藤名校不同,强调综合文理教育的威廉姆斯规定,每个学生都必须修足一定的文理科课程。此外,学院不仅不要求学生在入学时框定好专业,甚至鼓励大家大胆探索未知科目。因此,大三下学期才定专业或中途转专业者大有人在。

  陆冠南在威廉姆斯遭遇“选课困难症”——因为有太多有意思的课程。研究心理学是陆冠南儿时的愿望,如今他终于有机会把这门学科研究透彻。在威廉姆斯的四年中,他将主要精力投入心理学和日语。让他意外的是,他由此发现了自己对日本文化的强烈兴趣。

陆冠南在威廉姆斯遭遇“选课困难症陆冠南在威廉姆斯遭遇“选课困难症

  用语言敲开日本文化之门

  谈到日语和日本文化的学习,陆冠南深有感触。“中学时代流行川端康成、村上春树——当然,大家读的都是中文版。”他回忆道,“我也随波逐流,似懂非懂地品读,但不知是作者文笔晦涩,还是翻译不传神,除了淡淡的唯美印象几乎什么也没留下。当时我就暗想,如果哪一天能读懂日语原文,那该有多么幸福。现在想来,我后来对于语言的觉醒应该源于那时的困惑。”

  在威廉姆斯的自由文理教育体制下,陆冠南从零开始系统性地学习日语,然而日本教授的授课方式让他着实惊讶:“一年级的日语课每周五天,每天课前都需要精心准备当堂背诵且笔头考核的词汇和会话。一开始我对这种教学方法十分抵触,心想在中国学外语就死记硬背,怎么这里也如法炮制?后来我明白了,威廉姆斯的记和背都结合真实的对话场景,‘触景生情’。更重要的是,日语的学习让我深深体会到学习中基础的重要性——基础,基础,基础!”

  大一暑假他有机会赴北海道交流。当时在威廉姆斯只上完教科书第一册,而同行的耶鲁学生已经上完第二册,学过很多他闻所未闻的知识语法点,让他不禁有些着急。“但我发现,虽然他们语法点学得比我多,但很多都不扎实。相反,我确信自己对学过的每一个基础语法点都百分之百理解,运用时信手拈来。”

  陆冠南对自己的日语水平显然没有夸大。大三在早稻田大学交流期间,他参加日语全球统一等级考试(NJLPT 一级),在 14 万考生中位列前百名(其中听力和阅读均为满分)。陆冠南格外强调:“考试成绩不应该是奋斗目标,而是功夫到家水到渠成的副产物。”

  他对日语和日本文化真正的学习开端于那个学期,他的“大”学术理念也从那时开始贯彻。他意识到学习绝不应只拘泥于书本,而应当“无所不在”。那年冬天,他住进函馆一所寺庙,与 5 只狗、7 只猫相伴。

  他利用一切机会参加日本文化活动:柔道、剑道、弓道、茶道、插花、陶艺、料理、演讲比赛、新闻撰写、广播电台,甚至古装上阵,出演函馆市开港 150 周年的历史剧。他称那是“至今人生中最充实的两个月,没有之一”。

  也正是这刻骨铭心的两个月,让陆冠南在大三秋季学期选择前往东京早稻田大学交流,进一步感受日本。当他回到“紫泡泡”时,日语水平已远远超出所有开设的课程,教授专门为他和另一个日本学生开设一对二的小课。他的一篇 400 字短文被教授推荐参加驻美日本大使馆举办的全美论述文比赛并获奖。后来,他以“日本宽松时代”为题的结课社会论文,又为他争取到哥伦比亚大学日本经济商业中心的学者奖学金。

  抱着吉他环球巡演

  日本之行只是陆冠南“云游”的第一站。大三结束后,他再次走出“紫泡泡”,加入“Up with People”巡回演唱团。自 1965 年起,该乐团每年从世界各地挑选优秀大学生,组成几十人的演出团满世界奔波,载歌载舞并从事志愿活动。从 2012 年 1 月到 6 月,陆冠南在海上漂泊了半年,途经欧、美、亚多国,真如奥德修斯那样,在大海上乘风破浪。

  演出并不要求太专业的水准。大家会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所在国的文化传统改编节目,或跳或唱歌、演奏。“我们的磨合速度很惊人,一两场之后就很默契了。这次环球旅行,就像把日本的经验放大了许多倍,玩到哪学到哪。”

  陆冠南在中国学过古典吉他,在威斯敏斯特进一步钻研,跟一位伦敦名师每周练琴。老师始终引导他要用心去弹,克制加速的欲望。“等到我技巧熟练了,速度自然上来了。”

  从芬兰到瑞典,他们在游轮上也能完成一场两小时的精彩演出。在有些地方,甚至出现过万人簇拥的场景。“墨西哥人最热情。”在墨西哥城的那场演出让陆冠南最为投入,当时所有人穿着墨西哥传统服饰,跳着《美丽的天空》(Cielito Lindo)传统舞蹈。台上的他们边跳边流泪,台下的观众也流泪挥动手中的纸巾,不断起身欢呼,直到依依不舍的散场。

  环球旅程结束后,回到威廉姆斯的陆冠南又学起法语和西班牙语,依旧精力无限。“我有许多奇特的捷径。”陆冠南以自己在北京四中练长跑的秘诀举例,“我想短跑需要天赋,长跑的话只要每天跑 50 公里,肯定比别人跑得快。最终校运动会我得了第一。”

  运用到学习上,陆冠南认为,一个打心底热爱学习的人绝不是片面的:“无限的好奇心会迫使一个人分分秒秒、想方设法地获取陌生的知识。我梦想在不久的将来,在中国开办一所世界级文理学院。在我的大学里,绩点和排名均会被废除,学生无需再为和同学比较拼得你死我活。他们的竞争对手不再是彼此,而是中国乃至世界其他高校的精英。我希望他们可以笃志于学习自己真正想学的东西。一旦他们的知识技能达到相应的水平,无论是注册会计师证还是星级厨师证都是水到渠成的副产物。”

  大学本科时,陆冠南时常去威廉姆斯冰场溜冰——放着音乐,一个人,一圈又一圈。或许人生也是如此:基于个人的经历和学识,努力传播思想和经验,就像冰刀留在冰面上的一圈圈痕迹,周而复始,循环向前。

陆冠南对书本之外的生活同样热情陆冠南对书本之外的生活同样热情
陆冠南在中国学过古典吉他,在威斯敏斯特进一步钻研,跟一位伦敦名师每周练琴陆冠南在中国学过古典吉他,在威斯敏斯特进一步钻研,跟一位伦敦名师每周练琴

  常帅:哈佛舞者

  常帅热爱舞蹈,早年学民族舞,大学跳芭蕾。她也很喜欢研究心理学,喜欢跟商学院[微博]教授做项目,喜欢创业的感觉。她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很有信心。或许得益于常年不间断的跳舞,无论是学习、公益、择业还是创业,21 岁的她似乎都有一种良好的节奏感。

  也说不清她到底多高。即使是照片,都能看到她下一刻的腾跃、转体、劈叉。或素颜或淡妆,或是天鹅的白色立短裙,或是一袭粉色长裤,或是标准贴身的黑色练功服,投下的魅影撑满了半个舞台。屋外,是新英格兰风格的砖墙、屋顶、广场和联排房。

  她是哈佛大学 2014 届的一员,今年 21 岁,上海出生、长大。在这些红砖之中穿梭了四个年头。除了宿舍、教室和图书馆,她还要穿梭在练功房和舞台之间。白天,上课;晚上,其他同学去派对的时候,她收起课本、讲义,步行到学校东北角哈佛芭蕾舞团的练功房,一日的精彩才刚刚开始。

  每周,起码有两到三天,晚上七点半到九点半,她会和几十个同学一起压腿、劈叉、编舞、排练,流汗流血。夜深人静,经过 Garden Street 时,她有时会碰到哈佛最地道烤鸭的燕京饭店打烊,有时碰见几个微醺的新生,或正在插科打诨的闺蜜相好。毕业季,她常常在公交车和地铁的轰鸣中回到宿舍,开始补阅读、查文献、写课业论文、联系实习、勾画自己的创业蓝图??

  这位爱上跳舞的“学神”,不少人应该不陌生。2012 年,《外滩画报》曾报道她上哈佛前的经历:5 岁开始跳舞;赴美交流一年;从七宝中学申请并被哈佛大学录取,被媒体称作“跳舞跳到哈佛的哈佛女孩”。她父亲常智韬也因为宽柔并济、尊重女儿意愿的育儿理念,被冠以“猫爸”头衔,曾与访华的“虎妈”蔡美儿当众 PK 教子心得。

  不久后,这位 2014 届毕业生将步出哈佛校园,开启新的人生旅途。

上海姑娘常帅即将走出哈佛校园,开始新的人生上海姑娘常帅即将走出哈佛校园,开始新的人生

  手持金钥匙的高材生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