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英语辅导报社专栏 > 英语辅导:从“驴象之争”谈美国的“两党制”

英语辅导:从“驴象之争”谈美国的“两党制”
http://www.sina.com.cn 2004/11/24 13:11  英语辅导报

  随着2004年11月总统选举(presidential election)日期的日益临近,早已拉开帷幕的美国总统大选已进入紧锣密鼓的阶段。在有关的电视国际新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美国的选民们手持"驴"、"象"的标志物参加总统竞选活动。"驴"、"象"分别是美国两大政党--民主党(the Democratic Party)和共和党(the Republican Party)的标志。这两种动物成为两大政党的象征,还有一段故事。

  美国早在18世纪八、九十年代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执政时期就出现了最早的政党:联邦党(Federalist Party)和民主共和党(the Democratic-Republican Party),但都不是以夺取全国行政领导权为己任,允许同时投不同党派总统、副总统候选人的票,结果曾产生对立两党分别出任正、副总统的情况,如:1796年来自联邦党的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当选为美国第二任总统,而民主共和党的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按照宪法成了美国的副总统。到了19世纪三、四十年代,近代两党制在美国逐渐形成。1828年民主共和党发生分裂,成立了以安德鲁·杰克逊(Andrew Jackson)为首的民主党。杰克逊出马竞选总统时,口号是"让人民来统治国家"。对手嘲笑他像蠢驴,说人民怎么能统治国家呢?但有"老核桃树"外号的杰克逊却不生气,反而用驴作为竞选标志,到处宣传"人民"观点,结果以压倒性胜利击败对手,成为总统,并成功连任。后来该党副总统马丁·范·布伦(Martin Van Buren)竞选总统时仿而效之,在1837年入主白宫,成为美国第一位在职副总统竞选总统成功的人。这年夏天,美国报刊首次出现"驴"的政治卡通漫画(cartoon)。此时杰克逊已经退休,但画面上仍显示他在指挥着一群毛驴。为了抗衡杰克逊的民主党,一些政客联合起來組成了辉格党(the Whig Party,借用英国议会自由派名称)。后来,这两党几经分化、改组,直至南北战争(the American Civil War,1861-1865)前正式建立起民主、共和两党,以后他们轮流执政,形成两党制(two-party system),延续到今天。

  1874年,美国著名政治漫画家托马斯·纳斯特(Thomas Nast,1840-1902)在《哈波斯月刊》(Harper's Monthly)上首次把共和党画为大象。画面上的那只大象向一个大坑走去,寓意当时格兰特(Ulysses S. Grant)领导的共和党政府面临危机。此后,纳斯特看到民主、共和两党如马戏团表演似的,便以驴、象的漫画进行讽刺。但出乎意料的是,驴、象在被双方作为讽刺挖苦对象的同时,竟又被反其道地视为各自的吉祥物。共和党人说"驴"代表着愚蠢、顽固和荒唐(foolish, stubborn and absurd),而民主党人则认为它象征谦虚、聪明和倔强(modest, clever and surly)。民主党人说"象"代表着愚笨、虚伪和保守(stupid, hypocritical and conservative),但共和党则认为它象征高大、坚强和智慧(lofty, strong and wisdom)。于是从1880年开始,民主、共和两党都名正言顺地把驴、象作为本党标志进行竞选。每到选举时候,报纸、海报铺天盖地满是驴、象的"光辉形象",竞选的会场上也时常会出现充气塑料做的驴和象,"驴象之争"就成为美国政治竞选的形象描绘,也是美国两党制的喻词。时至今日,此举已成为传统。

  尽管美国宪法(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S.A.)对美国政党的地位没有作任何规定,但美国基本上是两党制国家,即民主、共和两大政党轮流执政,把持美国政坛。两大政党不仅控制着联邦政府(the Federal government),也控制着几乎所有的州政府(the state government)和地方政府(the local government)。虽然在美国的政治舞台上也曾出现过其他政党或非党人士角逐总统一职,较为有名的有两度站出来与老布什(George Bush,共和党人)和克林顿(Bill Clinton,民主党人)一争高下的独立候选人(independent candidate)亿万富翁罗斯·佩罗(Ross Perot)以及他创建的改革党(Reform Party)等等,但他们或如流星一闪而过,或因实力有限,终不能成为同两大政党相抗衡的全国性力量,终难登上总统宝座。

  美国的政党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参加竞选,党组织除了致力于参加竞选并力争获胜以外,似乎别无其他重要作用了。就全国来说,民主党和共和党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每四年召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National Congress),提名各自的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a candidate for President or Vice-President),通过竞选纲领(election programme)。两大政党均没有固定的政治纲领(political programme),只有适应竞选需要的竞选纲领。两党的全国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及其主席都是为总统候选人服务的,选举一结束,"委员们"和"主席们"的任务也就告一段落。

  美国的两大政党组织分散,权力分散,没有固定的党员。那么美国人怎么入党,如何才算是一个正式党员呢?艾奥瓦州(Iowa)首府德梅因(Des Moines)的选举机构在前不久的一次选举知识普及问答中,对"我如何报名加入一个政党,成为一名正式党员"的问题是这样回答的:"在你的选民登记表(the registration form of voters)上勾一个政党即表示你加入了那个政党。报名加入一个政党即意味着你成为那个政党的一员,可以在那个政党举行的初选中投票。"这就是说如果一个选民在选民登记表上的"党派"栏目中的"共和党"一栏上划勾,那么他(她)就成了现任总统小布什(George Walker Bush)所属的共和党的一员。但是如果该选民回家睡了一宿觉后改变主意又想加入已稳获党内提名的来自马萨诸塞州的参议员约翰·克里(John Kerry)所属的民主党,那么他(她)只需重填一份登记表,只需在"党派"中的"民主党"一栏中划勾即可。

  美国的两大政党不存在一个领导和决策机构,而且各级党组织中,上级对下级没有纪律制裁的权力。在美国国会(Congress)的参、众两院(the Senate,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中尽管议员们绝大多数不是共和党人就是民主党人,但党的领袖们并不能约束议员们按党的立场投票,总统也不能给国会中的本党组织下命令。议员们享有很大的独立性(independence),他们常常按自己的目的或其选区(election district)中选民们的要求投票,会打破两大政党彼此间的界限。这是因为如果议员们在投票的时候不顾及其所在选区选民们(voters)的意愿,冒犯了他们的利益,那么下次竞选时他们就会被选下去。

  一般说来,共和党吸引着大企业家、农场主、商人、企业主管人员等等,素有大企业党(Grand Old Party)之称。而标榜自己是中下层人民代表的民主党(Democratic Party)则通常对以下几种人有特别的吸引力: 蓝领工人、黑人、少数民族以及低收入者等等。有关资料显示:在1972年共和党人尼克松(Richard M. Nixon)竞选连任总统获胜的那次选举中,约70%的白人投共和党人的票,近90%的黑人投民主党人的票。不过,在美国的选举活动中,没有一个利益集团是永久地支持一个政党的,而且选民们对政党的选择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这是因为多元化的社会和利益不同的众多集团的存在,使得政党日益成为利益不同的各种选民的联合体。两党也因此回避分歧严重的问题,在许多问题上走中间道路(middle-of-the-road line),以避免党的分裂,争取更多的选票(vote)。换句话说,民主、共和两大政党轮流执政(be in power in turn),执行着同样的基本政策,只是在一些次要问题上才有分歧,而这样一来,政党越来越没有自己的鲜明特色,民主、共和两大政党间的区别已日渐模糊。

  鉴于此,总统候选人才可以在竞选活动中对一切团体发出呼吁,这使得国家趋于团结而非分裂。一般来说,在西方凡是成功地实行两党制(two-party system)的国家,在政治上都较实行多党制(multi-party system)的国家更为稳定,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的问题,有待于我们去分析和探讨。

  (文/杨华;英语辅导报 大学二年级版 04~05学年第7、8期; 版权归英语辅导报社所有,独家网络合作伙伴新浪教育,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评论英语学习论坛】【 】【打印】【关闭



Annotation


新闻查询帮助

热 点 专 题
东航客机在包头坠毁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巨能钙被检出含双氧水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国足告别2006世界杯
广州车展美女图450张
经典两厢车狂热贴图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