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正面引导机制 命题透明教学循规
由于高考改革涉及面广、利害关系大,特别需要舆论宣传,进行正面引导。现在关于高考的舆论宣传,更多的是宣传社会评价和家长评价,反映最多的是难度问题、技术问题和高校录取等信息,这是不够全面的。
在高考前和高考期间,为数不少的媒体热衷于报道上述问题,高考结束后便报道学校高考成绩。这种舆论宣传给社会传递的信号就是考试决定一切、高考分数至上,这样的引导只会给高考改革带来负面影响。
考分第一已经在很多人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考试改革方案原本就是一个整体,考试分数只是高校录取中的依据之一。只看高考成绩,忽视学业水平考试,排斥综合素质评价是错误的。之所以会有这种片面认识,说到底还是分数第一、考分至上的思想在作怪。
因此,正确而全面的宣传引导十分重要。对于高考改革的宣传要大张旗鼓,高考改革中唯分数论的状况必须彻底改变。今年山东和宁夏等一些省区首次要求媒体不得热炒高考,并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为正面引导高考改革创设了较好的氛围,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现在的高考命题可以说是比较透明的,考试大纲、考试说明都使考试有本可依。但是,每年考后都会有依纲、超纲之争。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基层学校的一线老师对考试大纲和学科说明的理解有时候会比较机械,思维单一,这需要引导;二是高考命题者在坚持考试命题“三个有利于”的目标定位时,考虑更多的是命制是否顺利和是否有利于甄别。这种观念同样需要转变。
学校是落实高考改革的基本单位,应该遵循教学规律,以学生发展为本。但是,如今一些学校的教学比较被动,因为自上而下、由外到内,应试升学的紧箍咒将学校和老师紧紧束缚住了。一所学校因为考试不像以往那么理想,会受到家长和社会的指责。有的地方政府领导包括教育行政领导认为,政府投资建校,你就应该高考见效,一旦高考成绩不理想,评先进和奖励便与学校无缘。在这样的氛围中,学校领导只能战战兢兢,一线老师只有夜以继日,学生只能一心考好。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围绕高考,教师课堂教学针对高考,过程训练模仿高考,学生心中只剩下了高考。
学校教育要按照教学规律办事,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基础出发。在实践中,目标定位要准确,一切以学生现有基础为起点,舍弃学生接受不了的,保证学生可以掌握的,争取学生能够实现的,这样的教学使得学生随时产生成就感,最终实现高考的目标定位。但现实却不尽如人意:一些学校围绕争高分、争名校而教学,针对少数尖子生、瞄准高考难题进行教学和备考训练,导致学生群体学习的两极分化,造成了大批考试失败者。至于高考之外的学业水平考试,特别是综合素质评价,则成了应景的话题。在高分和高录取率的光环背后,这些现象发人深思。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