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高考 > 首届冰心作文奖 > 正文

冰心作文奖高中组小说二等奖--纽扣

http://www.sina.com.cn 2006/12/06 15:24  新浪考试

  纽 扣

  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一(2)班

  黄 枘

  阿里克斯还是朝那里走过去了——巴顿军校,让全国的青年都为之振奋的地方。太多沸腾的热血从四面八方涌来,混杂着健壮得像石膏一般的肌肉,却被远远地挡在了城外——这个军校只招收有纯种亚利安后裔血统的日耳曼人,无论他们看起来将会成为多么颓废、委靡和不堪的军士,人们依旧坚信这神圣的血统将赐予他们力量和光荣;而对于其他人来说,非但早已被它一脚踢开,而且在他们不能预料的将来,那些属于这里的人们,会给他们带来无尽的灾难。

  If you get pass in the “button”,

  you will get the world.

  If you can?蒺t bear the “button”,

  you mustn?蒺t stay at the Button, neither the world.

  (button:纽扣 Button:巴顿,军校名)

  头顶是用与古旧的街道格格不入的刚硬字体写就的校训,太阳的光束都集中到这铜铸的命令上,带着它圣谕般威严的气质反射向远方广袤的土地。它同样被刷在军校大门宽敞的入口处,使踏上它的每一步变得凝重而惨烈,因为传说走入这里的人们,会被烙下一生都难以消除的符咒。阿里克斯在这面前停下脚步,注视了两秒——这早已铭刻在心中的句子,马上要在他身上起效的句子,然后,就这样穿过符咒的包围,走了进去。

  其实,在阿里克斯的心里,早就认定自己是后一种人,被巴顿驱逐的懦夫,被自己的血统所唾弃的罪人。在他十二岁的一天,他的哥哥戴伦欢呼着冲进屋子,冲到他的面前,用异常高的声音对他叫嚣着这个名字:巴顿!巴顿!他看着戴伦像一头发疯的牛一样满屋子乱跑,从他的眸子里射出因兴奋而明亮的光。阿里克斯感到哥哥不同寻常的快乐和激动弥漫了整个屋子,燃烧了整个夜晚。他们不停地狂欢,到黎明时才倒头睡去。第二天阿里克斯醒来,戴伦已经带着他的欢乐走了,没有拥抱,没有道别,甚至不再见面。当阿里克斯终于明白“纽扣”的含义,他的哥哥也再没有回来的机会了。他明白,自己同样没有力量和它抗衡,对于这一点,他深信不疑。他只是想看看,是什么样的恐怖,使戴伦选择了永别,这也是阿里克斯作为一个纯种日耳曼人的权利。

  此刻,荣耀背后,人们难以窥伺的地方,比死亡更为深重的劫难正悄无声息地蔓延。

  头一天,阿里克斯就见到了巴顿的长官巴特勒将军。他的话和他的头发一样简短:你们会知道什么是我们日耳曼人应该有的作为。接下来便是一星期的训练,相比之下,这也够得上简短,那么可想而知,它的困难程度就将倍增。然而前六天里,他们只是在接受常规的军事训练,外加令人不解的文化课。巴顿要求士兵们穿着和他们的身份相匹配的贵族服饰来上每堂课,其实课堂上灌输的无非是上层人士的礼仪,身为贵族的他们早就谙熟于心。更重要的是,这里教会了人们对自己的身份要感到绝对的神圣,并以建立此纯种血统的世界为目标。每个人都学会歇斯底里地呐喊“日耳曼人万岁”,并被教会诉诸对其他种族的仇恨,这样邪恶的声音也一遍遍回荡在他们的心中。

  然而这些都不重要了,在阿里克斯的心里只有等待,他等待着这个星期的最后一天。他将看见为国家筛选出最精锐部队的东西,那残酷而神奇的考验——“纽扣”,而这一天,也将成为弱者的末日。

  “只要勇敢,它就将在你日耳曼血统的力量下屈服。”巴特勒将军一字一句地说着,“但也要记住,如果你是懦夫,你将没有权利再以这神圣的身份活在世界上。”没有骇人的笑声,没有毁灭的眼神,因为最关键的因素已经出现——“纽扣”已在面前。

  “看到那巨大的圆盘了吧,你们要做的就是无论如何在上面待上五个小时。”一个突兀的要求从天而降,不论人们有怎样的猜测,这也不会被划入任何人的思想范畴。

  那是一个约六十平方米的圆盘,表面是白色的塑料,看上去有些硬,应该能承受四个人的重量吧。上面均匀分布着四个半径一米的圆孔,下面连接着像软体动物一样的管道,黑色的,下端连接到地面,也许是更深的地方。圆盘的中心有一个由铁杆撑住的支点,四周是四条软梯,下面有很厚的充气垫,如果真的掉下来,除了重重地摔落,不会有什么。整个圆盘漂浮在离地面五米高的地方,样子和它的名字很相配——“纽扣”。

  巴特勒将军开始宣布规则:

  1.四人一组,由软梯爬上圆盘。

  2.不能将同伴推下圆盘,不能相撞。

  3.在圆盘上同时要正确回答问题。

  4.四个洞口会不时打开和关闭。

  5.每人只有一次掉落的机会。

  当巴特勒将军露出狡黠的笑容,有些人已变得面色惨白,他们慌乱地用惊恐的眼睛寻找着出口,但现在,想要逃离已经没有用,黝黑的枪口对着惊慌的人群。对于身后的不可知的恐惧,有的人宁愿选择死亡。他们没有向后退,而是迎了上去,于是沉闷的枪声响起在他们的胸膛上。剩下的人顿时明白,到了这一步,已经没有回头的可能。阿里克斯开始陷入冥想,当年的戴伦是否也属于那被枪毙的逃兵?此时,已有一个人爬上了软梯,圆盘开始严重地倾斜。他的身边的人马上跑到他对面的位置,踩了上去,圆盘的摇晃开始变得缓慢。几乎是同时,阿里克斯和另一名士兵走到了剩下的两个软梯旁,径直爬了上去。当四个人都到达圆盘的顶部时,四周似乎格外安静,人们眼神交汇的内容只有一点:他们的命运已被牢牢地缚在这巨大的“纽扣”上了。

  起初,他们有节奏地顺时针旋转,回答着各类问题:

  “为什么下水道的盖子是圆的而不是正方形的?”“因为圆形的盖子不容易掉下去,而且下水道的洞口也是圆形的。”

  四个洞口慢慢地渐次合上,酝酿着令人措不及防的危机。圆盘在士兵的走动中不断起伏着,又不断地转为平衡的状态。

  “为什么我们要杀死犹太人?”

  “因为他们是下等……”阿里克斯还没说完,面前的洞孔忽然打开,黑暗的深渊似乎吸引着人们下落。“跳吧,跳吧。”它说。但阿里克斯将向前迈出的脚突然收回,并转过身来,在还没有站稳的时候,已听到另一端有人大声地呼喊。圆盘在瞬间变得不安分了,其余的三个人急忙调整位置站好,圆盘才逐渐平静下来,而他们的一个同伴,已经被那黑洞吞噬了。阿里克斯静了静有些慌乱的心,和其他两个人一起,继续走着。“三十分钟……”巴特勒将军说道,这仅仅是开始。

  十分钟后,刚才掉下去的那个人伴随着圆盘的一阵震动,又爬了上来。也许因为对于他来说,这是最后的机会,他锐利的眼神里夹杂的血丝在他的喘息中弥漫开来。

  他们继续,却变得很小心,极力躲避着随时可以开启的洞口和下面的深渊。渐渐地,大家的脚步开始凌乱,他们不再遵循着时钟走的方向前行,而是在圆盘的表面穿梭着,小心翼翼。擦身而过的时候,阿里克斯可以感到两人之间微小却必不可少的距离,和从另一个身体传来的疲倦的声音。三个小时过去了,除了阿里克斯,每个人都掉落了,其中两个人已失去了重新来过的机会,他们麻木地在圆盘下仰望,等待着处置。还有一个人,他刚刚从圆盘的边缘滑落,又爬了上来,此时正用愤恨的眼神盯着阿里克斯。在焦灼的气氛中,阿里克斯依旧维持着他的思想。他想,对于掉下去的那些人,在黑洞的底端,他们看见了什么?又做了什么?他不知道,也不可能冒这个险去了解。但他隐约觉得有谁在操控这一切。当他疲倦的时候,想放弃的念头一闪而过,有人正在什么地方笑。

  过了很长的时间,两个人都有些渴。在逐渐变得机械的走动中,这种感觉愈加强烈。于是,巴特勒让一瓶水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在两人的中心。有那么一瞬间,他们都没有动;然而就在后一秒,另一个人猛然向前扑去,占领了离水很近的位置。他抬头盯着阿里克斯,同时,圆盘也倾斜了。阿里克斯只好迅速地调整了位置,但显然,他是喝不到水了。他只能看着那人一仰头,将水一饮而尽,却仍不知足地用贪婪的眼光乞求。又一瓶水出现了,却是在“纽扣”的边缘,那人早已什么都不顾了,但阿里克斯却清楚地知道,如果他去拿那瓶水,他们俩都会因失衡而掉下去。他叫喊着“别去碰它”,企图阻止他,但他却义无反顾。结局很明显,那人连同瓶子一起掉了下去,只在最后留给阿里克斯一个破碎的眼神和凄厉的嚎叫。阿里克斯站在圆盘的中心,怔怔地听着,圆盘已经恢复了最初的平静,因为唯一的胜利者站在了它的支点上。“还有十分钟……”巴特勒将军笑着说道。结果已经明了,阿里克斯竟然,也确实成为了胜利者!

  但那本应骄傲的人的脸上却写满了忧伤,是的,他赢了,赢了这场赌命的游戏,赢了三条生命。他终于明白“纽扣”的可怕之处:它让人们在对自我的不信任中互相残杀。他也为他的哥哥庆幸,如果他真的是那群逃兵中的一员的话。因为只有在开始前离去,才可以避免参与这血腥的游戏。他也知道,等待着那三个失败者的,是种族给予的死亡,也是他们的灵魂的毁灭。在最后的一刻,他仿佛听到了巴特勒的声音,那个邪恶的声音说:“去杀死他,杀死那个一直站在上面的人,让你们成为亡魂的人吧。”就是那声音,造就了三双填满仇恨的眼睛,和他们自己的尸体。巴特勒,还有巴顿,还有这“纽扣”,多少年来一直导演着人们的命运。他们制造出了最后的胜利者,也制造出了天使心中的恶魔。最后留下的人才是可悲的,因为他们将要过的,是被俘虏的一生。

  是的,他赢了,但只是在别人眼里。阿里克斯疯狂地笑着,震动了坚硬而脆弱的圆盘。他径直向一个开启的洞口走去。啊,这巨型的纽扣,曾经母亲总拿着温暖的线,穿过四个这样的洞口,把纽扣钉在孩子的衣服上;而现在,这膨胀的洞口里看不到一线光明,但那无底的深渊也许是最好的解脱。

  五小时的最后一秒,他纵身跳了下去。

  专家点评

  《纽扣》的完成度相当高。阅读它,有读西方小说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仅来自作品的题材,也来自作品的语言和叙述的风格,来自表达主题的方式。我很想知道:作者平日在进行怎样的阅读?作着怎样的写作训练?特别是,作者在怎样构筑着自己的精神世界?人们常说,创作源于生活,面对《纽扣》这样的作品,所谓“生活”的内涵恐怕又多了一种解释。

  朱自强(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导、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