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透析
中学生产生抑郁症的原因多种多样,除了其自身的心理因素外,还有社会、家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心理因素
通常包括中学生的性格特征,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对环境与挫折的应对方式等。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处于发展时期,有时候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会表现出盲目的自信和很强而又脆弱的自尊,凡事带有理想主义色彩。一旦受挫或理想破灭,他们会感到沮丧、彷徨、情绪低落。如果不加以适当调节,长此以往,则容易陷入抑郁。另外,在面对失败和挫折时,中学生如果仅仅认为其原因在于自己的能力不足,对困难采取回避、退缩的态度,而不是以积极的态度去全面分析的话,则容易感到自卑,进而可能发展为抑郁。
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包含多个方面,如家庭结构、教养方式等。比如,离异家庭的子女可能会更多地感到孤独、无助甚至自身缺乏价值感。在青春期,中学生会体会到强烈的“成人感”,觉得自己“长大了”,有能力自主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而不必事事都听从父母的安排,因此会表现出一定的逆反心理。在这个时候,不恰当的家庭教养方式,以及不融洽的家庭氛围,都有可能成为抑郁症的诱因。
人际交往因素
觉得自己“长大了”的青少年们,更愿意把自己的心事、情感与同龄人分享,他们的情感满足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与同伴们的交往、沟通中。如果人际关系不良,没有好朋友可以倾诉心声,他们就难以得到情感满足,从而感到孤独、寂寞,这样的不良情绪正是造成抑郁的重要原因。
其他因素
包括入学适应不良、过大的学业负担、升学压力、教师的态度与教育方式、学校氛围等因素。对中学生特别是高三的同学来讲,主导活动是学习,高考带来的压力如果得不到恰当的调节和缓解,难免会让他们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形成焦虑、抑郁等不良的情绪状态。而那些刚从初中升入高中,或者刚分科后的同学们,面对的不仅是全新的同伴、老师,还有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甚至作息时间、生活习惯都会有所变化,这些适应问题同样会对中学生的情绪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