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语文卷古文阅读:传记类文体仍然坚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9日 12:51   山西晚报

  古文阅读:传记类文体仍然坚挺

  从选材来看,文言文阅读材料依然青睐人物传记。这是因为人物传记类文章材料翔实、叙事清楚、语言规范,也能给考生适度的道德暗示,因而经考不衰。就题型而言,采用主客观结合的考法,全面考查阅读能力,且靠得教材很近。这些考点设在课文高频出现的词语和句式上,如实词的“檄”“喻”“稽”“杜”等词语,都是来自基本篇目的重点词语,且自然地从教材迁移到试卷上来。但另一方面,考题也很注意课本知识的向外延伸,即立足于课本却决不拘泥于课本,古文阅读题尤其如此。

  另外,文言文阅读特别注重考查翻译能力,分值多达10分,抓住了文言文阅读的关键。在主观卷的翻译题中,重点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以及疏通语言的能力,这些词语及句式出现频率高,用法典型,考题不在语法规则、概念术语上刁难考生。

  诗歌鉴赏:重点考查对炼字的体味

  本题仍然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材料是宋代潘大临作的一首宋诗《江间作》,该诗作者并非名家。读这首诗,首先要借助于注解,了解作者曾随苏轼同游赤壁的经历。作品从怀古开始,写出了龙盘虎踞的险要地形,然后缅怀古时的英雄而结以归隐之志,具有较深的情感内涵。第三联,诗句凝练,炼字尤见功力,“明”字非常传神,“退”字使人叫绝,巧妙地写出了在江面上仰望寥廓长天时所得的印象,使人读之历历如在目前。就诗歌思想内容而言,教材中类似的作品很多,考生不难把握。炼字,历来是古典诗词鉴赏的重点,命题者在众多艺术手法中看中考查这一点,可谓抓住了诗词鉴赏的关键。

  现代文阅读:突出强调对语言的揣摩

  现代文阅读的题型承袭往年的模式,一篇是涉及“天文学理论”的社科文,涉及盖天仪、浑天仪、天文学等关键词语,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略有难度;另一篇所选材料是寅公写于2006年的文化散文《阳光古道苍凉美》,选文正面,积极向上。尽管考生对这一作家并不熟悉,可丝毫不影响做题。选时文,选名家之外作家的作品做考题阅读材料,在高考中还是不多见的。《阳光古道苍凉美》,文章典雅厚重,文化含量很高,很适合中学生阅读。考题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更看重考生的主观表达。在构题上,命题者重在考查考生对文意的把握,对语言的揣摩,做到知微见著。同时,答好本题,还需要一定的筛选信息的能力,把握文本主旨的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默写:关注考生的文化积累

  默写仍然是5分的分值。本题采用了二选一的模式,充分地考虑到记忆的或然和不确定因素,给考生自由选择的空间,表现了命题者最大程度的人文关怀。

  其中一题考查的是《赤壁赋》中的一段重点句,另一题考查的是李白《蜀道难》、韩愈《师说》以及《孟子·告子下》中的名句,这些内容全部出于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且诗文并重,均有很高的文化含量,是作为一个中学生必须背诵和积累的名言名句。本题要求严格准确,错字、别字、加字、漏字都不可以得分。

  语言表达:新增“准确、鲜明、生动”要求

  语言表达题历来被称作语文高考的“试验田”,这部分内容最容易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近几年的高考中,相继出现过仿写、缩写、提示语改写、撰写对联、写请柬、拟标语等考法,突出考查语文的实际应用与操作能力。

  相比,今年考卷对语言表达的考查更加开放。开放即要求宽泛,少设限制。如第19题,只提供语境和语句形式,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概括。第20题,则是提供主题班会主持人的开场白和结尾,要求考生补写中间部分,发挥的余地较大。需要指出的是:今年考纲的语用部分在原来“简明、连贯、得体”的基础上增加了“准确、鲜明、生动”的要求,考题也兑现了这一要求。第20题中“有文采”的要求,便是回应。难能可贵的是,这些考题巧妙地将概括、分析、应用、表达等多种能力的考查综合在一起进行,既经济又高效,较好地检测了考生的语用能力。这些带有尝试性的考题,轻巧、灵活、多变,与考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成为整个考卷的一个亮点。

  这启示着我们: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社会生活的外延相等,要养成观察、体验、积累的好习惯,把埋头读书与放眼生活结合起来,关心社会生活,关心身边的人和事,才能学好语文。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08高考最新内容~~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