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为何文理学院学生毕业难就业:价值观难塑

2014年11月28日11:43  新浪教育 微博    收藏本文     

  导语:文理学院的学生就像百无一用的“书生”,不被大公司待见。在大城市,综合性大学的学生早早就进入社会,当他们在职场打拼时,文理学院的学生还在郊区裹着一件从二手店里买来的旧羊毛衫坐在壁炉旁边读黑格尔。文理学院的国际生则是边缘中的边缘,一切都得靠自己。 

  福布斯在文章《新研究:没有文凭比文理学院的文凭更受待见?》(New Study: Is No Degree Better Than A Liberal Arts Degree?)中,得出一项结论:80后、90后和00后,如果你的目标是找到一份工作的话,比起去念几十万美元的文理学院,你还不如不上大学。文章中写道,在一份3000人的求职调查中,64%的HR愿意考虑没有上过大学的候选人,但是少于2%的HR会积极地考虑招聘文理学院的学生。

  文理学院不问世事,谈钱是可耻的

  晚上,Ethan坐在花旗银行曼哈顿的办公室里,眼前的桌子上堆着一堆文件。他叠着两条腿,靠在椅子上,很放松,想象着自己会成为一个花旗的高管,坐在独立的办公室里,看着窗外纽约的夜景。

  Ethan来自苏州的一个工薪家庭。他在重点高中里也曾经是呼风唤雨的一号人物。他去德国交流,去东南亚做志愿者,凭着优异的成绩进入了一所在费城的Top10文理学院,还拿到了奖学金。在Ethan上大学的那个时候,去文理学院读书的中国人还没有那么多,他那一届只有四个中国留学[微博]生。这正好是Ethan最喜欢的环境。他想象着自己能结交许多美国朋友,能感受电影里纸醉金迷的美国城市生活,然后在大学毕业后过上人生赢家一样的生活。

  不过,上了这所文理学院之后,Ethan发现,不论是有钱的学生还是没有钱的学生,他们都完全缺乏找工作的意识。这似乎是文理学院大多数学生的通病:专注于学术,对实际的东西一点儿都不敏感。他经常在学校里和同学们谈起未来的打算,而他是唯一一个理直气壮地说想赚钱的人。然后他得到的反馈就是同学们惊讶的眼光:“这就是你的人生理想吗?”

  但这的确就是Ethan的人生理想。他虽然在美国名校上学,但是他并不是个富家子弟。他偷偷地拿着奖学金,在学校里打工,不停地被父母拿来与他国内大学的同学做比较:“你找实习了吗?你现在一个月赚多少钱啊?你出去认识人了吗?校友会帮你吗?”

  在这样的压力下,Ethan在大学的前两年中一直很痛苦。这所文理学院是一个非常学术,且不沾世事的地方,但是这并不是Ethan想要的。每个暑假,当他四处找银行实习的时候,他更希望他的大学校友不是在非洲做志愿者而是在华尔街工作。

  第三年,他总算逃离了文理学院,来到伦敦的一所知名大学交流一整年。在那里,他才找到了归属感。时尚的人群,充满艺术气息的大都市,还有人们对于地位的渴望和金钱的追求,无一不让他感觉自己的价值观受到了认同—我想要的就是钱和让别人眼红的地位。为什么不呢?

  在这一年中,他并没有怎么学习,也没有怎么上课。英国的大学和美国文理学院区别很大,尤其是在学术上。在英国,他只需在学期结束时参加一场考试,所以他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找工作和准备面试上,最终总算找到了花旗银行的实习。

  Ethan说,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他深深地感觉到了一种歧视。不是因为他是亚洲人,而是因为大公司不愿意招文理学院的学生;不是因为文理学院的学生不聪明,而是因为训练这些有着完全不同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学生的成本太高。大公司在招员工时是分类招的,不管是多么顶尖的文理学院,都会和其他没有名气的学校分到一类。

  由于有在英国的交换经历,更重要的是有在花旗银行的实习经历,Ethan很容易地成为了他们学校为数不多的几个找到投行工作的应届生之一。当其他美国同学都在准备毕业的间隔年(Gap year),或者迷失在混乱的价值观中时,Ethan一毕业就立马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工作。

  国际生边缘化,一切都得靠自己

  Emily的大学四年是在纽约附近的一所文理学院科尔盖特大学(Colgate University)度过的。Emily来自湖南长沙,高个子,宽肩膀,总是穿着熨烫得很平整的衬衣,九分裤和平底鞋,头发一丝不苟地梳在脑后。

  Emily认为美国的文理学院有两类,一类特别学院派,一类特别文艺范儿。而Colgate就属于特别学院派的那一类。学校被兄弟会、姐妹会的美国学生占领,加上又在人烟稀少的地方,所以国际生的抑郁率很高。Emily觉得,在这里国际学生很难融入,一切都要靠自己。

  跟很多中国学生一样,Emily进入Colgate也是因为Colgate的金融传统。虽然在Colgate,学金融就像是个标杆,但位于纽约市外的Colgate仍然不是金融圈的目标学校(Target School)。

  她觉得,学校的地理位置真的比排名重要。如果在纽约市,从不怎样的学校毕业的学生也可以找到工作。看到不少校友进入银行工作,并未完全消除Emily对于毕业不好找工作的顾虑,因为这里的企业对文理学院的学生好像没有太大兴趣。

  她认识到社交的重要性。在一个中国留学生几乎全部学数学或经济学的学校,作为唯一一个学政治学的中国学生,她为自己安排了很多的社交活动,努力地去认识更多人,给自己创造更多机会。不过,找不着工作的担忧一直悬在Emily心里。现在她休学在北京工作,她说,也许这样会给她的未来加加分。

  文理学院毕业生找工作被歧视?

  May来自意大利,她像来自中国的国际学生一样,充满了斗志,想要在美国打拼出一片天地。在来美国之前,她也不清楚文理学院的情形,所以当她收到东海岸一所著名文理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时,欣然前往。

  但她没有想到三年后,她会因为找工作而费尽气力。

  相比May在文理学院的朋友们,她有很好的履历。大一结束的暑假里,她在欧洲实习;学校里,她在招生办公室工作了两年;空闲时候,她还教授意大利语;并且,她还参加了很多国际学生的社团。

  May不仅很活跃,GPA也很高。她努力学习,努力社交。如果是在一个大的学校里,她一定能成为一个社交皇后。但是在一个小的、位置偏远的文理学院中,她的社交受到了很大限制。她只能一个月进一次城,去见见大城市里读书的朋友。每次她都能清楚地感觉到:他们的生活真的很丰富!他们都在谈论最新的餐馆、展览和新项目。新消息向她扑面而来,让她有些措手不及。

  可一谈到学习,她又感觉到自己选对了学校。朋友们都在抱怨课堂太大,找不到问问题的老师,家教也约不上。但在May的学校,课上通常只有6个学生,下课可以随时跟老师切磋;只要有需要,随时都可以找到成绩好的兼职家教,并且是学校付钱。这样的福利是大学校里所没有的。

  大三的上半学期过去了。May开始找暑假的实习,虽然她是心理学专业,但是她并不想走和专业发展相符的道路。在文理学院学心理学的出路无非就是一直读下去,而这并不是May想要的。她想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于是,她去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career center),希望获得一些就业、实习信息。工作人员让她列出了一些她喜好和向往的工作,学校会给她发E-mail告知相关活动的信息。

  大概一周两封的邮件对于May一点用都没有。邮件里都是些对学术能力要求不高、没什么针对性的招聘信息,作为一个顶尖文理学院的学生,竞争这些岗位毫无优势可言。

  于是May开始自己找工作,她在网上搜索,然后大概确定了20家公司,大的、小的、创业的、国企的,什么都有。她自信地把自己的简历发出去,然后等待回音。有些公司给了她Skype面试机会,最后大概有五家公司,给了她第二轮面试机会。

  其他时候,May就到处跑,一会儿去波士顿,一会儿去纽约。在有些公司里,她眼睁睁地看着那些从当地不怎么好的大学校里毕业的学生和面试官谈笑风生。当然,他们都是校友。

  到最后,有两个公司给了她第四次面试。虽然每一次的面试感觉都很好,但没有一家公司录取她。

  May非常沮丧,搞不清楚原因。难道真的是因为文理学院吗?

  反思“小而美”的教育

  福布斯文章的数据的确非常令人惊讶,但这确实也是实情。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文理学院的毕业生找到工作的概率比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的确小太多了。

  为什么很多公司不愿意要文理学院的学生呢?我脑子里突然蹦出一句“百无一用是书生”。文理学院的学生的确非常像“书生”,给人一种不会做事,想得太多,批判性太强的感觉。在大城市,综合性大学的学生早早就进入社会,在他们穿着西服和高跟鞋跟着上班族竞争的时候,文理学院的学生还在郊区裹着一件从二手店里买来的旧羊毛衫坐在壁炉旁边读黑格尔?呢。

  所以也许,我们都应该用批判的眼光去审视这种“小而美”的教育。

  拎客

  文理学院

  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以本科教育为核心,只提供学士学位,特征是注重全面综合教育,以培养有文化有修养的自由教育为目标,而不是培养从事具体工作的工作人员。课程包括艺术、人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门类。一般规模较小,平均每个班大约有10到15个学生,往往坐落于环境优美的郊区。在大部分美国人心目中,文理学院往往代表着经典、小规模、高质量的本科教育,是精英教育的代表。(来源:《留学》杂志)

(原标题:文理学院毕业生被歧视,留学生难就业)

文章关键词: 文理学院海归求职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