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语教育三十年:教材建设突飞猛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2日 10:30   香港文汇报

  三是教材建设的升级。经过30年的发展,外语教材建设突飞猛进、成果斐然,“一纲多本”成为最显著的特点。基于一个大纲的教材种类繁多,每门课,包括翻译、文学、综合英语、泛读、听力等都有各种各样的教材。除此之外,各出版社还从国外引进了很多教材,但外国人编写的教材并不能完全适应我们中国人学语言的需要。中国人编写的教材,我们称之为“本土教材”,虽然在语言水平上有所欠缺,但教学适应性更强。因而,兼顾教学适应性和语言纯正性,我们采用了折衷的方法,基础语言学习教材大多由中国人自行编写,采用自己的编写体系,但教材内容篇章则请本族语者撰写,真正做到了在提高学生语言水平的同时,拓宽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有利于提高其人文素养。对于洋教材,拿来—甄选—改造—应用是我们的策略。

  四是教学方法的贯通。国内的外语教育,从1950年代起,受语言学研究的影响,经历了很大的转变。从上世纪50年代初到改革开放前,受前苏联的影响,我们的外语教育大都停留在静态的教学上,主要采用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Approach)。它是用母语教授目的语的一种方法,培养了大批符合当时社会需要的外语人才。这些人才的特点是外语阅读能力较强,但相比之下,其语言交际能力较为薄弱,导致“哑巴”英语在非英语专业学生中较为普遍。1978年之后被称为“公共外语”的大学英语渐渐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大学领导的重视,作为公共外语的英语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87年,大学

英语四级考试正式开考,大学英语教学进一步规范化。然而,由于考生过分注重四、六级考试的成绩,而学校也同样视通过率为体现本校英语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大学英语教学的应试成分甚浓。应试教学的结果就是生产出一大批“高分低能”的“畸形人才”,这明显有悖于我们外语学习、外语教育的初衷。

  1985年前后,直接法、听说法、交际法、沉浸法、暗示法等国外教学法被大量引入中国,并对中国外语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人们逐渐认识到,好的教学方法应当是各种教法的灵活运用与整合,教师在注重教学方法的同时,更应当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因此,结合语言形式准确性和语言交际目的性的结构—功能法(Structural-Functional Approach)应运而生,在侧重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努力减少语法错误。我们认为,教师使用哪一种教学方法不应该是教条的,一个好的教师会根据学生的需求(学习目的)而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