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第一课 商品和商品经济
第一节 商品
(一)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就是商品经济。
(二)商品的基本属性
1。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2。价值:
(1)价值的含义: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联系拓展】在物物交换阶段,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交换价值;在货币出现之后,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价格是货币形式的交换价值,价格和价值的关系也类似于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转载请注明出处:天星教育试题调研《考前抢分必备》
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没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任何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可兼得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三)商品的价值量
1。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其成正比关系。
2。商品的价值量随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变小,与其成反比关系。
【相关知识】要注意区分两种劳动时间、两种生产率、两种价值量之间的关系,并熟练掌握下列关系:
第二节 货币
(一)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1。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一般等价物: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可以直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
3。货币:
(1)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二)货币的职能
1。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货币、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2。价值尺度:
(1)含义: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2)价格和价值的关系: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3。流通手段:
(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2)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提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则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
(三)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1。纸币的含义: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明确:国家有权决定一定时期内纸币的发行量、面值大小及每种面值纸币的发行量, 但国家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2。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而同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3。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通货膨胀: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2)通货紧缩: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的经济现象。提示:要注意区分两种经济现象,并结合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加以理解。
(三)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价值规律的作用:
(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3)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第二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社会主义公有制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第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第二,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壮大。
(2)我国农村的集体经济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都属于公有制经济。
3。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是多样化的。
(二)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非公有制经济:
(1)在我国现阶段,还存在着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
(2)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要大力发展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并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3。我国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说来,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三)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1。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
2。除按劳分配外,还存在其他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资本、技术、管理、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分配等。
3。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具有客观必然性:首先,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其次,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最后,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四)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保护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既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又有利于扩大民间投资,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一)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1。市场:狭义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即有形市场。广义的市场就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2。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经济。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的变化和相互作用,支配着人们的经济活动,调节着人、财、物的投放方向和数量比例,使得社会资源在社会范围内得以合理配置。
3。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二)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1。市场调节的弊端和缺陷:
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弱点和缺陷,只有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才能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2。国家的宏观调控:
(1)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第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能够全面夺取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的重大胜利,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圆满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较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都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和制度优势。
第三课 企业和经营者
第一节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一)企业及其作用
1。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2。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1)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2)企业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3)企业是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
企业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企业素质的高低,企业是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状况的好坏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3。企业法人:是指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
(二)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
1。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依法设立的,由法定数额的股东所组成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2。我国的法定公司形式有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1)两类公司的比较:
(2)公司组织结构:
(3)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是股东取得股息的一种有价证券。
股票价格是变化的,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成正比,与银行利息成反比。
(4)判断股份制的性质,关键看它所从属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看它的控股权在谁的手里。
(三)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1。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关键和重要部门中处于支配地位;对整个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在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国有经济中,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贡献最大,为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
3。国有大中型企业,拥有雄厚的资产,具有一流的技术水平、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良好的企业素质。
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状况,直接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搞好国有企业。
(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
2。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的综合指标。
3。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
(1)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企业,提高企业职工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2)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
(五)企业兼并破产
1。企业的兼并与破产,是优化企业结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力杠杆。
2。企业兼并:
(1)是指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吞并哪些长期亏损甚至资不抵债的劣势企业的经济现象。
(2)兼并的核心是竞争。
(3)企业兼并是把国有企业推向市场,让其参与市场竞争,接受优胜劣汰选择的有效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3。企业破产:
(1)指的是对那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
(2)实行破产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4。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不断完善兼并和破产制度,对于我国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促进作用。
第二节 企业的经营者
(一)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
1。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2。企业经营者要正确处理企业和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关系:
(1)正确处理企业和国家的关系,就是要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
(2)正确处理企业和职工的关系,就是要处理好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或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二)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1。经营者的素质要求:既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又要有经营的专业知识、才干和能力。
2。要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开展正当竞争:
(1)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对于企业的生存和竞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表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保证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3)要通过提高质量、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开展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
第四课 产业和劳动者
第一节 三大产业
转载请注明出处:天星教育试题调研《考前抢分必备》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
GDP和GNP都是综合反映一国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有利于反映三大产业的水平和劳务成果,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在计算方法上,GNP以本国常住居民为准,GDP以国界为准计算。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工业等其它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
(2)要改变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的现状,必须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道路:
①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
②关键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
③建立在增加农业投入的基础上;
④必须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1。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主要表现为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这一作用还表现在:(1)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2)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能源和原材料;(3)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供各种消费品;(4)是国家积累的主要来源;(5)也是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
2。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三)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1。第三产业是凭借一定的物质技术设备,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各种行业的总称。
2。第三产业繁荣与发展程度的高低,已成为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3。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
(1)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2)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
(3)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节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一)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由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劳动者履行的基本义务构成,通过劳动者实现权利和履行义务体现出来。
2。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3。劳动者依法履行的基本义务包括: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二)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1。就业是民生之本,增加就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2。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要充分发挥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就业中的作用;要进一步改善对就业的公共服务;大力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三)劳动合同制度
1。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劳动关系并确立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2。订立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1)平等自愿原则。这是劳动合同订立的核心原则;(2)协商一致的原则。这是平等自愿原则的延伸和结果;(3)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原则。这是订立劳动合同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
3。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1)签订劳动合同书;(2)由劳动行政部门进行鉴证。
4。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
(1)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2)建立劳动合同制度,可以增强劳动者的竞争意识,促进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3)实行劳动合同制,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4)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是维护劳动者权利、体现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法律深障。
(四)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1。含义:社会保障制度是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
2。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内容。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
3。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1)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4。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1)是企业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
(2)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
(3)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
第五课 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财政
(一)国民收入的分配
1。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
(1)社会总产值-所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 国民收入(净产品、净产值)
(2)国民收入是劳动者新创造的社会财富,它标志着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
2。国民收入的分配
(1)国民收入经过复杂的分配过程,按其最终用途,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积累,一部分用于消费。
(2)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积累和消费具有相互促进的—面,也存在此消彼长的一面。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要求做到:
首先,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积累部分和消费部分都应当有所增长。
其次,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
再次,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还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财政收入和支出
1。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即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2。预算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它是国家财政的主要环节。
3。财政收入就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资金,在我国财政收入可以概括为税、利、债、费四种形式。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
4。财政支出规定了政府的活动方向和范围,也可以反映政府的政策。
5。财政赤字,是指当年财政收入小于支出、出现差额的经济现象。出现赤字,意味着要财政支出要依靠借债维持,并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
(三)财政的巨大作用
1。财政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1)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2)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3)财政可以有力地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4)财政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5)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2。发挥财政作用,关键是增加财政收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第二节 税收和纳税人
(一)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1。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
(1)税收和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比较
(2)税收的三个特征紧密相连。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3。要依法惩处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等违法行为
(二)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1。性质:社会主义国家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
在我国,税收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企业、个人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目前利益的关系。
2。作用: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三)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作为缴纳税款的主体,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
2。我国的主要税种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关税等。
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税收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紧密相连,因此公民应自觉纳税,这也是每个公民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主人翁地位的具体体现。更多精彩尽在《试题调研》第9辑《考前抢分必备》!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