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有新面孔 点评08上海高考语文作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7日 11:11   东方网-新民晚报

  高考语文试题总是特别引人关注,每年试卷一出,社会各界褒贬不一的评价往往不绝于耳。今年上海的语文学科高考,具有自课程教材改革以来,三种不同版本共用一张试卷最后一年的特殊性,因此命题的稳定性、延续性与公正性显得尤为重要。

  命题的基本原则

  一是与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同步,能体现教改的思路与教改发展的趋势,显示教改的积极成果;

  二是必须遵循《考试说明》中明确的三大层次能力要求:一是认读理解能力,二是分析综合能力,三是写作能力。而这三种能力中又依高低深浅之分,再划分成若干方面。

  如鉴赏评价能力包括两个方面:(1)能鉴赏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文学形象、表现技巧、语言风格等。(2)能评价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命题者能否熟知、研究与把握《考试说明》的层次能力要求,关系到试题能否基本涵盖考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必备的素养。除此而外,命题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思想,即体现社会性。因此高考命题不是哪个群体更不是哪个个人的意志或智慧的体现,必须排除命题过程中个性化与随意化。

  命题的基本方针

  “稳中有变”、“同中有异”始终是上海语文命题的基本方针。

  “稳”与“同”是指高考命题立意的一贯性和延续性,不搞大起大落,也不风云突变,更不可随心所欲,要坚守三个“有利于”:有利于社会人心安定,有利于高校对人才的选拔,有利于对日常语文教学的促进与提高。而“变”与“异”是种微调,是种渐变,也是一种“创意”的探索与追求。

  上海卷近年来几乎每年都有“新面孔”推出,成为圈内外的一道风景线。如2005年第5题就如何振兴剪纸艺术写一份“发言提纲”;第12题要求对茨威格《回望昨日的感伤》一文作延伸拓展性思维:“当下个世纪回望这个世纪,又该说些什么呢”;2006年第4题“请推断‘安静’的原因”;2007年第12题就《重西湖》“文末‘不,不仅仅是一种享受……’续写一段80字左右的文字”;2008年春考第4题、第10题问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与表达效果等,这些新面孔都获得了较高的评价。但新题型的推出,决不是为变而变,而是为了在更高层面上充分彰显上海二期课改的精神,激活考生思维能力,朝着开拓创新方向迈进。

  选文的文质兼美

  注重人文精神与优秀文化的积累,从来是高考语文命题不容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现代文语段的选择格外注重文质兼美,能充分体现时代精神与人文精神。2005年至2008年春考卷语段(二)依次推出:与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紧密相关的《回望昨日的感伤》;以“燃烧了整整一百年”为主线、怀念冰心老人声情并茂的美文;散发着浓郁人文气息的《重西湖》;以及彰显小镇深厚文脉的“顺着石板街走到从前”等,内涵丰富厚重,人文精神凸显,文字规范流畅。凡是上乘的选文不仅仅是作了考试的语言材料,而且某种程度上也成了考生阅读新教材的“课外园地”,让考生再次感受祖国母语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

  由此看来,高考不是游离于素质教育之外的洪水猛兽,而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只不过与日常的教学在表现形式与目标上有所不同而已。近年的高考语文试题较好把握了上述命题基本思想,不仅在连贯与多样、科学与公正、改革与稳定诸多关系中,寻求着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而且也在这种平衡中探索着不断的发展与创新。冰思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08高考最新内容~~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