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考试院逐科评点2008年高考试卷(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3日 10:16   东方早报
上海考试院逐科评点2008年高考试卷(图)
家长表情 高考时,学生家长站在考场外焦急等候

上海考试院逐科评点2008年高考试卷(图)
考生表情 6月9日,参加完高考的学生在一起兴奋留影。 本版图片 早报记者 鲁海涛 张栋 实习生 曹磊 图

  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除了考生的成绩之外,我们更关注从试卷中传达的社会对考生的期许。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昨天发布“2008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试卷评析”,对今年高考的所有科目一一进行了解析。在此,依据上海高考“3+综合+1”的形式一一呈现。

  早报记者 韩晓蓉

  语文 作文题材有很大开放性

  2008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在阅读材料的选择、命题的构思和题型的设计等方面,以能力立意为考查目标,注重对考生解题所需要能力的培养和积累,从能力的角度区分考生的不同水平。

  一、命题作文 激发现实思考

  从形式看,此次题目也属命题作文。命题作文要让学生有话说、有写作的冲动,就应该使给出的题目保持相当的开放度。

  “他们”一题,其开放性落实在题材、体裁、思想等多个层面上。

  就题材而言,如果考生是记叙生活中的人物,就可以选取任何一个群体,展开叙述描写。

  这可以是年龄性别不同的“他们”,也可以是兴趣各异的“他们”,可以是特定社会阶层的“他们”,可以是不同经历遭遇中的“他们”。

  就文体而言,这个题目也是除诗歌以外的所有体裁和表达方式,在以叙事、抒情、议论乃至说明等为主的各种文体中,都可以让考生有驰骋的余地,显示其开放性。

  “他们”一题,在思辨层面,同样有着相当的开放性。如果说,题目中“们”的群体性,“他们”与“我们”的关系性,已经为哲学思考提供了条件,这样的思考毕竟还是抽象的,是形而上学的。

  只有把思想性的挖掘与题材的选择结合起来,才能使思考的开放获得一个坚实的依托。

  举例来说,“5·12”汶川大地震中涌现的可歌可泣的人和事,也为展现“他们”、理解“他们”、思考“他们”以及思考“他们”与“我们”的关系,包括灾难中的“他们”与日常生活中的“他们”与“我们”的关系,开辟了一条现实思考的通道。

  二、阅读选文 聚焦文学经典

  阅读选文,除延续以往的命题传统,选录一篇时评外,尤为强调对文学经典的分析理解,成为上海语文卷的又一亮点。

  现代文第二文段选取文坛前辈牛汉的散文《灯笼红》,选取《灯笼红》是为了引导考生阅读和关注经典的文学作品。

  古文选择了唐朝史传文和晚明小品文各一则,两篇文言文,均不失阅读之趣味。

  在设计试题时,无论是时文的信息筛选题,还是文学作品赏析题,力求从整体角度理解和把握,并且强调以合适的方式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成为此卷的第三个亮点。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08高考最新内容~~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