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恩波2007任汝芬老师政治答题方法与技巧》 > 正文

考研政治邓论试题特点与应试对策

http://www.sina.com.cn 2006/11/30 18:48  恩波教育

  课程性质决定试题特点,试题特点决定应试对策。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中属于崭新的课程,考生在中学阶段也没有这门课程,因此,考生首先需要了解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这门课程的性质。

  一、课程的性质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全国统一命题是从1980年开始的,考试大纲是从1990年开始颁布的。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治理论考试大纲每年都要做一定的修订,重大的修订是从2000年开始的,将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从2001年开始,中国革命史改为毛泽东思想概论;从2000年开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改为邓小平理论概论,2004年调整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从2000年开始,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改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从2002年开始时事政治改为形势与政策。

  2000年开始的考试大纲的重大修订的根本依据,就是贯彻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精神和1998年4月经党中央研究作出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设置方案。明确把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设置为高等学校的学生必修课和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课,这是高等教育政治理论课程的一个重大变化。

  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的性质就是要说明它同其他政治理论课的关系,又要说明它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的关系。

  邓小平理论是在1978年开始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逐步形成、丰富和发展起来的。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2年在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谈话的基础上,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997年中共十五大在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中共十六大把江泽民提出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了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中共十五大和十六大的党章规定:“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中共十六大的党章规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从中国共产党党章的规定可以看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体现着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与时俱进的精神。

  从考试的角度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邓小平理论概论既有区别又相联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着重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考查,邓小平理论概论则着重对理论层面的具有普遍性、稳定性、长期性的理论观点的考查,包括前者的许多内容,但一些具体的一时的政策、措施已不在考查之列。邓小平理论概论的考试包括了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特别是中共十五大以来江泽民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03年2月,教育部为了贯彻中共十六大的精神,提出了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编进教材、进入课堂、武装大学生头脑的要求,在“两课”的课程中全面渗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调整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织专家学者对1998年制订的“两课”教学基本要求进行了全面修订,并公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学基本要求。其中变化最大的是:(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增加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容;(2) 邓小平理论概论改名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体现了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更加全面的系统的概括和总结。2006年的考试大纲贯彻和体现这一教学基本要求。

  二、试题特点

  1. 邓小平理论概论在2000年至2003年试题的各科考分中理科所占分值最高,2000年理科26分,文科18分;2001年理科25分,文科18分;2002年理科27分,文科18分;2003年文理科皆为22分;2004年文理科皆为20分;2005年从形式上看,只考了15分;2006年考了21分。

  2. 在选择题中单项选择题文理科考分共为7+6+8+4+3+3+3=34题34分,其中只有6题6分有些灵活性外全部出自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中央文件的原话、原文,考查记忆。多项选择题共为6+5+6+2+4+3+4=30题60分,其中考邓小平、江泽民和中央文件以及教材内容的记忆和理解,灵活性不大,比较容易做对。

  3. 在七年中辨析题有5题,其中2题为邓小平理论概论和毛泽东思想概论的综合题(过渡时期和初级阶段的所有制比较、改革和改造比较),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比较,道德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用科学发展观来解决稳定与发展问题。

  4. 在七年中所考的论述题、材料题、分析题中有市场经济理论、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两个大局的理论、收入分配理论、

宏观调控理论、“三农”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六个理论问题,基本上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体现了理论和现实的结合。

  具体分析中,可以看出邓小平理论概论的考试范围较小,要求准确掌握中央文件的内容和精神,就能确保得高分。

  三、 应试对策

  从我们辅导教学的实践证明,本课程考生容易得高分,每年的及格率都高于平均及格率。考生高分的取得首先主要取决于辅导教材和教师辅导的质量,同时也同考生的勤奋得法有关系。除答题方法外,师生需要在复习备考的教与学的过程中贯彻三个结合。

  1. 贯彻历史和逻辑的结合。逻辑是历史的概括和总结,邓小平理论是逻辑,它的依据就是历史。要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内容就必须了解它的理论依据、客观依据(包括历史和现实、国际和国内),就必须明确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联系和区别,才能理解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2. 贯彻理论和现实的结合。现实是社会实践的客观结果,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新的实践的出发点。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去改造现实、推动现实向人们理想的目标变化发展。要学会善于运用所学邓小平理论去分析现实中的问题特别是党中央和中央文件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如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问题、所有制问题、个人收入分配问题、市场经济问题、对外开放问题、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三农”问题等。

  3. 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党中央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结合。邓小平理论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在最近几年的试题中既有邓小平的思想与观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观点,又有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需要考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这也是确保本课程能够得高分的一个重要条件。根据课程和考试大纲的调整变化,贯彻这个结合就更加重要。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