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英语辅导报社专栏 > 教师参考:从饮食角度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教师参考:从饮食角度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http://www.sina.com.cn 2004/04/27 12:46  英语辅导报

  饮食文化是民族文化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饮食文化包括食物的加工、消费和享受三个方面。《齐民要术》序里说:"民可百年无货,不可一朝有饥,故食为至急。"古人将饮食文化视作上天,视作至急。"民者以食为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通过这几句俗语,尽可看出中国人把吃摆在何等重要的位置。虽然饮食文化在西方不够发达,不能典型地反映其文化的特点,但这种不发达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发展的结果,所以对中西饮食文化的具体比较仍有意义。

  一、饮食观念上的差异

  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人在摄取食物时,基本上是从营养的角度理解饮食的。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甚至比起中国的美味佳肴来,简直单调得如同嚼蜡,但理智告诉他: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就像汽车行驶一段路程后需要给机器加油一样。享受在饮食中基本上不占有重要的位置,故而不过分追求口味。在他们看来,如果一道菜或主食营养价值不高,尽管味道不错,也会被认为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个缘故,西方人的饮食始终比较简单,但非常实在。

  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如饮食文化,到处打上了方法论中的形而上学痕迹。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做菜原料在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毫无艺术可言。而且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中国则是一种美性饮食观念。中国人很早就将饮食的味道提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我们吃饭主要是为了吃味,而不是获得营养。营养价值不高,但味道很好的东西,中国人仍乐此不疲。正是在这种讲究口味的动力下,烹调技术才得以持续发展,并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人们在品尝菜肴时,往往会说这盘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然而若要进一步问一下什么叫"好吃",为什么"好吃","好吃"在哪里,恐怕就不容易说清楚了。这说明,中国人对饮食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即使用人们通常所说的"色、香、味、形、器"来把这种"境界"具体化,恐怕仍然是很难涵盖得了的。

  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中菜的制作过程叫烹调。烹是煮熟食物,调是五味调和。《黄帝内经》说:"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其核心思想是传统思想中的和为贵思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上海有道菜叫"咸笃鲜",用火腿、冬笋、鲜肉三味主料,可是在煮好之后,鲜肉中早有火腿与笋的味道,火腿与笋也都各已含有其它两种因素,而整个说起来,又共同形成一种含有三种而又超乎三种的鲜汤。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菜点的形和色是外在的东西,而味却是内在的东西,重内在而不刻意修饰外表,重菜肴的味而不过分展露菜肴的形和色,这正是中国美性饮食观的最重要的表现。

  中国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吻合的。作为东方哲学代表的中国哲学,其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中国菜的制作方法是调和鼎鼐,最终是要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这一讲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体的配合。中菜烹调的目标是适口味美。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适口味美首先要合乎时序,夏秋清淡,冬春浓郁;还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一切以菜肴味道的美好、谐调为度,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化,决定了中国菜菜系的特点乃至每位厨师的特点。

  二、饮食对象的差异

  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以谷类即淀粉为主,西方人的饮食结构则以肉类、蛋白质为主。凡饮食都离不开菜。在中国"菜"为形声字,与植物有关。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中国人以植物为主菜,与佛教徒的宣扬有着千缕万丝的联系。他们视动物为"生灵",而植物则"无灵",所以他们主张素食主义。

  西方人则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连西药也是从动物身上摄取提炼而成的。西方人的身体普遍比中国人健壮:高个、长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西方人以中西食物的差异来判定双方饮食营养的优劣是没有道理的。孙中山先生曾指出:"中国素食者必食豆腐。夫豆腐者,实植物中之肉料也。此物有肉料之功,而无肉料之毒,故中国全国皆素食,也习惯为常,而无待学者之提倡矣。欧美之人所饮者浊酒,所食者腥膻,亦相习成风,故虽在前有科学之提倡,在后有重法之厉禁,如俄美等国之厉行酒禁,而一时亦不能转移之也。"这些话科学地道出了中国饮食之利及西方饮食之弊。

  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反映在文化行为方面便是西方人喜欢冒险、开拓、冲突;而中国人则安土重迁,固本守己。这是因为食肉为主的民族是同各种野兽打交道,所以必须具备强悍的体魄和进攻性的性格,而以谷类为主的农业民族,其对象是土地和农作物,他们需要的不是进攻和凶猛,而是在耕作时的精心照料和耕作后的耐心等待,因而他们的性格必然倾向于平和闲静。如美国人在开发西部时,他们把整个家产往车上一抛,就在隆隆的辎重声中走出去了。而中国人则时时刻刻记挂着"家"和"根",尽管提倡青年人要四海为家,但在海外居住数十年的华人,晚年还是拄着拐杖来大陆寻根问宗。这种叶落归根的观念,人文精神,不能不说是和中国人饮食积淀相通合的,它使中华民族如此富有凝聚力,让中国人如此富有人情味。

  基于中国人之无所不吃,汉语中,与"吃"有关的词语,便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层面,每一角落。英语中的eat,有"吃,喝","吃饭","摆布,宰割""腐蚀",四种意思(《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商务印书馆,1997版,p458),而汉语的"吃"字,却可组成数十个词或成语。如"吃不开","吃香","吃不消","吃官司","吃醋","吃苦","吃白饭","吃里爬外"等等。这正说明吃在中国人心目中的重要性。

  三、饮食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就是大家都会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西式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

  与中国饮食方式更为明显的差异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而自助餐却打破了围坐欢饮的格局,将个人的独立、自主提到首位,这与中国传统的大家庭大一统的文化模式是背道而驰的。应该说西方的分餐制是有很多优点的,首先是充分尊重个人的爱好,其次是不浪费(吃多少要多少),第三是卫生,当然也就杜绝了由此带来的"病从口入"。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中国人是要通过同桌共食来表现和睦、团圆的气氛,使饮食的社会功能不能充分发挥。胡兆量等(2001)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具体列表对比如下。

  

  三、中西饮食文化的归属与差异

  饮食观念的不同,使西方饮食倾向科学、理性,中国饮食倾向于艺术、感性。在饮食不发达的时代,这两种倾向都只有一个目的--度命充饥。而到了饮食文化充分发展之后,这种不同的倾向就表现在目的上了:前者发展为在营养学上的考虑,后者则表现为对味道的讲究;前者表现为规范性,后者则体现随意性;以及哲学层次上的分别与和合的表现。

  1.营养与美味

  烹调出自饮食,饮食原来是旨在维持生命的营养。从饮食的功能上看,西方人仅仅将饮食看成一种手段,吃了东西以便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因为只是手段,态度也较为随便,不会刻意去讲究什么味道、排场等等。中国人则将饮食看成目的。吃饭并不一定是为了做事,而是为了享受。所以,中国人对待吃是尽心尽力,兴致盎然,不管花多大的功夫也在所不惜。因此,西方饮食的着重点仅仅是原始饮食实用性的延伸。中国饮食对味道的偏重,就把饮食推向艺术的领域。在中国吃是为了欣赏烹调的艺术或是不胜其"味美"的诱惑,是在进行味觉享受。这在西方理性饮食观看来,不仅是浪费,而且危害人体。中医还主张冬天加强营养,也是为了确保来年的精力旺盛。中国人的这种观点较西方一味反对超负荷饮食的主张更为辩证,更接近于科学的真理,且已受到数千年中医实践的检验。

  从更高的层次讲,只注重营养,食物味道千篇一律,食之如嚼蜡,这就把饮食看成是生存的手段,只是更为合理的果腹充饥,而不是享受。就饮食而言,不能为了"科学"、"营养"而将一些美味排斥于餐桌之外。只有美味的东西,才能满足人们的食欲,进而给人带来身心的愉悦。中国人的饮食从古至今表现为感性对理性的超越,致使中国饮食文化充溢着想象力和创造性。中国饮食活动中的感性是升华了的感性,渗透了理性的感性,是生命本质的实现。另外,味觉享受本是人类为之奋斗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中国饮食的艺术化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饮食早已超越了维持生存的作用,它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得肉体的存在,而且是为了满足人的精神对于快感的需求。它是人们积极地充实人生的表现,和美术、音乐、文学等等有着同等的提高人生境界的意义。

  2.规范与随意

  西方人的饮食强调科学与营养,故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牛排的味道从华盛顿到洛杉矶毫无二致,牛排的配菜也只是番茄、土豆、生菜等有限的几种。再者,规范化的烹调要求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烹调的时间精确到秒。同样,一道菜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面对不同的食者,皆为同一味道,毫无变化。即便是最高贵的宴席,也不过是餐具考究,布置华贵而已,菜仍旧一个样。

  中国饮食的特点就是随意性。比如同样一份菜肴,由于地区、季节、对象、作用、等级等的不同,可以在操作上进行不同的处理。拿红烧鱼来说,冬天的色宜深些,口味宜重些,夏天则色和味均应清淡些;对于江浙一带的人来说,红烧鱼的调味中可加糖,如面对川湘顾客,则应多放辣。可见离开了随意性,就没有中国烹饪的变化多端,就会失去中国烹饪的独特魅力。从这一点上说,中国的烹调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哲学的模糊性,和不可捉摸的随意性。

  (文/藤延江;英语辅导报大学教师版2003-2004学年度第21-23期;版权归英语辅导报社所有,独家网络合作伙伴新浪教育,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英语学习论坛】【评论】【 】【打印】【关闭
Annotation


新闻查询帮助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