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朗文BACKPACK少儿英语 > 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http://www.sina.com.cn 2005/08/18 15:53  朗文backpack少儿英语

  一 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这一概念是乔姆斯基在彻底否定行为主义语言理论的基础上创建转换生成语法时提出来的。乔姆斯基认为,在语言研究中应区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的是本族语者所习得的语言知识,这种知识往往是隐含的(implicit),即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后者则指本族语者的实际语言运用,也即本族语者具体的说话和听话行为。语言能力是语言行为的基础,语言行为则反映语言能力。然而,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并不总是相一致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实际语言运用并不总是他的语言能力的确切反映,因为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如疲劳过度、注意力不集中、过于激动或过分紧张等),人们往往会出现“言不由衷”、“词不达意”的失误现象。例如一个会说英语的人可能会因某种原因把句子“Itook the book home.”说成“I took the hook bome.”这类语言运用中的失误显然不能表明人们不具备这方面的语言能力。因此,乔姆斯基等转换生成语言学家们主张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区别开来,并认为语言研究的目的在于对人类所特有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而不是像结构主义的描写语言学那样仅仅满足于对语言行为作出描写和分类。

  根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理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能指出哪些声音或语素的组合是母语中可能存在的,哪些可能是不存在的。例如说英语的本族人都知道spite是一个英语词,而sbite则不是;他们也能知道,re-cuddle,non-derive-able,un-friend-less-ness等是英语中可能的语素组合(尽管英语词典中并没有这些词),而en-rich-en,kind-un,grace-dis等则是英语中不可能有的语素组合。

  2)能区别符合语法的句子和不符合语法的句子。例如英语本族语者能辨别出“I want to go home.”是一个符合语法的句子,而“I want going home.”则不是。

  3)能区别出一些结构相同或相似,但实际意义却不同的句子。例如他们知道“John is eager to teach.”和“John is easy toteach.”两个句子虽结构相同,但意义却不同。前者表示“John iseager to teach others.”后者则表示“It is easy for others to teachJohn.”

  4)能辨别出结构不同但意义有联系的句子。例如:

  (1)The police examined the bullet.(警察检查子弹。)

  (2)a.The bullet,the police examined.

  b.The bullet is what the police examined.

  c.The bullet was examined by the police.

  d.It was the bullet that the police examined.

  e.The police did examine the bullet.

  f.The police did not examine the bullet.

  g.Did the police examine the bullet?

  h.Which bullet did the police examine?

  例(2)中的各句都与例(1)在意义上有联系,都有一个相同的基本命题(桂诗春,1988)。

  5)能辨别出句子的歧义(ambiguity),即同一结构具有一个以上的释义。例如操英语的本族人能指出“John is too far awayto see.”一句可有两种不同的释义:一种是“John is too far away tosee others.”另一种是“John is too far away for others to see him.”

  6)能意识到句子之间的释义关系(paraphrase),即结构不同的句子具有相同的语义。例如以下三个句子它们的句子结构虽然不同,但具有相同释义。

  (1)James knocked in the nail with a hammer.

  (2)James used a hammer to knock in the nail.

  (3)James hammered in the nail.

  二 交际能力的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能力”概念虽然得到了许多语言学家的认同,但在语言学界也引起了不少异议。这些异议多数是来自于社会语言学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当推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他认为,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的概念是不完整的,因为它只注重了人的内在心理因素,而忽视了语言外在的社会文化因素,舍弃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受乔姆斯基“语言能力”的启发,海姆斯在60年代(Hymes,1967)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这一概念。海姆斯认为,乔姆斯基所谓的语言能力只是一种语法能力(gram-matical competence)。然而,一个儿童是在社会化(institutional-ized)的过程中习得母语的,他不仅能按本族语的习惯说出符合语法的句子,而且还能在一定的场合和情境中恰当地使用语言形式。也就是说,他习得的是这样一种能力: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该说话;说的时候对谁说、说什么、怎样说,即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根据海姆斯的观点,交际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参数:

  1)语法性(grammaticality),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在形式上可能,即能从语法、语音、词汇等语言系统本身的角度判别某种说法是否正确。例如:“The rain is destroyed thecrops.”一句就不能说符合语法性。

  2)可行性(feasibility),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在实施手段上可行,即懂得哪些句子是可以被人接受的。例如:“She liked the man that visited the jeweler that made the ring thatwon the prize that was given at the fair.”这个句子,虽然在语法上是正确的,但由于过多的内嵌成分一个套一个地放在一个句子里,人们处理起来十分困难,因此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是不可行的。用莱昂斯(J.Lyons)的话来说,话语的可行性指的就是“说本族语的人在某一合适的语境下已经说过,或者可能说的话,并且是已被、或可能被操该语言的其他人所接受的,确认为属于该语言的话语。”

  3)得体性(appropriateness),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在语境上得体。有些话语在语法上可能,在实施上可行,但在语境上不恰当。例如:

  A: What did the rain do?

  B:The crops were destroyed by the rain.

  对话中A问的是“雨水”,B回答的是“作物”,与语境不适宜。正确的回答应是“The rain destroyed the crops.”

  4)现实性(done),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实际出现了。即懂得哪些话是常用的。桂诗春(1988)指出,有些话语虽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但在实际生活里,却没有人那样说。例如在表达“现在是两点半钟”这一意思时,操英语的本族人通常都说“It's half past two.”而不说“It's half after two.”虽然找不出什么理由来说明后者有什么不对,这只是约定俗成而已。

  海姆斯的“交际能力”这一理论的提出,对外语教学思想产生了不小影响。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语教学的目的

  传统的外语教学把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即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语言知识)看成是教学的目的,并认为只要学生获得了一定的语言能力,就能自然而然地在实际的交际中加以应用。“交际能力”的理论告诫人们:语言能力并不等于交际能力,语言知识并不等于语言运用。外语教学的目的不是传授语言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语言的知识在不同场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有效的交际的能力。

  2 语言使用的得体性

  以往的外语教学十分强调语言形式上的正确性,对在某种情景下应该怎样表达才算得体却很少顾及。“交际能力”理论的提出使人们深深地意识到,在外语教学中注重语言形式上的正确性固然重要,但更应注重语言使用上的得体性。形式上正确的语言若使用得不得体,同样达不到交际的目的。例如初学英语的学生在用英语答谢时说出“It's my duty.”便是一例。

  3 教学材料的真实性

  “交际能力”的理论改变了人们对外语教学材料选择的标准。过去人们对外语教学材料的选编都局限于经典的文学作品之内,认为这些出于名家之笔的语言才是纯正的语言,才是外语学习者应掌握的语言。“交际能力”理论的提出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外语教学材料必须取材广泛、真实性高。也就是说,它必须是源自现实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的真实材料。只有采用这样的材料,外语教学才能使学生学以致用,才能真正地达到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的能力。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747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