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高考:养足精神奔赴考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06/02 16:22 燕赵都市报 | |||||||||
不但要吃好,更要睡好,这样考生才能有精神在高考考场上越战越勇,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因此,有个不错的睡眠十分重要。绝对不再开夜车 “从现在开始一直到高考结束,绝对不能再开夜车了。”曾经有一个考生到倪医生那里咨询,他就总觉得复习时间不够用,每天凌晨一两点才睡,早上6点就爬起床学习。谁知离高考越近就越感觉自己学习状态差,越想把精力放到课本上,越容易走神。
倪医生分析,考生“开夜车”的坏处实在太大。一味向睡眠要时间,睡得太少,大脑得不到应有的休息,就会影响其反应敏感度、记忆力、思维能力,也影响人的心理情绪,人如果较长时间内都睡眠不足,就容易烦躁。如此复习,即便表面上看时间长了,但效率不高、实际效果差。高考是在白天进行,当养成了熬夜的习惯,白天容易疲惫,以这样的精神状态上场,应考状态不可能不受到影响,实在得不偿失。 按时作息,睡得香甜才能保证足够的体能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高考。因为,大脑经过一夜的休息呈现平静的状态,白天复习才会事半功倍。倪医生分析,对考生这个年纪的青年人来说,一天一般要睡够8小时(包括晚上的睡眠和午睡)。一般来说每天晚上要保证7个小时睡眠,不能再少。所谓睡够,就是睡后头脑清醒,白天不困倦,精力充沛。 建议:一般晚上11点左右,就应该做进入睡眠状态。每天中午要学会主动休息。每到夜晚,人体体温下降,新陈代谢减缓,身体进入放松状态。但如果体温太低,身体发冷,反而不容易入睡。因此一般理想的就寝时间是晚11时到12时左右。 恰当午睡精神好 有一类考生晚上睡得倒是不特别晚,但他们起床太早,而且一起床就按照排得密密麻麻的时间安排表行动起来,让自己忙碌得像个陀螺。一旦复习起来,连上个厕所的时间都吝惜,更不要说午休了。如此一天下来精疲力竭,想一想有什么收获,似乎很多,又似乎没什么。 倪医生提醒考生,一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有一个经验公式:“8-1>8”。就是说从8小时的工作时间中抽出一个小时来休息,完成的工作量反而比8个小时要多。因此,考生每天的时间安排要有张有弛,不能“密不透风”。应该清楚以自己的精力一天能完成多少事情,然后集中最好的状态来做。既然做了,就让它实现效果最大化。 提醒:每天起床不宜太早,6点左右比较合适。尽量能安排一个适当的午休,时间以三四十分钟为宜,时间太长或太短都不合适。 建议:针对考前睡眠时间少、身心过度疲劳,考生应进行多时段的睡眠。对脑力劳动过大过强的人来说,“多时段的休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猫盹儿”是调节过度紧张的有效方法,恢复对精力、提高效率的作用不可小觑,学累了,眯个十分八分可能就重新焕发活力呢。 睡觉起床有“标杆” 可能有的考生会问,既然要充分休息,那我每天晚上八九点就早早上床睡觉,上午一觉睡到8点,这样充足的睡眠肯定没问题了吧?其实未必。一味睡得多不一定好,要防止“过犹不及”。最重要的是,要让“睡眠———苏醒”的节律和高考合拍。 “上午9点到11点半,下午3点到5点”,高考的时间就是调节睡眠起居时间的“标杆”。尤其到了现在,更要尽快让自己的大脑兴奋节拍与高考的需要吻合。高考在上午9时正式开始,如果每天起床太早,到9点左右,已经不是精神头儿最足的时候了,起床太晚也不妥,考试开始了人还没有进入状态怎么行。总之,没法在高考时实现“以最饱满的精神”出现在考场上的惟一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一大法宝就是“睡好是守时”。据分析,睡不好的考生大多与他们睡眠不守时有关。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立即着手按照高考时的作息时间作息,将自己的最佳状态调整到上午和下午考试时间。具体方法是无论是否有困意都尽量坚持同一时间上床休息,早上6点钟,不管睡得好不好都应准时起床,每天如此。几天后就会适应这一作息习惯。 睡眠困扰缘焦虑 睡眠问题每年都会成为部分考生尤其是那些“心思细腻”型考生的最大困扰之一。记者从一些学校一线老师那里和部分医院睡眠科、心理科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今年亦不例外。因此,除了倾向熬夜、拼命早起这两类向睡眠要时间的考生外,相当一部分考生的境况是,“不是不想睡,而是睡不着”。“还有5天就考试了,该好好休息,可我每天晚上一躺在床上脑子就不听使唤地出现各种各样的念头,怎么也睡不着。”目前,不少考生和省会男生小辛一样,正遭遇着“睡眠之惑”。比如有的考生过分担心结果,还没上考场就总想着如果失败怎么办?还有的考生总觉得自己的准备还不够充分等等。 倪医生表示,不同考生睡不着的具体原因不同,但都属于考前焦虑引起的睡眠问题。考生们首先要明白的一点是,考前焦虑是正常心理现象,不必过度恐慌。有调查显示,即便是成绩最好的学生大考前也会有焦虑情绪,而适度紧张会让考生发挥得更好。当然,焦虑不怕、失眠不怕不代表应听任其“肆虐”,还是应该想办法得到高质量的睡眠。听听专业人士的建议吧。 难以入睡要想辙 倪医生为失眠考生开出的“处方”: 第一条就是“心态放平和”。对自己12年来的努力,对自己一年来的复习要有信心,强化自信心培训,告诉自己“我能行”,“我一定能考好”,不去想“万一如何如何”,无数的“万一”将导致自己心神不宁———焦虑担忧恐惧———难以入眠。 第二条是进行行为放松的训练,通过肌肉放松来实现心情放松。深呼吸就是一种随时随地能做的简单有效的好方法。深深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吐气。一分钟做3到5次,坚持做2到5分钟,兴奋点就能降下来。还有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值得考生一试。比如进行一些强度较小的体育运动;晚饭后外出散散步;饮食上要科学,晚上不要吃太饱太油腻;临睡前喝一袋热牛奶等都有助睡眠。 建议:适合考生在高考期间的运动应舒缓、强度适中,安全性较高。比如散步、短距离的游泳、慢跑等。强度太大危险性高的运动一定要避免,一来运动得太兴奋也会让人难以入睡,二来因受伤影响考试可就太糟糕了。 药物助睡要谨慎 考生在高考前都参加过大大小小的考试,部分考生逢考必失眠,且焦虑情况严重,通过许多方法减压都无法奏效,这部分考生可以考虑使用药物帮助睡眠,其他考生则尽量不必用药。且用药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倪医生提醒考生,不同药物的起效时间、代谢时间、副作用不同,一定要有所了解有所选择。她不主张考生使用安定类药物帮助睡眠,因为此类药物通常会对第二天上午的思维带来影响。可以用一些专门改善睡眠的药,失眠较轻的考生也可以尝试一下调节神经的中成药。扑尔敏这种抗过敏的药也有一定改善睡眠的作用。 建议:如果要用药物帮助睡眠,要在晚上9点以后服用,因为大多数此类药物起效比较快,一个小时左右就奏效,但也不要晚于11点,以免药效在第二天考试时仍在发挥作用。 失眠其实不可怕 对失眠要有正确的认识。偶尔失眠后,不要灰心气馁,你要想那对你没有太大的危害,你仍要按时作息,不要提前睡觉,早晨要准时起床。要学会坦然面对失眠。偶尔失眠后不要有“求睡”心态。正确做法是不要以为昨晚失眠,今晚也会睡不着;要身心放松,闭目养神,同样能够起到休息的目的,睡意反而会不期而至。 当考生由于对考试的焦虑而难以入睡时应努力使大脑放松,睡前不要回顾当天的复习情况,不要对第二天的考试思虑过多,也不要因睡不着觉而急躁甚至胡思乱想,由此陷入恶性循环———越想睡着越睡不着。其实睡眠少本身并不可怕,安静状态的休息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睡眠,所以考生没有必要为自己睡不着而犯愁,其实“对焦虑的焦虑”反而比睡不着危害更大。对部分顽固性失眠的考生来说,尤其须消除对失眠的恐惧心理,防止出现“因害怕失眠而导致更严重的失眠”这种恶性循环。 其实,不仅睡眠是休息,其实运动、听音乐、聊聊天、翻翻杂志、看看电视,都是自我放松和休息的方式。运动减压是很好的放松方式,像散步、打球等对缓解紧张情绪都很有帮助。此外,轻柔的音乐也可以让人缓解和释放压力。 小贴士:睡前不再想功课 为帮考生安然入睡,倪医生向考生推荐了几种方法: 白天做适当的锻炼,让自己见见阳光、见见绿色,可以舒缓疲劳。晚饭后适当散步、临睡前洗澡、泡脚、按摩头皮。上床之前半小时应在安静中度过,不要看书、想问题,尤其不能把功课和考试带上床。 为自己营造一个舒服的睡眠环境,比如幽暗的灯光,轻柔的音乐、干净的被褥等,让周围充满足够的暗示……该休息了,好好地睡一觉吧!如果住宿舍,可以和同学聊点轻松的话题,轮流讲个小笑话可以放松心情。切记不要讨论某道题怎么解或者一起揣测某个知识点到底会不会考。 躺上床之后,不必马上入睡,不要过分关注自己是否入睡,可以想一些轻松的事情,也可以想象自己睡觉的样子,做梦的感觉,有了良性的心理暗示后,情绪就会放松,入睡也就容易了。也可以上床后熄灯躺下仰卧,先做3至5次深呼吸,并对自己进行暗示:我已经睡着了,这样可以起到良好诱导入睡的效果。 听音乐,尤其是听轻音乐对调整人的紧张情绪效果最好。另外,还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呼吸、按摩内关穴和放松训练,让自己变得平静。 数数法也值得一试。可以慢慢地数数,也可以数羊,或者是其他东西。数数法有三个要点:用来数数的东西一定是枯燥的,不需要动脑去记忆的;数数的时候一定要慢,速度要减慢,最好是越来越慢;数数的时候不用去想,自然数下去,这样的做法才是有效的。 专业支持:河北省人民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 倪爱华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