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家:考前准备工作很重要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5/09 19:44 新浪教育 |
高考教研专家尹宗禹老师作客新浪谈考前准备 2005年高考在即,为帮助考生更好的复习备考,新浪网教育频道联合精华听课网特别邀请了高考教研专家尹宗禹老师2005年5月9日17:00-18:00(周一)作客新浪网嘉宾聊天室,就高考考前准备,心理和生活调剂等问题与广大网友进行互动交流。 主持人:2005年高考在即,为帮助考生更好的备考,新浪网教育频道联合精华听课网特别邀请了高考教研专家尹宗禹老师作客新浪网嘉宾聊天室,就高考考前准备,心理和生活调剂等问题与广大网友进行互动交流。首先请尹老师和大家打一个招呼。 尹宗禹:各位同学好,家长们好。 主持人:现在考生和家长都比较关注在考前和考试中间如何调解,如何准备,尹老师和大家大致先说一下吧。 高考前20天准备注意知识的提升 尹宗禹:离高考还有20多天,这20多天要做什么?我想有三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知识的准备和提升,第二是心理的准备,第三是生活的保证。这是考前的准备工作。 7号、8号这两天考试过程当中注意什么呢?我提一些建议供考生们参考。考前还有20多天,这些天我们应该注意什么。来新浪网之前已经有一些同学在网上提高了一些问题,我随时解答,考生和家长还有什么问题还可以随时提。还有20多天高考了,因此说已经到了冲刺阶段,考生心理紧张,考生家长心理更紧张。这一段时间无论是考生还是考生家长应该注意什么呢?我想说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说给考生的,就是知识的准备。应该说这20多天对于考生来讲是一个黄金时段,非常宝贵。这20天的复习一定要把握好,把握好方向。就是要抓住重点。一般来讲全国各地这20多天学生的练习密度加大,比如北京开始二模,北京有的区县还要三模,外地也开始二模,一模已经过去了。学生的练习密度加大是说每个地方的人做完自己的一模以后还要做其他地方比如北京要做海淀的,还要做西城的、东城的,比如浙江不仅做自己的,还要做宁波、杭州的试题,所以这一段练习的密度,应该说这一年复习当中最大的。 这个时候注意什么问题呢?要注意我说这样一句话高考总复习不是高考总做题。有些孩子就理解成做题就是高考复习。但是又摆脱不了这一段大密度的练习。我个人觉得这一段要抓住的是既然做练习就认认真真的做,每一次都把它变成一次实战的演习来做,像真正高考一样锻炼自己考验自己。这一段练习要注意这些问题,一个是按照学校的要求做自己地方和外地方的模拟试题。比如北京,如果北京是西城、海淀、东城的学生,起码要做7次到8次这样的练习。如果是不属于这三个城区的,他们可能还要把东、西、海的试题都做一遍,就不止是三套了。我个人认为会做的题不要重复,会做的题总是重复会使自己的智力下降。不会做的题反复重复会使自己的心理受到打击,希望同学们掌握好度,这个时候把这些练习做好就足够了。建议家长不要给孩子买更多的练习,目前市面有一些说是高考冲刺的题,我觉得和高考的相关程度比较差。模拟试题各区县、各地方的教研部门,依据他们多年的校验依据他们多年的研究和学科带头人一起编制的试题,这套试题的信度比较高。这一段把模拟试题抓住,认真去做就好了。 主持人:你觉得真题呢? 尹宗禹:真题学生早已经做过了,模拟考试之前早已经做过了,所以这一阶段应该是做这些模拟试题。学生看中的是成绩这无可厚非,家长也很注意成绩,但是究竟是模拟考试,不是正式考试。所以这一阶段应该把注意力更关注到考试的得失上来。每做完一套题,学生应该认真的总结,这套题的得和失。为什么要总结得呢?会做的题不要放了,要再巩固。是指把会了的题,一定要再落实。刚刚我们到新浪来,有一个同志来过一次,应该是20楼,他到了12楼,然后再到19楼,再到20楼,其实过来,为什么没有清楚呢?就是说他应该巩固一下,下一次他就不会犯错误了。这个道理是认知的规律,要把一个事情夯实就必须有再努力的过程。不要认为这个题做对了,就放过了,下次来,可能还要出问题。这是得要认真总结。但是总结的重点是失。 “失”包括两部分,第一不会做的题,为什么不会做,要自己想,和同学们商量人家是怎么做对的,要问老师,把思维的过程搞清楚。高考考察各种能力,尤其重要的是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所以一定要把过程搞清楚,过程清楚了,结果自然就会正确。“失”的第二个方面是把会做做错的题,一定要把原因找出来。是审题不仔细,还是计算不细心,还是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还是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科能力没有到位。总之一定要找到病原病因,然后对症下药。所以总结得失比成绩更重要,成绩仅仅是外在表现。内在表现就是得失是最实质性的表现。如果每一套题都能够做到认真总结得失,把几套题叠加起来的得失,你就会在模拟考试的台阶一个一个上升。 网友:你说的“失”,我也做过错题集,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问题出在哪儿呢? 尹宗禹:这个问题提的特别好。在模拟考试当中除了进行得失总结,就是加强复习的针对性,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薄弱学科,然后加强学习。第二就是你提的这个问题,这一阶段最好有一个小本子,专门把这一阶段的错误记录下来,积累起来。我先说一件事情,我去浙江讲学,我在新浪网上发现有一个浙江考生去年考了711分,他是理科的一个男孩,我就查他怎么这么高成绩,他的经验是什么。网上的经验说他就是常年学习常年积累错误,不但积累自己的错误,而且积累同学的他认为具有共性的典型的错误。我从教一辈子我发现很多同学习惯不好,他们掩盖错误用涂改液,应该把错误积累。所以第一是积累错误。 第二是整理错误,把错误按照学科、按照类别整理。会做的题做错的原因一定要分析出来。不会做的题切口在哪儿,为什么找不到。第三是分析错误,就是把病因找到,到底为什么犯错误。人家能够想到这个问题的缺口在这儿,我为什么想不到。一定要总结教训,不能在一个地方第二次摔跤。一积累错误,二整理、梳理错误,按类别按学科按章节。第三分析错误,就像诊断一样,到底因为什么引起的肚子疼、头疼,找到原因,然后再把错误改正过来。这样就可以做到高考的时候不再重犯错误,这一条很重要。 我原来在西城教研中心工作,每年我们都能看到考生的卷子,其中有一个特点平时老师千叮咛万嘱咐的不要犯的错误,同学们重反错误率是比较高的,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所以建议同学们积累错误。 主持人:他做了错题集以后提高不是很大是什么原因呢? 尹宗禹:还是没有查找到问题的原因,你是胃疼还是胰腺疼,一定要把发病的部位找准,然后对症下药。我认为可能是原因分析不透,对症下药没有到位,所以解决不了问题。而且有的同学问我,说还有20几天,最有效的复习方法是什么,我觉得既然练习密度是很大,最有效的复习方法,就是积累错误,整理梳理错误、分析错误、改正错误。 到7号、8号考试这两天,头天晚上,这个时候不如把错误记录本翻一翻,时常犯什么错误,我看看。就好象运动员进大赛事之前他注意平时的教训是什么,比如刘翔平时的错误是抢跑,如果再抢跑就取消资格了,他必须记住他容易犯的错误,所以这两天应该翻开错误记录本看看自己平时的错误。 主持人:很多考生做难题是出于想提高的心理,所以钻难题,你如何看这个问题呢? 尹宗禹:我反对在这20多天当中再弄难题。知识的积累已经到了一种非常成熟的阶段,知识转化为能力正在加速进行。知识的网络已经形成,就像气球往里冲氢气一样,冲的鼓鼓的,这时候气球有一种动力向上。我们学生也是这样,现在已经是蓄势待发的状态,这时候要鼓劲。高考是750分,外文、数学、外语三科各150,750分难题只占150分,所以有一句话希望考生听进去,不是每个题都给每个考生准备的。北京的录取率来说,大学本科录取是52%很多题是给靠清华、北大的考生准备的,有的是给靠大学本科,有的是给大专的考生预备的。所以一定要有这样一个概念,就是对高考有一个了解,考试说明当中有题型事例,同学们应该看看,这里面有的是难题,如果这时候老做难题,无易于打击自己的信心。好学生高考的时候要把难题做出来了,但是也不建议这时候做难题,这半年的积累、能力的提高,到考场上好学生的智力火花不断的爆发出来,好学生也必须抓基础。到了考场上好学生把难题做出来,容易题丢分多遗憾,所以还是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台阶往上走,这是第三点意见。 还有一个意见,复习到现在要腾出时间看书,高考总复习不是高考总做题。这一段时间练习密度已经很大,应该安排好时间看书,看考试说明。20多天的复习应该有一个回归到考试说明上来。把考试说明里面的东西认真的看看,特别是每天晚上复习完了以后,今天做了很多题,听了老师分析,晚上要拿出相当时间按学科把考试说明看看,把今天一天学到的东西统计出来,理清楚。 我觉得高考复习过程就是编织鱼网的过程,也就是编织学科的体系框架和网络,编六张鱼网,高考的过程就是下海打鱼的过程,纲举目张。现在应该用考试说明继续巩固学科的知识网络。再一个就是教材,我在外地讲学发现很多学生手中的课外读本特别多。我说你们冲着这个给考试说明起一个绰号。学生说“圣经”,我说对,改一个字“圣旨”。必须依托教材复习,依据大纲来复习。我想最后这些天应该从这些方面进行复习。 网友:老师你觉得最后这几天有必要把教材后面的习题做一遍吗? 尹宗禹:没必要,这时候的练习一定要有度,就像吃饭一样,吃的七成饱,就像运动一样,一定要有量。我下面说说心理。高考是难度的考试,0.5到0.6的难度系数是国家给的,高考是速度的考试,有的学科两个小时,题量是固定的,这么多题在两小时时间完成是速度的考试。高考更是心理的考试,高考的基础就是学生的心理品质。面临这么大的考试,要做到心静如水,坦然处之是不可能的。这确实是实现个人目标的一个大冲刺。高考满分750分,理论和实践来看得750分是不可能的,高考是向自己极限的一个冲击,就像刘翔冲击110米栏的冲击一样,学生参加高考也是向自己的极限750分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