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爱好定职业?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们也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浓厚的兴趣可以让人专注于所从事的事情,并且容易有所成就,因此,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必须重视兴趣的因素。于是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孩子也许会说:“平时我喜欢做……所以我选这个专业。”
然而,业余兴趣不等于职业兴趣,消费兴趣不等于生产兴趣。并且,兴趣具有易变性,偶尔做一下喜欢的事情会觉得很有趣,也许天天做、年年做就会感到厌烦。特别是在青春期,有时候孩子的兴趣只是一段时间内的感觉,会随着时间很快改变。但是职业却具有稳定性,不可能根据一时的兴趣把工作经常换来换去。因此,职业规划不可以跟着业余兴趣走。
特长定职业?
的确,长项可以使孩子比别人更胜一筹,但是,在现实中,特长却可能“无用武之地”。有这样一个“看仓库的大学生”:
胡良奎是学广告专业的,当过安徽财经大学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在大学里是个才气纵横的另类人物,简历中,他声称著有长篇小说一部。其实,他去年在合肥曾找到过几份工作,最高的一份给他1400元/月,但他觉得像他这样的大学生至少也值2000元/月。此后,他从合肥辗转来到广州,又从广州、福州、深圳一路辗转来到佛山。广州不少广告公司只给600元/月的底薪,深圳的一些广告和销售公司更狠,底薪一分不给,只拿业绩提成。他两手空空来到在佛山打工的父母身边,进了一家鞋厂。现在,他的工资是800元/月。(2006年4月6日《南方周末》)
胡良奎并不是个例,实际上每年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当中,很多都是有“一技之长”甚至“多技之长”的。在制作简历的时候,每个大学生都不忘记在自己的“特长”栏里尽量多写几项。但是,很多人忽视了:长项哪怕再优秀,如果没有市场需求,也只能是怀才不遇。
因此,在做职业规划时,“特长”并不是“杀手锏”,职业规划也不可以用“特长”来确定。
经过上面的分析,读者可能会更加迷惑了:到底该如何进行职业规划,怎样选择适合的专业和大学呢?
从就业和长远的职业发展角度来看,选择专业是会影响到将来择业且关系到人生发展的问题,高考生确实需要未雨绸缪、慎重为之——只有在对职业环境有了较深刻的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之上,并结合对市场需求变化趋势的分析和预测,才能确定适当的职业目标,而根据职业要求选择专业则是第二步,最后再确定一所就业情况更好的大学是第三步。这样才有利于未来顺利就业,找到“好工作”。
相反,如果任性而为,仅凭着对理想、兴趣、爱好、特长等的主观感觉选择专业,而忽视了就业市场的需求,那么,就业难的结局不可避免。
1.2.3 选大学,不要迷信大学综合排名
高中新生入学时,很多学校都会摆出“高考荣誉榜”,张贴本年考取名校的学生名单,让众多学生和家长在荣誉榜前流连徘徊,羡慕不已,从此种下了“名校情结”。
而每年高考前后,网上的“大学排名热”也都会急剧升温,“最新中国大学排名”、“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2008年中国大学综合实力100强”等名目繁多的排行榜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人们正是通过这些排名,认定“名校”、“名牌专业”。
考上名校,不仅满足了人们的虚荣心,而且让很多家长和孩子感觉:考了名校肯定就不用愁就业。
但事实真的如人们所想吗?考上了名校、选择了热门专业,今天就不愁就业了吗?
小锋2000年在高考中一举成为普兰店市的理科状元,考上了北京大学医学部5年制预防医学专业,成为当地的风云人物。在北大期间,他一如既往地刻苦学习。大五时,他所学的专业向两个就业方向发展:一个是预防医学,一个是卫生事业管理,他选择了后者。2005年7月,小锋顺利从北大毕业,获得了北大医学学士学位。他陆续跑了北京市多家卫生医疗单位,却因没有北京户口而未能如愿。为了留京,他到一些小的医疗卫生单位求职,结果还是屡次遭拒。
2005年7月底,小锋被迫离开北京回到大连老家。他参加了大连的各级医疗卫生部门进行的集中应聘,结果每次都以失败告终。不得已,他回到家乡,每天在家串糖葫芦卖。(2006年1月13日《沈阳今报》)
2006年10月25日在北大未名站出现了一张帖子,发帖人高健,自称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2002级本科生,已于当年7月毕业。在大四一年多的找工作经历中遭遇种种坎坷,迄今没找到工作,“已被折腾得心力交瘁”,“初步打算开办一个聊天室,争取为心情烦躁的同学带来一丝安慰和解脱”。
另有一篇题为《6年找不到固定工作,清华毕业生沦为无业游民》的文章也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2000年7月,清华学子戚柯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半年后辞职。2002年至2004年,他一直在湖南湘潭、深圳、北京等地晃荡。2005年4月,他在北京招工中介所花了600元钱,找了一份搬运工的工作。可没过多久,老板说并不需要这名学历太高的搬运工。打工两个月,戚柯获得的工钱是250元。随后他还做过包装工、发过传单,但每份工作都维持不到两个月。直到2005年9月,他对生活彻底失去了信心,整日无所事事。
北大、清华,一直是莘莘学子理想的殿堂,是每个高考生心中最瑰丽的梦想,几乎人人都认定:进了北大、清华门,捧定“金饭碗”。许多人以各省、市高考状元的身份风光入校,毕业后进党政机关、外企、大公司等,一步登天,很少“沦落民间”。就北大、清华学子本身来说,他们也都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毕业后脚下会很自然地有一条金光大道。但是,现在这些残酷的现实摆在了你的面前:他们中的一部分落魄到普通高校毕业生都不如的地步。
如果细心总结一下,就会发现他们的共同点:毕业于名校,找工作的过程很不顺利,一再地降格以求,但还是一次次失败,最终不得不选择不需要接受高等教育就可以从事的职业谋生。
这一系列的现实表明:不考虑就业市场,不将选大学和专业放在职业规划中决策,即使是名牌大学,市场也“不买账”,“名校就业梦”最终还是行不通。
当然,不可否认,名校的确有自身的教学、科研优势,但是对多数大学生而言,考大学的最重要目的还是找一份好工作,有个人事业发展空间,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社会理想。可是,当就业成为最大难题时,名校毕业生和普通毕业生都会处于无业可就的边缘,麦可思调查显示,科研实力强的名校在本科就业率方面并不一定占上风,如果不是为了考研、出国或做学术,名校的训练未必能满足就业市场。
大学4年时光,5~10万元的投资……填报高考志愿可能会是影响孩子一生的重大选择,特别是在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尤为如此,上大学≠好工作,甚至所谓的名牌大学也不再是顺利就业的保障!
因此,抛弃“名校情结”,按照市场需求,立足于就业和职业规划来考虑专业和大学的选择,才是高考生和家长的英明之举。只有选个好大学,未来才能好就业;选个好专业,才能找份好工作!所学为所需,才是学生最好的职业规划。
那么,有哪些专业的就业前景好、薪资高?是否常听说的“热门”专业就是就业热门呢?即使已经有了较明确的专业目标,也一定很想知道该专业将来会从事哪些职业,而这些职业的薪资和需求如何?又或者,更想比较一下相同专业在不同大学的就业前景孰优孰劣?……
确实,在满足分数线的前提下,可供选择的大学和专业还可能有很多,而在这时,大学和专业的就业信息就是帮助高考生进行选择的关键参考信息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本书基于权威、专业、具有第三方公正性的麦可思调查数据库所提供的第一手就业信息,相信一定能够帮助高考生成功地解除困惑,信心百倍地作出正确决策,找到最适合的大学和专业选择方案,尽早地把握好职业方向。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