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考研 > 2007年考研大纲解析 > 正文

文都名师解读2007年考研政治新大纲变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07/14 18:37  文都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名师李海洋包仁齐鹏飞王向明

  07年考研政治新大纲变化解读

  一、哲学

  1.第一、二章没有变化。

  2.第三章中的知识点

  06年的“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改为07年的“发展的过程性”;

  06年的“矛盾在食物发展中的作用” 改为07年的“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新增“坚持唯物辨证法,防止形而上学。

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

  3.第四章

  新增“认识的结构”。

  4.第五章

  新增“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06年的“社会的观念结构”改为07年的“社会的文化结构”;

  06年的“社会的观念结构与意识形态”改为07年的“意识形态与观念结构”;

  06年的“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改为07年的“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

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

  5.第六、七章没有变化。

  二、政治经济学

  1.第一、二、三章没有变化。

  2.第四章

  06年的“制约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改为07年的“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06年的“资本周转速度对商品生产和价值增殖的影响”改为07年的“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3.第五、六、七章没有变化。

  三、毛泽东思想概论

  1.第一、二章没有变化。

  2.第三章

  06年的“武装斗争和农村包围城市”改为07年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06年的“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基本理论”改为07年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

  3.第四章没变化。

  4.第五章

  把06年第六章的“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调整到本章作为第四节;

  新增“社会主义若干重要理论问题探索的意义”作为第五节。

  5.第六、七章没有变化。

  四、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1.第一章

  06年的“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鱼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的结晶”改为07年的“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和社会历史条件。”;

  06年的“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坚持、发展和创新。”改为07年的“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当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第二章

  06年的“‘三个代表’的主要内容”改为07年的“‘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

  新增“三个代表”的“与时俱进”特点;

  删除“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3.第三、四、五章没有变化

  4.第六章

  06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及意义”改为07年的“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06年的“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改为07年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06年的“推进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改为07年的“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新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5.第七章没有变化。

  6.第八章

  新增“尊重和保障人权”。

  7.第九章

  新增“社会主义荣辱观”。

  8.第十、十一、十二章没有变化。

  五、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章没有实质变化,只是部分表述有所不同。

  总之,07年的新大纲和其他年份相比较,变化不大。预祝考生考研政治取得好成绩!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