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不少高校除了笔试外还安排考生面试,而考生对于面试的“无措感”似乎更强烈,“简直不晓得咋个准备!”比如,电子科大和西南交大面试考生的话题都“不意外”,一般都围绕历史、人文、家庭、生活等“家常话题”展开,但考官反映不少考生回答问题时“明显感觉到他是在背,根本不能体现自己的见解。”一老师举例说,很多学生在回答“‘范进中举’这件事的意义”时都简单回答“这是落后的,应该批判”,很少有人看到其中的积极意义,比如“终身学习”“持之以恒”等。
西南交大的面试现场还显示,不少自我介绍时滔滔不绝的考生容易在细节问题上露馅。一些考生面对“你了解你父亲的工作吗?”“地震发生后,你参加了哪些公益活动?”之类的问题瞠目结舌,不少考生只知道“我爸爸是做管理的。”而对于具体做哪方面管理,大多表示“我不是很清楚!”考生们对谈到自己最亲近的人“卡壳”也很无奈:“平时聊天几乎都是谈学习,父母很少在我面前谈工作。”
“自主招生”并非绝对保险
所谓“自主招生”其实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自主招生,各高校选中的考生并不能确保被高校录取,而只能享受“本校在当地调档线下10—40分以下录取,且考生成绩必须在‘一本线’以上”的优惠,也就是说,考生参加各高校组织的“自主招生”,相关高校不能“自主录取”,而是给予不同程度(10—40分,不同高校规定不同)的有条件降分录取“优惠”。
市内一知名中学校长说,其实,能够通过这些名校“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完全凭高考成绩考上的概率起码在90%以上,“自主招生”的优惠对于入学基本上没用,惟一可取的恐怕在于选择专业时的优先。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