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英语辅导报社专栏 > 教学参考:活化课文插图,激活课堂教学

教学参考:活化课文插图,激活课堂教学
http://www.sina.com.cn 2005/01/19 17:07  英语辅导报

  新课标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SEFC英语新教材提供了与学生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素材,同时,该教材还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文插图,这些插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让学生通过视觉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是,教材中的插图是静态的,其内涵具有一定的隐含性。如果教师能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设法让静态的插图动起来,课堂教学就会更具有吸引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实施英语语言情景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一、 引导学生读图、看图、赏图。

  这是对教材插图的最基本运用。教师可以把这一步放在课前“热身”或导入上,让学生在通过课文插图获得对教材直观而形象的感性认识基础之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如SEFC新教材1B第13单元Healthy Eating第一课时,我们可以通过八幅图片直观而形象地了解到这一单元的主要话题与日常饮食有关。学生在读、看、赏析图片的过程中,会很自然地谈到与他们生活密切联系的健康饮食。学生会根据原有的知识,判断出何为垃圾食品,何为健康食品,并给出理由。

  二、 充分利用好课文插图,使课堂多趣味、多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或幻灯片显示,让那些静态的插图“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如UNIT 14 Festivals,把课文中的插图通过多媒体显示出来,适当添加一些与节目有关的有趣的画面,学生能在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中学到课文内容,认识各种节日的表现形式,了解其不同的文化内涵,引起他们对节日文化的思考。

  三、 在合作互动中利用好课文插图,拓展学生的思维。

  即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合作中自己动手、动脑,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和优势,进行制图和表演等。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启发、点拨,形成立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在合作制图中,我鼓励学生发挥其创造性思维制作并组合插图部件,充分发挥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制图时,要求学生:1. 忠实原文内容,但又不能受其束缚,可适当地增减;2. 广泛参与,让学生参与插图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减轻教师的负担;3. 体现美育教育,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受到美的熏陶。如在SEFC新教材高一下册UNIT 16 Scientists at work课文Franklin's Famous Kitc Experiment一文时,我要求学生在通读课文之后,进行小组活动,共同描画出Franklin用于做实验的风筝,并请学生在黑板上进行描画。通过这一活动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而且可以培养他们合作互动的精神,同时还可以使有绘画才能的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给大家一种美的享受。

  四、 在课堂教学中,活用教学插图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完善教学形式。

  教师把教材插图制作成一大块模块,再分割成多个小块,要求学生又快又准地进行拼合。也可用多媒体设置,让学生完成拼图游戏。通过拼图游戏,可以训练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让学生捕捉关键的信息句,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教学SEFC 1B UNIT 17 New Zealand课文时,我通过多媒体下载一张世界地图,空出几大岛屿的位置,把相应的图片放在旁边,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地理知识进行拼图游戏。学生既觉得有趣,又能起到课前预读的作用。以同样方法进行New Zealand的地理位置拼图,学生会很快掌握并熟知课文内容,在短时间内掌握描述方位与方向的词汇与句型,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对新教材插图的利用体现在多方面,我们要不断挖掘有限的课本资源。合理利用课文插图,有助于我们更新教学理念,探究教学模式,开展研究性学习,从而激活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文/颜春艳; 英语辅导报高中教师版 04~05学年度第17期;版权归英语辅导报社所有,独家网络合作伙伴新浪教育,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Annotation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9898-5747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