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师教学参考:五点一线备一课(下) |
http://www.sina.com.cn 2005/02/04 16:20 英语辅导报 |
二、个性化备课的依据 1. 理论依据 备课的实质就是对课程的理解。新课标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结合这一基本理念,教师必须重视备课过程中的个性化设计,领会新课标精神。 2. 现实依据 个性化备课的现实依据是学情,即学生及其学习状况。奥茨伯尔在《教学心理学:认知观》的扉页上写道:“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要全面调查和了解学生的学情,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感悟能力甚至从班集体高度整体考察一个教学班的学习风气、课堂气氛和舆论倾向等。 三、几点体会 笔者在备课过程中得出以下几点体会:为了把课备得更好,并从中获得能力的提高,应努力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使之较好地结合起来。 1. 依纲据本与创造发挥相结合 以教材为本,以大纲为纲,这是备课工作的原则,但并不妨碍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两者并不矛盾。反之,新课标教学目标的多重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为我们创造性地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备课必须富有个性化。 2. 课前备和课后备相结合 毫无疑问,备课应备在上课前,但课后备也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一节课上完后,有必要针对本课的顺逆与长短进行课后备。从某种意义上看,这种“备”是更广义的备,可为今后再上这节课作准备,为将这节课的成功经验迁移到后续课程上而准备。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对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3. 备课的形式与实际相结合 传统的备课形式要求各环节必须有目标要求、重难点、教具准备、导入、经过、小结、作业等,缺一不可。这种做法不仅容易扼杀教师的创造性,且易将“备”课内容上成“背”课。这种形式与课改“促进教师的提高、学生的发展”之宗旨相悖。对此,笔者深有体会:以往,备课追求详细而规范,其实是把学生当成盛放知识的容器;将教案简略而有创意,则是把学生看作等待点燃的火把。前者的课堂只能是死气沉沉的重复劳动,这种教学活动过分强调预设性,它在写教案阶段就已经结束;而后者的教学活动是在课堂上由学生参与后才完成的,是师生合作的产物,这种做法更易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更具灵性和生命力。 四、结语 教学是一门艺术,备好课是搞好艺术的基本条件。个性化备课的设计方式可谓变化无穷,以上所述只是笔者的一点粗浅体会。备课的个性化设计是一种理想状态,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多思考、多钻研,就能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的备 课。有了这种精神,教师的备课才能不为教材所束缚,不被教参所左右,也才能激发学生的心智,将课堂变为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智育能的场地。 (文/郑 艺;英语辅导报初中教师版04~05学年第18期;版权归英语辅导报社所有,独家网络合作伙伴新浪教育,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