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英语辅导报社专栏 > 对《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下任务型教学的思考

对《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下任务型教学的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4/04/21 20:50  英语辅导报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在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达到"以言行事",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本文首先简述了任务型教学理论,认为任务型教学是完成英语学习任务的一种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并提出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注重任务型教学与综合折中的辨证统一。

  关键词:课程标准;任务型教学;辨证观

  Abstract: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 recommends implementing Task-based Approach in English teaching so as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and foster students' comprehensive competence of using the language. This paper briefly sets forth Task-based Approach, holds that Task-based Approach is an important one but not the only one in completing English learning tasks and puts forward the Dialectic Approach.

  Key words: Curriculum Standard;Task-based Approach;Dialectic Approach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以社会建构主义(Social Constructivism)为理论基础,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Task-based Approach),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于是中国兴起了任务型教学法热潮,翻开2001年以来中国的英语教学杂志,不乏有关任务型教学途径的文章。那么,任务型教学是否是一种新生事物呢?在课堂教学中是不是就只能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而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呢?本文将对《标准》下如何使用任务型教学途径谈谈自己的看法。

  任务型教学途径的理论基础来自于Krashen的"输入与互动假设"(input and interaction hypothesis)。任务型教学就是指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交际制定语言学习任务,由学生围绕这一任务制定计划,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计划、完成任务,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评估自己的学习(Ellis,1999)。"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英语学习和习得的过程一方面是学生通过完成任务不断地将所学的知识内化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将所学的知识表现出来的外显过程,而学生的主体性正是通过内化和外显的无数次交替而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因而,任务型教学极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有效改变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极少有机会使用目标语进行交际的教学现状的最佳途径之一(Nunan,1989)"。因此,任务型教学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并且其教学思想和任务设计原则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运用到教学实践中(黄子成,2003:129)。任务型教学途径反映了时代对外语教学的需要,也反映了时代对外语教学问题的认识和解释。

  但事实上,《标准》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途径并非一种标新立异的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法研究者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如Long, Willis, Grookes, Nunan等)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系统提出的有重要影响的教学理论。它是从交际法发展而来的,是诸多交际教学途径的一种。Richards和Rodgers(2001)将任务型语言教学归纳为交际语言教学的一种途径。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香港等地)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都采用了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

  "外语学科中的方法,首先是一个哲学问题,然后才是外语学科问题"(《中国教育报》)。英语学科中的教学法毫无疑问属于哲学中的方法论范畴。而方法论的灵魂是辩证法。对每种教学法,我们应以发展和辨证的眼光来看待。《标准》倡导在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但并不是说我们在课堂教学和教材编写中只体现这一种教学法。它只是完成英语学习任务很多途径中重要的一种,但不是唯一的一种。"任务型教学法虽是从交际法发展而来的,但它却融会了多种教学法的合理成分,而不是排斥其它方法" (《中国教育报》)。因此,我认为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注意任务型教学与综合折中的辨证统一。

  首先,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以往的教学法。在国际外语教育界,相继使用过翻译法、直接法、自觉对比法、认知法、听说法、自觉实践法、集中学习法、全身反应法、暗示法、沉默法、沉浸法、交际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在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为着某一特定的培养目标,形形色色的外语教学法充分利用当时语言学和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最新成果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都曾起过某些积极作用。在我国一百多年的外语教育历程中,很多教师借鉴过这些方法。特别是建国之后,我国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借鉴国外教学法和前人的经验,探索创造出符合中国实际的外语教学法,如:"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结构·情景·交际法","情景·结构·规则·交际法",以及"拼读入门,阅读主导","听说引路,优先发展听说能力"等教学模式。近几年来,我国外语教育界积极推行的是"交际法",旨在改变外语教学中不能学以致用的状况,强调外语的交流功能。由于教研人员和老师的努力实践,交际法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每种教学法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局限,谈不上甲种教学法比乙种教学法好,即使是大受攻击的"语法翻译法",对于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也并非一无是处。任务型教学途径的倡导者也并没有对所谓的"传统"的方法完全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任务型教学理论是在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继续发展。

  同时,任务型教学也存在不少局限性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完成一项大型的学习任务,需要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从短期效果看,在同等的时间内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帮助学生,使其取得更大的进步。并且任务型教学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班级过大给任务型教学的实施带来的局限性,任务的真实性和任务的教育性难以统一,任务型教学中任务设计的难度很难把握,任务的系统性和延续性也难以控制。另外,任务型教学对教师的语言能力和教学能力要求更高,挑战性更大,对教师的专业培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如何更新观念,如何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如何正确处理能力培养和考试成绩的关系,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这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分析、总结、调整、创新,使任务型教学模式适应我国的外语教学环境,使这一模式更完善、更富有生命力。

  胡春洞教授曾指出:中国外语教学法应努力实现"四化",即:中国化、辨证化、同化、简化。他认为研究教学法的最高指导原则应该是辨证唯物主义,要讲对立统一,讲以少胜多。外语教学法要讲"加法",而不要用"减法",应该提倡多样化,而不能单一化;不能简单、盲目地把新出现的教学法捧为最好的、唯一的教学法,而把其他教学法排除在外。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切忌用静止的、停滞的观点看待教学法,而要在外语教学中根据教师和学生的条件以及培养目标,扬长避短,去发挥每种教学法的最佳效果。从这一点上说,任何一种教学法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虽然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已经比较清晰,但并未完善,更不可能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注入自己的新思想、新观念、新内容和新的教学技能技巧。

  只有坚持任务型教学与综合折中的辨证统一,才能在我国基础外语教育中真正贯彻"一纲多本"、"多纲多本"和形成教学法使用多样化的生动局面。这里所说的"综合折中"不同于一般所称的Eclecticism(综合折中法)。美国学者Anne C. Newton(1992)把"折中"理解为"从不同的来源体系或风格中选择最佳者"。Eclecticism(综合折中法)是指在教学中扬长避短,融合各流派的优点和长处,即各种教学流派优点之相加。它这种兼收并蓄的思想是可贵的,但无原则、无理论参照地将不同的教学法拼凑到一起,只能是大杂烩。折衷主义的错误就在于试图引导人们去从已有的教学法中构建一种全能的教学法。

  笔者认为"综合折中"是指针对不同的教学目的,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材内容,不同的培养目标,不同的教学阶段,不同的教学环境,来设计不同的任务活动,来采用不同的教学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长处,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外语教学是一个多方面和多层次因素的综合、统筹、和谐的过程,如结构形式和意义内容、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语言和文化、词句和篇章等。在外语教学过程中,不能生搬硬套某一种教学法,使用什么样的教学途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教学场合的要求,必须立足于教学实际。例如:在设计写作任务活动时,可以采用翻译法;设计某个对话任务活动时,经常用听说法、情景法;对低龄儿童可采用听说法和直接法,到了中高级阶段多采用交际法和翻译法。另外,任务型教学侧重语言的意义,因此教师应该补充一些语言的形式练习。在语言环境缺乏的农村英语教学中,某些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和教材编写中,我们应当以任务型教学为纲。在以完成语言任务(language task)和真实任务(real world task)为主的教学活动中,利用其它教学法的有效形式,来达到符合语用学理论的教学要求,在"以言行事(doing things with words)"的语言行为过程中逐渐掌握语言"(《中国教育报》)。即以任务型教学理论为主线,贯穿诸多教学方法和形式,坚持任务型教学与综合折中的辨证统一,来完成"以言行事"的目的。"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抛弃以往行之有效的方法,而是把新的和现有的做事方式结合起来"(Nunan,1999)。外语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及外语教学中综合方法的运用,将有助于基础外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Richards, J. C. & T. S. Rodgers.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2] Nunan, D. Designing Task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3]宋桂月,金莺.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黄子成.中学英语教学建模[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3:129

  [5]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6]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中国教育报[N]. 2003.6.3

  [8]伍萍,黎政.教无定法折衷综合为法[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2 (3): 136-138

  [9]戴忠信.论外语教学研究中的折衷主义思想[J].教育探索. 2002(12):62-64

  (文/杨志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年第12期;版权归英语辅导报社所有,独家网络合作伙伴新浪教育,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英语学习论坛】【评论】【 】【打印】【关闭
Annotation


新闻查询帮助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