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师教学参考:解读“China”支那和震旦 |
http://www.sina.com.cn 2004/06/30 09:12 英语辅导报 |
支那和震旦,同为出口转内销的对中国的称呼。梵文中还称中国为Cinisthana,在佛经中译做"震旦"。东晋翻译家帛尸黎密多罗说:"此名与支那皆为"秦"字的对音。"《易·说卦》曰:"震,东方也。"震旦,即:东方之光。多少世纪以来支那和震旦一样是对中国的溢美之称。梁启超曾称呼自己为支那少年。 明治以前,支那一词只是偶尔在日语中出现,那是对Morokoshi的美称。甲午战争后,在"日本胜利,支那败北"的狂呼中,和chankoro(清国奴)一起,"支那"代替了Morokoshi成为日本人对中国人最下作的称呼。从此"支那"成了中国耻辱的代名词。 抗战胜利后,进入东京的中国代表团以命令的方式通知日本外务省,"支那"一词不许再使用。日本外务省不得不下达通知说,"查支那之称呼素为中华民国所厌恶者,今后不必细问根由,一律不得使用该国所厌恶之名称。" 如今,支那一词早已从日语中消亡。只有铁杆军国主义者石原慎太朗和丧失民族良心的哈日族彭明敏之流,时而拾起这个牙慧。 "满大人"和Mandarin 除秦、唐之外,汉、清为中国另外两个大一统王朝。秦、唐两朝名称与中国或China称谓的关系似无大争议。但汉族的称呼是否与汉朝之名有关,英文Mandarin是否源于"满大人"的问题颇值得探讨。 秦亡项羽霸天下,封刘邦在汉水为汉王。刘邦再夺天下建汉朝。此时,华夏与蛮夷戎狄的融合经秦代后,在又一个大一统的政权下继续,此时应视为汉民族之称之始。就是说,汉水之名与汉族之名当有渊源关系。但迟至北齐时代,才在文献上有"汉子"、"汉家"等词语的出现。 英文Mandarin,香港《明报》、《成报》都有文章称是源自"满大人"(满清官员)一词的谐音。但权威的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1998年版)则认为,此词源于印地语Mantri(顾问),16世纪经由马来文和葡萄牙文进入英文。这时 "满大人"的先辈正在东北密林狩猎,还没进关呢。 Chinese 的Chineseness 不论是上古时的华夏,还是中古时的支那、唐山,以及20世纪进入中国国号的中华,所有中国的各种名号都可译成英文China。在China存在的亘古时间内和辽阔的空间中生活过和现在生活着的人,就应是Chinese。 什么是Chineseness?从语法上讲,这是Chinese的抽象名词。这个词如何译成汉语?"中国人特性"?"中国人的认同"、"中国心"、"中华主义",还是"中华文化"?或是中国的"伟大存在"? 世界上其他的"伟大的存在",在创造了人类文化奇迹后就不复存在或被外族征服了。玛雅和印加消失了;埃及被阿拉伯化了;希腊被罗马人征服了;罗马帝国解体了;印度文明的发展被外族打断了。中国人的Chineseness以炎黄时期的华夏为起点,数千年来曲折而又顽强地发展着。 可是,汉字文化圈内的日本、朝鲜和越南也声称,这个"伟大存在"的称呼是属于他们的。都人则在《僭称中华》一文中说,《大日本史》记载奈良时代藤原广嗣上表日主说:"北狄虾夷,西戎隼俗……往古以来,中国有圣则后服,朝堂有变则先叛。"藤原是第一个宣扬"日本即中国"的日本人。 之后的一千年里,日本僭称中国的实例不用枚举。幕府后期藤田东湖高唱:"神州自神州,西土自西土",以日本为神州,中国倒成了西土。明治维新时日主下令国史局:"其速正君臣名分之谊,明华夷仙外之辨。"越南和朝鲜的古籍中僭称中华的词语也比比皆是。这说明历史上"中国"的名号在东亚有巨大感召力。 具讽刺意味的是,尽管台独分子念念不忘的大和旧主长期以"中国"为荣,但这些哈日族们却不敢承认自己是中国人。 (文/辛金 辑; 英语辅导报高中教师版 03~04学年度第39期;版权归英语辅导报社所有,独家网络合作伙伴新浪教育,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
【英语学习论坛】【评论】【大 中 小】【打印】【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